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590552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210016760.2
申请日:2012-01-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P11/00
Abstract: 水流长期平均流速测定方法及其装置,涉及一种水流流速的测量装置。测定装置设有敞口的容器,在容器内填充难溶性填充物,在容器外侧设有用于悬挂容器的悬挂件。在容器中填充难溶性填充物,测定并记录水流长期平均流速测定装置的质量m1,然后将容器开口向下悬挂并固定在要测定的水体中;悬挂周期结束后,取回水流长期平均流速测定装置,去除水流长期平均流速测定装置内外表面的杂质及附生的生物,洗净后晾干,测定水流长期平均流速测定装置的剩余质量m2;测出m1与m2的质量差m;将2个不同水体中测出的水流长期平均流速测定装置的质量差相除,便得到2个不同水体的流速相对值。适用于比较同一流域不同位置长期平均流速。
-
公开(公告)号:CN111012916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811175149.8
申请日:2018-10-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深圳市德汉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修饰的海绵骨针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提供了表面修饰有脂肪烃基、芳烃基或芳脂基的海绵骨针,同时提供了相应的制备方法,先对海绵骨针进行清洗去除杂质,然后活化海绵骨针表面的硅醇基,再将其与硅烷偶联剂反应得到。本发明的合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易控制,产品物化性质稳定,该产品可物理吸附一种或多种多肽或蛋白质,进而通过微针作用促进多肽和蛋白质的皮肤或经皮给药,应用前景广泛,潜在市场价值巨大。
-
公开(公告)号:CN105123561B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510413995.9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30
Abstract: 海绵动物移植的方法,涉及海绵动物。将海绵块作为海绵母体进行移植操作;将海绵母体切成移植小体;将移植小体固定在网绳上吊养后,即可收获海绵动物。整个操作过程应在水中进行。利用海绵旺盛的再生能力,采用移植的方法进行自然海区海绵的大量扩繁,获取大量海绵生物量,采用网绳法进行海绵移植体的固定,可以大大提高海绵的附着率和成活率,实现海区批量操作的目的。可最大限度提高海绵移植小体的成活率,成活率可达90~100%。网绳除结扣处是半封闭的外,其余部分均为开放式,能够满足海绵生长过程中对通畅水流的需求。网绳既方便海绵的固定,又有利于海绵后期的生长。操作简单,适宜大量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010186B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510413993.X
申请日:2015-07-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Abstract: 海绵幼体定向诱导附着变态的方法,涉及海绵动物。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海绵浮游幼体;2)将幼体置放在透光容器中;3)选择附着基,在定向诱导附着前浸泡在天然海区中;4)在海绵幼体附着的容器内部放置造浪泵,使造浪泵产生的水流在容器内部形成水流;5)检测附着基上海绵幼体的附着量,取出附着密度高的附着基,用于后期的稚体培养,增加相应数量的处理过的附着基。特别适用于叶片山海绵浮游幼体的定向诱导附着。
-
公开(公告)号:CN102590552A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210016760.2
申请日:2012-01-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P11/00
Abstract: 水流长期平均流速测定方法及其装置,涉及一种水流流速的测量装置。测定装置设有敞口的容器,在容器内填充难溶性填充物,在容器外侧设有用于悬挂容器的悬挂件。在容器中填充难溶性填充物,测定并记录水流长期平均流速测定装置的质量m1,然后将容器开口向下悬挂并固定在要测定的水体中;悬挂周期结束后,取回水流长期平均流速测定装置,去除水流长期平均流速测定装置内外表面的杂质及附生的生物,洗净后晾干,测定水流长期平均流速测定装置的剩余质量m2;测出m1与m2的质量差m;将2个不同水体中测出的水流长期平均流速测定装置的质量差相除,便得到2个不同水体的流速相对值。适用于比较同一流域不同位置长期平均流速。
-
公开(公告)号:CN11409976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878021.9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L15/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浴海绵止血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体外凝血实验和家兔颈动脉破裂止血实验证明本发明的海绵质粉末F‑agent具有显著的体外凝血效果和优异的在体止血效果。从不同来源和不同储存时间的浴海绵制备获得的F‑agent均具有突出的促凝血效果。扫描电镜表明这些浴海绵的F‑agent颗粒具有共性的微观结构。F‑agent凝血效果显著、材质惰性皮实、耐长时间储存、耐冷热、耐氧化,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744052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0239309.9
申请日:2019-03-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L2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质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的止血材料能同时涵盖多种类止血药物的优点,且能用于血小板贫乏、缺乏凝血因子的血友病等特殊情况,帮助患者其进行创口止血,以减少其药物成本。且该止血材料本身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和生物相容性,不仅在红细胞吸附和聚集血小板活化上表现优异,同时能有效作用于凝血因子障碍的特殊血液,且其成本低廉产量高,能大大缓解血友病患者等特殊人群用药昂贵难以支付等问题,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670846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311717.3
申请日:2020-04-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01K6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稚体原位培育的方法,首先原位使用网兜裹住成熟海绵母体收集海绵幼体,将幼体置于培养皿中进行自然附着;然后室内倒扣培育14~15天,得到生长出完整出水管的海绵幼体;接着以60~80目的网兜将塑料网片、载体和培养皿包裹在内,将培养皿开口向下悬挂于海区中,定期抖动,培养28~32天;最后,去除网兜,保持培养皿开口向下悬挂,定期抖动,培育3~4个月,得到具有成体形态的海绵稚体。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原位培育得到海绵稚体,可以进一步将海绵稚体养成成体形态,并且具有相对较高的存活率以及生长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