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632428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09801.X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3/06 , C09K11/06 , C09K2211/188 , G01N21/6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后合成修饰MOF的荧光探针及制备方法,将金属中心,配体在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搅拌均匀,将混合物加至菌种瓶中进行溶剂热反应制得MOF;以异硫氰酸盐作为后修饰基团,加入三氯甲烷为反应介质,使MOF与异硫氰酸盐进行共价后修饰反应,制得异硫氰酸盐修饰的MOF材料(即荧光探针)。本发明合成的荧光探针兼备MOF与后合成修饰的优点,制备方法简便,荧光探针的荧光稳定性好,荧光发射效率高,后修饰基团的引入丰富MOF上特异性结合位点,有利于探针识别能力,使该探针能够在其他离子存在的情况下,40秒内快速识别响应Fe3+。相对于其他荧光探针,本探针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更快的响应速度,并且可以实现探针的重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263B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110272804.3
申请日:2011-09-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01D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微流控芯片进行浊点萃取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待测样品溶液以设定流速泵入微流控芯片的第一进样口,同时将表面活性剂溶液以设定流速泵入微流控芯片的第二进样口,两种溶液在经过微流控芯片的微通道时引发相分离形成表面活性剂相和水相,表面活性剂相经过填充槽时富集于预富集材料上,而水相通过填充槽后由出样口流出;然后将洗脱液以设定流速从第一进样口泵入微流控芯片,同时将蒸馏水以设定流速从第二进样口泵入微流控芯片,使待测物由表面活性剂相中分离出来,并经由填充槽和出样口流出。本发明萃取效率高,实验消耗量少,成本低,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无需机械振动和多级萃取等繁琐过程,预富集过程更加集成化、自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8237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54103.4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荧光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荧光金纳米簇复合水凝胶技术领域。该方法是将甲基硫脲嘧啶碱溶液和氯金酸溶液混合搅拌,获得金纳米簇溶液;将精氨酸溶液与金纳米簇溶液混合均匀,孵育,得到荧光探针;将得到的荧光探针与琼脂糖水凝胶结合,得到荧光复合水凝胶。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荧光复合水凝胶。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荧光复合水凝胶在杀螟松荧光检测中的应用。本发明所得到的新型荧光复合水凝胶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温和,耗时短,灵敏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74281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90286.X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金纳米簇锚定在锌基配位聚合物上的荧光增强型复合探针、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探针制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先将谷胱甘肽水溶液和四氯合金酸水溶液混合,获得金纳米簇溶液;将腺嘌呤和水加入到4‑(2‑羟乙基)‑1‑哌嗪乙磺酸缓冲溶液中,搅拌均匀,随后加入氯化锌溶液,获得锌基配位聚合物;最后将金纳米簇溶液和锌基配位聚合物溶液混合均匀,得到基于金纳米簇锚定在锌基配位聚合物上的荧光增强型复合探针。本发明的探针能够迅速、灵敏的对三磷酸腺苷进行识别,也可通过将该材料与κ‑卡拉胶混合应用于荧光水凝胶的构建,水凝胶展现了对三磷酸腺苷的灵敏响应及良好的自愈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933B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211675339.2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限域效应诱导铜纳米簇发射增强型荧光复合探针的制备方法,属于荧光传感技术领域。该方法先制备具有最佳荧光强度的铜纳米簇;制备多孔二氧化锆空心微球;将上述制备的铜纳米簇与多孔二氧化锆空心微球混合均匀,制备基于空间限域效应诱导铜纳米簇发射增强型荧光复合探针;基于金纳米粒子对该荧光复合探针的內滤效应,以及酒石酸美托洛尔对金纳米粒子的褪色效应,将该荧光复合探针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荧光检测。本发明所制备的荧光复合探针对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酒石酸美托洛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相对于其他荧光探针,本探针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温和,耗时短,灵敏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02393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75339.2
申请日:2022-12-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限域效应诱导铜纳米簇发射增强型荧光复合探针的制备方法,属于荧光传感技术领域。该方法先制备具有最佳荧光强度的铜纳米簇;制备多孔二氧化锆空心微球;将上述制备的铜纳米簇与多孔二氧化锆空心微球混合均匀,制备基于空间限域效应诱导铜纳米簇发射增强型荧光复合探针;基于金纳米粒子对该荧光复合探针的內滤效应,以及酒石酸美托洛尔对金纳米粒子的褪色效应,将该荧光复合探针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的荧光检测。本发明所制备的荧光复合探针对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酒石酸美托洛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相对于其他荧光探针,本探针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温和,耗时短,灵敏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87604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0458096.0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01J20/281 , B01J20/28 , G01N33/68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磁性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响应型双功能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合成二乙烯基苯和偶氮苯修饰的Fe3O4磁性微球magDVS‑Azo;步骤(2)、合成苯硼酸修饰的β-环糊精CD‑VBA;步骤(3)、合成磁性二乙烯基苯-偶氮苯-环糊精-苯硼酸主客体复合物magDVS‑Azo@CD‑VBA。本发明中的一种光响应型双功能磁性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制备方法可靠,材料性能稳定,苯硼酸和二乙烯基苯的引入显著提高了磁性吸附材料对目标肽段的富集效率。采用该磁性材料作为分离预富集物质,适用于复杂生物样品(如细胞组织液)中糖基化肽段和棕榈酰化肽段的分析,证明了其在蛋白组学的分离和磁性固相萃取领域具有优良的应用潜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87435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281118.0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羧基化杯芳烃修饰的磁性沸石材料的制备方法,将介孔硅胶、硝酸铁在乙醇中搅拌均匀烘干;以乙二醇为还原剂,将混合物、还原剂原位还原法反应;将反应产物、氢氧化钠、四丙基氢氧化铵、偏铝酸钠、水加入至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生成磁性沸石;以三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硅烷化试剂,使磁性沸石表面硅烷化;以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作为活化试剂,使羧基化杯芳烃与磁性沸石进行偶联反应,制得羧基化杯芳烃修饰的磁性材料;本发明制得的磁性杂化材料兼备有机大环分子和无机磁性材料的优点,制备方法可靠、材料磁性稳定性好,大环分子的引入有利于分离识别能力,非常适合于牛奶及果汁样品中酚类抗氧化剂的分析,在有机物分离和磁性固相萃取领域有极大应用潜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263900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225876.1
申请日:2013-06-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01J20/285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氧化铝材料改性的聚合物整体柱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功能单体,亚乙基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将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混合搅拌均匀,注入硅烷化的石英毛细管中,热引发聚合反应;用甲醇充分冲洗,制得聚合物整体柱;将纳米氧化铝-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注入整体柱,热引发聚合反应,用甲醇充分冲洗,制得纳米氧化铝材料改性的聚合物整体柱;本发明制得的整体柱兼备有机整体柱和纳米材料的优点,制备方法简单、可靠,材料性能稳定、通透性好,纳米材料的引入利于提高分离效率,非常适合于饮料样品中苏丹红等偶氮类色素的分析,在有机物的分离和固相萃取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潜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430263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72804.3
申请日:2011-09-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01D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微流控芯片进行浊点萃取的方法,该方法首先将待测样品溶液以设定流速泵入微流控芯片的第一进样口,同时将表面活性剂溶液以设定流速泵入微流控芯片的第二进样口,两种溶液在经过微流控芯片的微通道时引发相分离形成表面活性剂相和水相,表面活性剂相经过填充槽时富集于预富集材料上,而水相通过填充槽后由出样口流出;然后将洗脱液以设定流速从第一进样口泵入微流控芯片,同时将蒸馏水以设定流速从第二进样口泵入微流控芯片,使待测物由表面活性剂相中分离出来,并经由填充槽和出样口流出。本发明萃取效率高,实验消耗量少,成本低,能够减少环境污染,无需机械振动和多级萃取等繁琐过程,预富集过程更加集成化、自动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