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46440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074347.X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495/04 , C07D519/00 , H01L51/42 , H01L5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以二茚并双噻吩为核的有机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构造基于二茚并噻吩并[2,3-b]噻吩六环为中心给电子单元,引入π电子连接单元和末端拉电子单元,形成A-Q-D-Q-A型结构的有机受体材料,其结构图如下所示:该制备方法以强给电子基团并二噻吩为核,通过偶联反应引入苯环和芳烃侧链,在酸性环境下关环,再引入芳香结构的桥单元,最后加成端基拉电子基团;这类分子可用作有机太阳能电池活性层受体材料,与聚合物给体能量带隙更加匹配,在可见-近红外区光吸收较强,与给体材料光吸收互补,满足提高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效率的需求;同时,这类分子可用于构造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12979611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188120.9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333/20 , C07C217/92 , C07C217/94 , C07C213/00 , C07C211/54 , C07C211/56 , C07C211/58 , C07C211/59 , C07C211/61 , C07C209/00 , C07C209/68 , C07C323/36 , C07C319/20 , H01L51/46 , H01L51/48 , H01L5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类碗烯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层材料,其构造以非平面π共轭分子碗烯为核,并将其内核进一步去扩大,引入不同的桥联结构和给电子功能基团,其化学结构式:该类分子的制备方法主要采用碗烯为核,通过对碗烯硼酯化后得到其硼酯衍生物,再通过偶联反应引入桥联分子和给电子功能基团;引入的桥联结构单元和给电子功能基团能够有效地调节分子的共轭长度、改变分子的π共轭体系大小,提高分子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改善分子之间的堆积,提升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与光电转换效率;这类分子作为空穴传输层材料应用于正置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空穴传输层中,具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空穴传输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85197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77837.5
申请日:2015-05-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 Y02P70/521 , H01L51/42 , H01L51/44
Abstract: 一种富勒烯苯基丁酸甲酯衍生物电子受体材料配方,涉及太阳能电池。所述富勒烯苯基丁酸甲酯衍生物电子受体材料的配方包括异构体PC71BM-α、PC71BM-β1和PC71BM-β2,所述异构体PC71BM-α按质量百分比占富勒烯苯基丁酸甲酯衍生物电子受体材料总质量的70%~95%,异构体PC71BM-β1按质量百分比占富勒烯苯基丁酸甲酯衍生物电子受体材料总质量的2.5%~15%,异构体PC71BM-β2按质量百分比占富勒烯苯基丁酸甲酯衍生物电子受体材料总质量的2.5%~15%。具有极大改善电子受体成膜性的作用,对于提高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的效率有明显效果,能够获得高达18%的能量转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173404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46087.2
申请日:2011-02-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非独立五元环富勒烯C50H10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涉及一种富勒烯。提供非独立五元环富勒烯C50H10、衍生物C50Cl10O及其合成方法以及在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非独立五元环富勒烯氢化物C50H10的合成方法:合成C50H10,合成C50H10,产物的分离。衍生物C50C110O的合成方法:在玻璃管中装入C50H10固体和一氯化碘,抽真空封管,反应,冷却,除去一氯化碘,得到黄色固体物质,溶解于甲苯形成黄色溶液,通入氧气并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氧化2h,然后将溶剂挥发,得到橙黄色的固体物质,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后,再溶于甲苯,让溶液缓慢蒸干,得到C50Cl10O晶体颗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