-
公开(公告)号:CN11829749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13925.4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 , 同济大学
IPC: G06Q10/067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源大数据驱动的市域现状模型重构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原始手机信令数据确定各交通小区对应的人员分类信息和用户分时段出行原始OD;根据各人员分类信息和各用户分时段出行原始OD获得多个用户分时段出行扩样OD;根据各用户分时段出行扩样OD确定对应的机动化OD矩阵;分别对各机动化OD矩阵、多个公交OD矩阵和多个轨道OD矩阵进行反推和修正,获得多个私人交通OD矩阵;基于多个公交OD矩阵、多个轨道OD矩阵、多个私人交通OD矩阵和多个货运OD矩阵对市域现状模型进行重构,本发明根据多源大数据的特征得到城市现状不同类型OD,从而解决了非居民出行调查年份现状交通模型更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570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464207.X
申请日:2023-11-0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Al3+的荧光增强亚胺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水浴加热条件下搅拌2,5‑二甲氧基‑1,4二甲醛和1,3,5‑三甲苯至混合均匀,再加入2,4,6‑三(4‑氨基苯基)‑1,3,5‑三嗪,加热搅拌均匀再加入1,4‑二氧六环,超声后加入乙酸,得到第一混合物;步骤S2,迅速将第一混合物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内衬中,对反应釜进行压紧处理,并进行加热反应,反应完成后,取出反应釜中的淡黄色生成物,加入四氢呋喃浸泡后抽滤,得到第二混合物,使用丙酮索氏提取并真空干燥,得到共价有机框架材料Dma‑TAPT,该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可作为荧光传感器实现对Al3+的高效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8918489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749353.X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铅离子荧光检测方法以及用于铅离子检测的纳米颗粒荧光传感器,制备步骤如下:(1)分别合成纳米颗粒和金纳米颗粒;(2)在纳米颗粒和金纳米颗粒分别修饰上两种不同的DNA单链,这两条DNA单链部分互补配对;(3)将修饰上DNA1的纳米颗粒和修饰上DNA2的金纳米颗粒在缓冲溶液中孵育90分钟,得到杂交溶液;(4)在上述杂交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铅离子导致纳米颗粒和金纳米颗粒之间的DNA双链解旋;(5)在室温下用荧光光谱仪进行体系荧光测量;(6)根据荧光强度信号,记录检测结果。本发明结合了荧光的高灵敏性和DNA分子的特异性,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低、选择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2039306B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010127875.X
申请日:2010-03-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铜的稳定化处理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使重金属污染土壤在室温下风干,在污染土壤中插入3-8根直径为0.28-0.90mm的铁丝;然后在氮气氛中对土壤进行微波辐射,微波功率控制在200-800w,氮气氛中控制氮气流量10-100ml/min;在微波辐射5-20min后,使土壤在1-10ml/min氮气氛中自然冷却到室温,把铁丝取出经洗涤以便再次使用,最后得到经微波稳定化重金属铜污染的土壤。将本工艺应用于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铜的稳定化,具有良好的效果。本发明可实现对重金属铜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治理,具有稳定化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559354A
公开(公告)日:2009-10-21
申请号:CN200910050238.4
申请日:2009-04-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固废处理中污泥资源化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工艺步骤如下:首先在400℃-600℃下,在保护气体气氛中对干污泥进行第一次热解,然后在第一次污泥热解产品中加入固体碳酸氢钠混合均匀,碳酸氢钠与污泥的质量比范围为0.1-3,再在400℃-800℃的氮气氛中对固体混合物进行第二次热解,接着对第二次热解的混合物分别用水、稀酸进行洗涤并干燥,得到污泥吸附剂产品。将本吸附剂应用于水中重金属及五价砷的吸附去除,具有良好的效果。本发明实现了固体废物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且制得的产品适于受砷污染的水的治理,具有利用率高、成本低廉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8786832B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1810601361.X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1J23/86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该复合材料首先以生物质为原材料制备水热炭,再通过水热合成法将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负载于水热炭表面,经简单的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后即可。本发明方法得到的水热炭/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能与H2O2组成类芬顿反应体系,达到有效降解水环境中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内分泌干扰物、有机染料等污染物的目的。水热炭/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简易,反应条件温和,利用效率高,成本低,是一种应用潜力较大的复合材料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8786832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01361.X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B01J23/86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868 , C02F1/722 , C02F1/725 , C02F2101/308 , C02F2101/38 , C02F2101/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应用,该复合材料首先以生物质为原材料制备水热炭,再通过水热合成法将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负载于水热炭表面,经简单的固液分离、洗涤、干燥后即可。本发明方法得到的水热炭/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能与H2O2组成类芬顿反应体系,达到有效降解水环境中药物和个人护理用品、内分泌干扰物、有机染料等污染物的目的。水热炭/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复合材料制备简易,反应条件温和,利用效率高,成本低,是一种应用潜力较大的复合材料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067723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471622.7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沉积物中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分析方法,检测土壤/沉积物等固相样品中8种有机磷酸酯,属于分析化学领域中有机污染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冷冻干燥、研磨过筛后保存于玻璃样品瓶(4℃)。采用振荡+超声法提取、Florisil柱净化进行前处理。本发明中样品前处理操作简单,时间较短,溶剂耗量少,使用气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仪对8种有机磷酸酯进行定性定量,19min内实现所有目标物质的良好分离,目标物回收率80%‑120%(除磷酸三乙酯为72.9%),检出限可达0.31‑64.51ng/L,具有良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506772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71622.7
申请日:2015-09-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壤/沉积物中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的分析方法,检测土壤/沉积物等固相样品中8种有机磷酸酯,属于分析化学领域中有机污染物的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冷冻干燥、研磨过筛后保存于玻璃样品瓶(4℃)。采用振荡+超声法提取、Florisil柱净化进行前处理。本发明中样品前处理操作简单,时间较短,溶剂耗量少,使用气相色谱-串联四级杆质谱仪对8种有机磷酸酯进行定性定量,19min内实现所有目标物质的良好分离,目标物回收率80%-120%(除磷酸三乙酯为72.9%),检出限可达0.31-64.51ng/L,具有良好的精密度与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807331B
公开(公告)日:2010-05-05
申请号:CN200510112388.5
申请日:2005-12-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以污泥为基的生活垃圾填埋场用的日覆盖层材料,涉及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用的日覆盖层材料的组成。由10份重量的污泥和掺入其中的2~7份重量的矿化垃圾组成,掺入比例为10∶5~7时直接使用;10∶2~5时须经翻堆预处理后再用。污泥为含水率75~85%、承压能力小于10kPa、有恶臭气味、流变性明显、抗剪强度小、遇水浸泡后呈膨润持水性、表面感官差的污水厂污泥;矿化垃圾为填埋了8~10年后已基本无害化和稳定化的矿化垃圾。本发明的材料在50kPa垂直压力下的流变临界含水率为62%;且膨润持水性、承压强度、抗剪性能等特性达到或接近粘土性能,因此保证了现场作业的安全性;臭度从5降低到2;投资省;运行维护费用低;来源有保证;具有可贵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