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光学传感器的防生物附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5661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354712.5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下光学传感器的防生物附着装置,其包括:第一防生物附着单元,一端设置有传感器;第二防生物附着单元,一端设置有后反射强度采集模块,第一防生物附着单元和第二防生物附着单元的结构相同,且第一防生物附着单元和第二防生物附着单元均用于电解水产生氯气;后反射强度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第二防生物附着单元的电解强度,其中,传感器在第一防生物附着单元中的位置与后反射强度采集模块在第二防生物附着单元中的位置相同;防护强度调整单元,与后反射强度采集模块、第一防生物附着单元和第二防生物附着单元相连接。本发明可以依据环境对传感器自适应调整其防护强度,进而可以高效的抑制生物附着物的生长。

    缆系海底观测网电力系统实验平台

    公开(公告)号:CN108983038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471797.1

    申请日:2018-05-1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缆系海底观测网电力系统实验平台。实验平台由海岸基站电力模型、主干海缆模型、分支单元模型、分支海缆模型、海底主基站电力模型和负载模型组成,海岸基站电力模型由输入保护电路、输入电压电流检测电路、M个AC/DC变换模块、输出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和输出保护电路依次连接而成,主干海缆模型和分支海缆模型均由若干个π型等值电路依次连接而成,分支单元模型由取电单元、控制单元和四个继电器组成,海底主基站电力模型由输入保护电路、输入电压电流检测电路、N个DC/DC变换模块、输出电压电流检测电路和输出保护电路依次连接而成,负载模型为电子负载,用于模拟海底用电负荷。本发明用来模拟缆系海底观测网电力系统的运行。

    海底观测网恒压恒流混合供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649565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77108.8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观测网恒压恒流混合供电系统,该系统包括监测与控制单元和供电单元。监测与控制单元由电流传感器、继电器组和控制模块组成,控制模块通过电流传感器输入电流来判断海底观测网的工作模式,并通过改变继电器组的状态选择适当的供电模式。供电单元由稳压二极管和电流-电压型直流变换模块组成,分别作为海底观测网轻载和重载模式下的两种供电模式。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海底主干设备的输入电流,并根据输入电流等级自动改变供电模式,因此输入电流范围大、使用灵活性高,能够适用于恒压和恒流两种输电模式的海底观测网,并且可靠性高,大大增加了海底主干设备的使用寿命。

    海洋装备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监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606960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0148460.8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吕枫 周怀阳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装备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监测系统,由采样电阻、采样开关、自检切换开关、接地采样电阻、隔离放大器、模数转换器、微控制器、机械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组成:正端采样电阻上端连接配电线路正极导体、下端连接正端采样开关上端,负端采样电阻上端连接配电线路负极导体、下端连接负端采样开关上端,自检切换开关上端连接配电线路负极导体,正端采样开关下端、负端采样开关下端和自检切换开关下端均连接接地采样电阻上端,接地采样电阻两端连接隔离放大器,隔离放大器连接模数转换器,模数转换器连接微控制器。本发明能够监测海洋装备配电线路中正负两极导体的所有接地故障情况,包括只有一根导体发生接地故障或两根导体均发生接地故障,实现了在海洋装备运行情况下的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监测。

    用于海底仪器的微型热电能量原位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30085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610512674.9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底仪器的微型热电能量原位收集装置,该装置包括温差发电单元和温差能量管理单元。所述温差发电单元外形为圆柱体结构,由内筒、外筒、上端盖、下端盖、堵头和压块相互连接而成,内筒和外筒之间装有半导体温差发电片。所述温差能量管理单元由直流变换器、蓄电池、微控制器和继电器相互连接而成,并通过水密连接器和水密电缆连接到温差发电单元和热液仪器,从而将海水温差能用于海底热液仪器的自供电。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无运动部件、无噪声、低功耗、高效率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一种防生物附着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389101A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10617843.X

    申请日:2017-07-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生物附着装置,包括遮蔽扇叶、灭杀罩、被保护传感器及水下电机组成,遮蔽扇叶为扇形结构,近扇形圆心处设有圆柱孔,用于与水下电机的传动轴形成过盈配合,扇形大端用于贴合遮蔽灭杀罩凸出圆柱环端面。灭杀罩为设有两个大圆柱孔的平板,一个圆孔焊接一段圆柱环,此圆孔用于与被保护传感器外圆柱面形成固定配合,被保护传感器的被保护端面要稍稍凹入灭杀罩凸出圆柱环端面,灭杀罩凸出圆柱环端面与遮蔽扇叶的扇形大端表面贴合;灭杀罩的另一个圆孔用于与水下电机的外圆柱面形成固定配合,并借助紧固件防止其转动脱出。本发明可以用于各类传感器的防生物附着之用,在定期使用条件下,能够有效防止观测数据的漂移,增加相应观测的准确性。

    组合式直流变换器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827117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67380.4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吕枫 周怀阳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M3/3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式直流变换器,由启动模块、重构模块、N个容错模块、N个输出并联的直流变换模块依次连接而成。启动模块由电压传感器、辅助电源、微控制器和第一继电器组成,辅助电源用于给电压传感器和微控制器供电。微控制器通过电压传感器检测输入电压来判断是否存在过压或欠压,通过控制第一继电器来闭合或断开重构模块的供电,通过闭合或断开重构模块的若干个第二继电器来改变N个直流变换模块的输入串并联连接方式,通过控制容错模块的串联继电器和并联继电器来隔离发生故障的直流变换模块,本发明能够根据输入电压等级自动重构各个直流变换模块的输入组合结构,并能在运行过程中自动监测和隔离故障的直流变换模块,输入电压范围大、使用灵活且容错能力强、可靠性高。

    多通道水下进样装置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37348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210058787.8

    申请日:2012-03-07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进样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水下进样装置,该装置包括转筒基座部分和电机部分,转筒基座部分和电机部分以键进行连接。本发明的进样装置结构简洁,可靠性高;本发明的进样装置适应各种水下作业深度,首先与传统的密封电机比较,克服了单侧旋转密封的困难;当电机处于深水高压环境时,外界压力通过隔膜传递到内部的绝缘液体上,通过压缩内部的绝缘液体来升高内部的压力,保证外界的水和内部的液体在压力上达到平衡,各部分密封体在这种绝对压力高,压力差小的情况下可靠性非常高,提高了密封性能和耐压表现,软管扣紧装置能够根据深度环境自动调整压紧力,使其适应于不同深度的作业环境。

    一种水下智能体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0004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01571.X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吕枫 徐昕 魏升慧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智能体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其中,水下智能体通信系统包括:位于水上部分的岸基控制器以及位于水下智能体内部的CAN适配电路、CAN总线、主控制器以及通过CAN总线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的若干从控制器,其中:CAN适配电路,用于将输入其的差分信号自适应接入CAN总线中的多个物理线缆通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控制精确度高、灵活度好、可靠性高等优点。

    一种水环境原位光谱的自适应采样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848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08026.9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魏升慧 吕枫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环境原位光谱的自适应采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设定“初始采样频率”以及“最大采样频率”的取值;步骤S2,按照当前第i轮采样频率连续采样n组数据;步骤S3,计算第i轮n组采样数据的“平均值”和“平均变化量”,并计算第i轮采样的“数据变化率”;步骤S4计算下一轮采样的“频率调整系数”;步骤S5,计算第i+1轮采样“拟采用更新采样频率”,并确定下一轮采样“更新采样频率”;步骤S6,采用下一轮采样“更新采样频率”进行水环境相关数据的采样;步骤S7,判断是否结束采样;若为是,则结束,否则,返回步骤S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动态频率采样、及时捕捉关键事件、多维度优化采样系统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