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8602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518320.5
申请日:2016-07-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Q1/68 , A61K31/7105 , A61K48/00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113 , A61K31/7105 , C12N2310/141 , C12Q1/6886 , C12Q2600/136 , C12Q2600/158 , C12Q2600/178
Abstract: 胃癌相关性miRNA标志物及其应用,涉及微小RNA。所述胃癌相关性miRNA标志物为miR‑632;所述miR‑632为成熟miR‑632。标志物可在制备三叶因子相关的胃癌诊断工具中应用。诊断工具包括试剂盒、试纸、试剂、芯片、高通量测序平台。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证明miR‑632在正常对照组织和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且该差异依赖于三叶因子的表达,因此认为miR‑632是诊断三叶因子相关性的胃癌的分子标志物。通过体外培养的细胞实验及小鼠体内实验证明miR‑632抑制剂可抑制与胃癌血管生成发生相关的细胞过程,且该过程通过调控三叶因子的表达实现,因此认为miR‑632是治疗胃癌的药物靶标。
-
公开(公告)号:CN118645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563343.2
申请日:2024-05-08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16H50/30 , G16H50/20 , G16H30/00 , G06V10/26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慢性胃炎相关胃癌风险评分系统,包括:图像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数字病理图像进行前景分割预处理;图像质检模块,用于配置黏膜肌层识别模型,完成对胃黏膜活检深度的自动质检,输出相应质检结果;第一胃炎分类模块,用于配置胃窦及胃角部位胃炎分类模型,分别得到胃窦及胃角部位的组织学分类结果;第二胃炎分类模块,用于配置胃体部位胃炎分类模型,得到胃体部位的组织学分类结果;胃癌风险评分模块,用于依据慢性胃炎分级评估系统OLGA和慢性胃炎肠化分级评估系统OLGIM,根据集成第一胃炎分类模块和第二胃炎分类模块输出的组织学分类结果,得出胃癌风险评分。
-
公开(公告)号:CN106990048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710351179.9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声成像技术的活细菌检测方法,涉及活细菌检测。提供可用于检测单种细菌或两种混合细菌,快速、便捷的检测益生菌与致病菌的相对浓度,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的提供一种基于光声成像技术的活细菌检测方法。方法一:将光声成像增强剂加入活细菌的培养液中孵育,对探针的吞噬得细菌溶液;将所得细菌溶液取150μL,加入体积为200μL的新EP管中,进行基于光声成像技术的活细菌检测方法。方法二:将两种不同的光声成像增强剂分别加入益生菌和致病菌的培养液中进行孵育,为了保证细菌活力并促进细菌对探针的吞噬;进行基于光声成像技术的活细菌检测方法,根据所得光声强度值,计算出益生菌与致病菌的相对浓度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10699004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51179.9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声成像技术的活细菌检测方法,涉及活细菌检测。提供可用于检测单种细菌或两种混合细菌,快速、便捷的检测益生菌与致病菌的相对浓度,为临床指导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价值的提供一种基于光声成像技术的活细菌检测方法。方法一:将光声成像增强剂加入活细菌的培养液中孵育,对探针的吞噬得细菌溶液;将所得细菌溶液取150μL,加入体积为200μL的新EP管中,进行基于光声成像技术的活细菌检测方法。方法二:将两种不同的光声成像增强剂分别加入益生菌和致病菌的培养液中进行孵育,为了保证细菌活力并促进细菌对探针的吞噬;进行基于光声成像技术的活细菌检测方法,根据所得光声强度值,计算出益生菌与致病菌的相对浓度比例。
-
公开(公告)号:CN203069591U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320044658.3
申请日:2013-01-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01N33/544
Abstract: 一种多项同步可调控免疫渗滤装置,涉及用于医学检验的免疫渗滤装置。设有过滤层、储液管、底托、渗滤膜、废液吸收管和橡皮圈;所述过滤层设于储液管上,过滤层的底部为滤纸,底托设于储液管下部,底托的中央设有孔,渗滤膜设在底托下部,橡皮圈设在渗滤膜下方,渗滤膜由底托和橡皮圈固定,废液吸收管内部填充吸水衬料,废液吸收管的上方外侧设有与储液管下方内侧的螺纹相吻合的螺纹,在废液吸收管侧面上方设有调速小孔。可实现样品高通量浓缩,可自行拆卸组装,使用灵活、方便,渗滤条件可根据需要进行渗滤速度调节,实现样品浓缩、流速可控、准确定量和多项同步检测目的。有益于快速、灵敏的临床规模化肿瘤标志物普查。
-
公开(公告)号:CN219306651U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20052174.7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用内镜套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沿轴向设置有贯穿两端的内镜通道,所述管体的前端外壁沿轴向铺设有若干层防漏层,所述防漏层包括周向设置的若干橡胶薄片,同一所述防漏层上相邻所述橡胶薄片之间紧密接触,且相邻所述防漏层上的所述橡胶薄片交叉排列设置,所述管体的末端管口设置有弹性薄膜,所述弹性薄膜上开设有弹性插入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医用内镜套管,通过在管体的顶端设置多个橡胶薄片,当管体插入食管或肛门时,多个橡胶薄片相互配合对管体与食管或肛门之间的间隙进行填充,实现密闭效果,防止胃内液体、气体等从间隙流出。
-
公开(公告)号:CN206692631U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20552887.4
申请日:2017-05-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12M1/00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声成像技术的快速细菌染色培养装置,涉及生物医药用具。设有外套管、密封管盖、一号左内管、二号右内管、一号光声增强染料和二号光声增强染料;所述一号左内管内含一号光声增强染料,二号右内管内含二号光声增强染料;密封管盖以螺旋方式密封,密封管盖内部中央处供双内管嵌入的凹槽,密封管盖两侧分别为左橡胶密封垫和右橡胶密封垫;所述一号左内管与二号右内管合并置入外套管中,一号左内管内的一号光声增强染料及二号右内管内的二号光声增强染料分别标记活细菌,用于基于光声成像的两种活细菌混合检测。可任意组合,既可以用于单种活细菌的快速光声成像检测,又也可用于两种活细菌的混合相对浓度培养鉴定,应用灵活方便。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