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5567235B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610093535.7
申请日:2016-02-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K11/7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20/181
Abstract: 一种氮氧化物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稀土发光材料。氮氧化物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化学通式为M1‑x‑ySi2O2N2:Ybx,Lny;M是Mg、Ca、Sr、Ba中的至少一种;Ln是Pr、Nd、Sm、Gd、Tb、Dy、Ho、Er、Tm等中的至少一种。制备方法:在含有M、Si、Yb、Ln的金属化合物的混合物中加入烧结助剂,在还原性气体中烧结,即得氮氧化物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或先合成含有M的硅酸盐,再与含有M、Si、Yb、Ln的金属化合物混合,并加入烧结助剂,在还原性气体中烧结,即得氮氧化物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制备方法简单、化学性能稳定、适用于白光LED或自然光作为激发光源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010530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53144.9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K11/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7768
Abstract: 一种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长余辉发光材料。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化学组成通式为aCaO·bSc2O3·cCeO2,0.5≤a≤1,0.8≤b≤1.2,0.001≤c≤0.1。制备方法:按a、b、c的摩尔数比称取各组分的氧化物或相应盐类,研磨;预烧,冷却至室温后再次研磨混合;在还原性气氛下烧结,冷却后粉碎,即得绿色长余辉发光材料。所述绿色长余辉材料以Ca、Sc、O为基本基质元素,以Ce3+为余辉发光中心,且通过增加基质材料自身的陷阱数目,实现了长余辉发光强度的调节。合成简单、余辉强度高,且不需要引入其它储能的缺陷中心,在紫外‑可见光辐照后,肉眼可见具有强的绿色长余辉发光。
-
公开(公告)号:CN105820817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226919.1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7768 , C09K11/7702 , H01L33/502
Abstract: 一种钪酸盐绿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所述钪酸盐绿色荧光粉的化学通式为:Sr1?2xCexDxCa2Sc6O12;其中,0
-
公开(公告)号:CN105733579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26864.4
申请日:2016-04-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K11/7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1/7736
Abstract: 一种紫外激发的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紫外激发的红色荧光粉的化学通式为:D6?3xEuxMo10O33;其中,0<x<2;所述D为Na、K等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紫外激发的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如下:将D前驱体、Eu前驱体与Mo前驱体混合,进行高温固相反应,得到紫外激发的红色荧光粉。所制备的紫外激发的红色荧光粉具有全新的化学组成,不含硫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原料价格相对低廉,以Eu3+为激活剂,荧光粉的激发带和紫外芯片能够很好的匹配,能有效的被其激发而发射红光,从而使该荧光粉可将紫外光转化红光。
-
公开(公告)号:CN10945676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1196277.0
申请日:2018-10-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K11/66 , C07C211/04 , C07C209/68 , C09K11/06 , B82Y20/00 , B82Y40/00
Abstract: 一种铅碘钙钛矿量子点的合成方法,涉及量子点合成。将Cs2CO3、甲胺和乙酸甲脒中的至少一种、油酸和十八烯按照化学计量比混合后,通入氮气,升温,随后冷却至室温备用;将PbO与油酸和十八烯按照化学计量比混合后,通入氮气,升温,直到PbO粉末溶解,冷却至室温备用;将得到的溶液预热后,分别与油胺和十八烯溶液混合,将混合溶液升温至50~300℃,再加入三甲基碘硅烷,反应后,用冰水浴冷却反应装置,所得溶液即为铅碘钙钛矿量子点。得到的铅碘钙钛矿量子点拥有高的荧光量子效率和稳定性。如此高性能和稳定的铅碘钙钛矿量子点有助于未来的显示和照明应用。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949174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0708875.5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9K11/68
Abstract: 一种纳米尺寸近红外光长余辉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长余辉发光材料。将Na2CO3、Ga2O3和GeO2按照化学计量比混合,研磨,煅烧,得Na2Ga2(1‑x‑y)GexO4‑x粉末,将其配制成悬浊液。将悬浊液与化学计量比的Zn(CH3COO)2和Cr(CH3COO)3混合进行离子交换,得到近红外光长余辉材料前驱体;将近红外光长余辉材料前驱体煅烧,或将得到的近红外光长余辉材料前驱体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水热反应后,离心,再用水和乙醇交替洗涤干燥,煅烧,即得纳米尺寸近红外光长余辉材料。合成方法制备简单且煅烧温度相对较低,所制备的纳米颗粒余辉性能良好,易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810704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10278437.4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钙钛矿纳米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钙钛矿纳米片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碳酸铯粉末与十八烯和油酸混合,在惰性气氛下加热至100~130℃使碳酸铯粉末溶解,之后将体系温度升至140~160℃反应10~60min,得油酸铯前驱体;将溴化铁粉末与十八烯、油酸和油胺混合,溶解,之后往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溴化铅粉末,在惰性气氛下加热至100~120℃使溴化铅粉末溶解,得铁铅混合液;(2)将油酸铯前驱体加热至80~100℃,与铁铅混合液混匀,再于120~140℃下保温反应5s~5min,冷却后离心分离。由此获得的钙钛矿纳米片材料具有较短的发光波长,发光峰位大约在436nm,半峰宽仅为14nm,发光峰完全对称,并且该二维钙钛矿纳米片的尺寸、厚度非常均匀,易于控制。
-
-
公开(公告)号:CN106701071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012419.4
申请日:2016-11-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提高钙钛矿量子点稳定性的方法,涉及量子点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1)将铯放入十八烯和油酸的混合溶液中加热反应,即得Cs前驱体溶液;2)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碘化铅固体加入叔十二硫醇,以及有机酸、有机铵、有机膦类配体中的至少一种,再加热溶解在十八烯溶剂中,然后加入步骤1)所得的Cs前驱体溶液,反应后将反应容器置于冰水浴中停止反应,得混合溶液;3)将步骤2)得到的混合溶液离心,得到的沉淀溶解于环己烷中,即得CsPbI3量子点的溶液。从量子点自身组成和修饰的角度提高了量子点本身的稳定性,原料易得,不添加新的合成步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