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07418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187056.3
申请日:2007-02-13
Applicant: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上悦郎
IPC: G02B15/17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焦透镜以及使用该变焦透镜的摄像机,其从物体侧起,第1透镜组整体具有负的折射能力,第2透镜组整体具有正的折射能力,第3透镜组整体具有负的折射能力,关于变倍,通过将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的位置沿光轴方向移动,或者通过除了移动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外移动所述第3透镜组的位置,而完成。从而,在变倍比为3程度的大口径变焦透镜中,通过3个透镜组构成整体,并通过将各个透镜组的光学能力配置为从物体侧起是负、正、负的方式而构成,由此能够缩短光学系统的全长。
-
公开(公告)号:CN103792649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410054282.3
申请日:2007-02-13
Applicant: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上悦郎
IPC: G02B15/17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焦透镜以及使用该变焦透镜的摄像机,其从物体侧起,第1透镜组整体具有负的折射能力,第2透镜组整体具有正的折射能力,第3透镜组整体具有负的折射能力,关于变倍,通过将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的位置沿光轴方向移动,或者通过除了移动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外移动所述第3透镜组的位置,而完成。从而,在变倍比为3程度的大口径变焦透镜中,通过3个透镜组构成整体,并通过将各个透镜组的光学能力配置为从物体侧起是负、正、负的方式而构成,由此能够缩短光学系统的全长。
-
公开(公告)号:CN101021609B
公开(公告)日:2012-09-05
申请号:CN200710005794.0
申请日:2007-02-13
Applicant: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上悦郎
IPC: G02B15/16 , G02B15/177 , G02B15/14 , G02B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焦透镜以及使用该变焦透镜的摄像机,其从物体侧起,第1透镜组整体具有负的折射能力,第2透镜组整体具有正的折射能力,第3透镜组整体具有负的折射能力,关于变倍,通过将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的位置沿光轴方向移动,或者通过除了移动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外移动所述第3透镜组的位置,而完成。从而,在变倍比为3程度的大口径变焦透镜中,通过3个透镜组构成整体,并通过将各个透镜组的光学能力配置为从物体侧起是负、正、负的方式而构成,由此能够缩短光学系统的全长。
-
公开(公告)号:CN101361014B
公开(公告)日:2011-02-23
申请号:CN200780001761.7
申请日:2007-07-23
Applicant: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IPC: G02B15/177 , G02B15/173 , G02B1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7 , G02B13/16
Abstract: 提供薄的投影仪和紧凑的变焦镜头,投影仪用于投影来自诸如DMD的光阀的图像以通过以放大的方式改变光到屏幕等上的反射方向来形成图像,变焦镜头具有高性能和小的透镜孔径。提供了变焦镜头,其从其放大侧起按顺序由总体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一透镜组、总体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二透镜组、总体上具有负屈光力的第三透镜组、以及总体上具有正屈光力的第四透镜组组成,其中,在改变焦距时,固定第四透镜组,使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在从广角端到中间范围的范围上在从放大侧到缩小侧的方向上在光轴上移动并且使其在从中间范围到长焦端的范围上在从缩小侧到放大侧的方向上在光轴上移动,并且使第三透镜组在从广角端到长焦端的范围上在从缩小侧到放大侧的方向上在光轴上移动,由此改变变焦镜头的整个透镜系统的焦距。
-
公开(公告)号:CN101114047B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0710138636.2
申请日:2007-07-24
Applicant: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3 , G02B15/17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性能、透镜口径小、紧凑的变焦透镜,其从放大侧顺次配置如下透镜而构成:即整体具有正或负的折射力的第1透镜组、整体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2透镜组,以及整体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3透镜组,所述第1透镜组在变焦动作中被固定,所述第2透镜组从广角端到中间区域从放大侧向缩小侧方向,并且从中间域过渡到望远端从缩小侧向放大方侧方向在光轴上移动,所述第3透镜组从广角端向望远端过渡地从缩小侧向放大侧方向在光轴上移动,由此构成透镜整个系统的变倍,由此构成透镜整个系统的变倍。从而将来自通过变更DMD等光的反射方向而形成图像的光阀的图像,放大并投射到显示屏或其他物体。
-
公开(公告)号:CN100483173C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710084219.4
申请日:2007-02-27
Applicant: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7
Abstract: 本发明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整体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一透镜组、整体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二透镜组、整体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三透镜组,通过将上述第一透镜组及上述第二透镜组的位置沿光轴方向移动、或除了移动上述第一透镜组及上述第二透镜组外还移动上述第三透镜组的位置,来实现变焦。由此,提供变焦比大致为3的大口径变焦透镜中、整体由三个透镜组构成并且从物体侧起依次将各个透镜组的光焦度配置为负、正、负,从而可缩短光学系统全长度的小型的变焦透镜以及利用该变焦透镜的照相机。
-
公开(公告)号:CN101021609A
公开(公告)日:2007-08-22
申请号:CN200710005794.0
申请日:2007-02-13
Applicant: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上悦郎
IPC: G02B15/16 , G02B15/177 , G02B15/14 , G02B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焦透镜以及使用该变焦透镜的摄像机,其从物体侧起,第1透镜组整体具有负的折射能力,第2透镜组整体具有正的折射能力,第3透镜组整体具有负的折射能力,关于变倍,通过将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的位置沿光轴方向移动,或者通过除了移动所述第1透镜组和所述第2透镜组外移动所述第3透镜组的位置,而完成。从而,在变倍比为3程度的大口径变焦透镜中,通过3个透镜组构成整体,并通过将各个透镜组的光学能力配置为从物体侧起是负、正、负的方式而构成,由此能够缩短光学系统的全长。
-
公开(公告)号:CN1369724A
公开(公告)日:2002-09-18
申请号:CN02103135.5
申请日:2002-01-31
Applicant: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Inventor: 川上悦郎
IPC: G02B1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9/34 , G02B13/0035 , G02B13/006 , G02B1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影透镜,由在最靠近物体侧配置的孔径光阑S、从物体侧顺序地排列的第一透镜组LG1、第二透镜组LG2和第三透镜组LG3构成,所述第一透镜组LG1由从物体侧顺序地配置的具有正折射力的(以下称为正透镜)第一透镜L1、和与所述第一透镜L1接合或分离而构成的具有负折射力的(以下称为负透镜)第二透镜L2构成,所述第二透镜组LG2仅由将至少一个折射面成为非球面形状的正透镜的第三透镜L3构成,所述第三透镜组LG3仅由将至少一个折射面成为非球面形状的负透镜的第四透镜L4构成。
-
公开(公告)号:CN101206303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10300975.6
申请日:2007-12-14
Applicant: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将来自DMD等的改变光的发射方向而形成图像的光阀的图像放大投射到屏幕或其他上的高性能且透镜口径较小的透镜系统。透镜系统的特征在于,构成为,从放大侧依次由整体构成大致远焦光学系统的第1透镜组及整体具有正光焦度的第2透镜组构成,根据目的,在上述第2透镜组的缩小侧,附加在DMD等的光阀附近配设1片正透镜而构成的第3透镜组。
-
公开(公告)号:CN101114049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710136173.6
申请日:2007-07-19
Applicant: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IPC: G02B15/177 , G02B9/10 , G02B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15/17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将来自改变DMD等的光的反射方向并形成图像的光阀的图像放大投射到屏幕及其它上的高性能的透镜口径小而紧凑的变焦透镜。本发明的变焦透镜的特征是,其由从放大侧依次整体具有负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及整体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构成;通过上述第一透镜组从广角端到中间区域沿光轴从放大侧向缩小侧方向移动,而从中间区域到望远端沿光轴从缩小侧向放大侧方向移动;上述第二透镜组从广角端到望远端沿光轴从缩小侧向放大侧方向移动而实现整个透镜系统的变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