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暗通道先验与小波变换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80122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811566598.5

    申请日:2018-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暗通道先验与小波变换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所述的水下图像增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始的水下图像在RGB色彩空间基于各通道的灰度值进行直方图均衡化以矫正色彩偏差;将矫正后的图像运用哈尔小波(haar)进行小波变换,将图像分为LL,LH,HL,HH四个分量,分别对应图像的细节信息,水平边缘信息,垂直边缘信息,对角边缘信息;将图像的LL分量应用暗原色先验理论进行去雾处理,去除后向散射的影响,提高图像对比度;将处理后的LL分量与LH,HL,HH四个分量重新组合得到最后所增强的图像。本发明解决了水下存在的颜色退化,对比度低,细节模糊,以及水下光照不均等问题,提高水下退化图像的可视质量和图片处理的速度。

    一种旋转式黏滞阻尼墙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94685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910051432.8

    申请日:2019-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黏滞阻尼墙,属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阻尼介质流动通过螺旋桨叶片上设置的阻尼孔后产生阻尼力,可快速降低结构振动幅度,消耗输入振动能量,箱筒中部设有传动轴,传动轴齿轮与上方两侧行动机构相连,当黏滞阻尼墙发生相对位移,行动机构齿轮带动传动轴齿轮旋转,从而使得传动轴转动,从而使固定于传动轴上的螺旋桨转动,迫使阻尼介质在阻尼孔中产生射流,产生稳定的阻尼力,更好地起到隔震减震的作用。本发明结构简单,可进行压强调节,各零部件和配件均可在工厂预制加工,可保证其滞回曲线稳定,减震的防护效果更好,安全系数高,结构耐久性高,可长期使用。

    一种用于桥梁水下结构检测的水下机器人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443446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559882.X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桥梁水下结构检测的水下机器人检测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控制模块、通信模块以及远程操作平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桥梁目标位置图像、环境信息等数据;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数据采集模块执行收到的操作指令进行数据采集;通信模块用于水下机器人和远程操作平台间的数据传输;远程操作平台用于实现用户和水下机器人的交互。通过远程操作平台,用户可以进行水下机器人的控制、数据的处理、桥梁安全指标的管理以及桥梁健康状况的判断。本发明结构简单,各部分功能明确,系统能够高效工作,并直观地给出桥梁当前健康状况,有效地将水下机器人应用于桥梁水下结构检测中。

    一种适用于木结构梁柱连接的新型阻尼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8412054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435194.6

    申请日:2018-0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1/486 E04H9/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木结构梁柱连接的新型阻尼连接节点,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主要包括木梁(1),木柱(2),木梁贯穿孔道(3),木柱贯穿孔道(4),贯通钢筋(5),封板(6),黏弹性阻尼器(7)。针对常规的木结构接头连接强度低,耐久性差的问题,本发明将贯通钢筋(5)通过张拉后,施加预应力,并锚固在梁(1)的两端,使木结构梁柱连接节点的连接强度大幅提高,可承受较大荷载,同时在地震往复作用时,黏弹性阻尼器(7)产生剪切变形,从而消耗大量地震能量,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且梁柱接头较隐蔽,能较好保留木结构的特有风貌。

    一种后张法预应力竹木结构框架

    公开(公告)号:CN104032832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410252117.9

    申请日:2014-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张法预应力竹木结构框架,包括通过节点连接的竹木结构横梁和立柱,所述节点包括套在立柱上的钢套筒和与钢套筒固接的L型钢,钢套筒通过设置在其四角的螺栓与立柱固定,L型钢另一边通过螺栓与横梁端部固定,所述立柱钢套筒位置设置有斜向的销钉,钢套筒上对应开有销钉孔,销钉孔内穿有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钢筋在两对角节点通过锚具拉紧固定。本发明预应力钢筋在结构遭遇地震和在风荷载作用时提供更大的侧向刚度,也在结构产生一定的侧向位移时提供一定的回复作用。本专利可以降低结构的造价,显著地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可以应用于竹木框架的结构设计中,也可以广泛地应用于竹木结构的加固。

    一种新型抗拔桩结构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851563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010532869.6

    申请日:2020-06-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抗拔桩结构,属于建筑桩基技术领域,抗拔桩身为变直径桩身,抗拔筋体位于混凝土桩身中心,且贯穿整个混凝土桩身。所述抗拔筋体的下部插入钢筋卡槽盘的圆形卡槽,并用螺母将其锚固于桩头内,上部用两个螺母将支承板固定于其上,并浇筑于基础承台中。抗拔筋体外套设套管,防止抗拔筋体的锈蚀与开裂,且其与混凝土之间无粘接,两者之间可以产生相对滑移。扩大式桩身内的钢筋一端固定于钢筋卡槽盘内,另一端在编织绳的约束下等角度散开,呈伞状充斥于整个扩大式桩身中。本发明设计巧妙,通过变直径的抗拔桩身,扩大式桩身作为桩底,在其内放置伞状钢筋达到提高抗拔力的目的,且在抗拔筋体外套设套管,更能增强其耐久性能。

    一种位移型机械式控压黏滞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9435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811143684.5

    申请日:2018-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位移型机械式控压黏滞阻尼器,属于结构抗震与减震工程阻尼器技术领域,其中缸体内部充有相同的阻尼介质,阻尼介质通过活塞上设置的阻尼孔喷射流动产生的阻尼力,从而消耗输入振动的能量。当结构物在外界震动作用下发生快速振动时,阻尼器主缸内由于活塞上阻尼孔来不及快速喷射或左主缸与右主缸阻尼介质交换,故左主缸和右主缸中压强骤增,可能威胁阻尼器的安全。本发明设置通液管,并在其内设置压强调节装置,可在阻尼器工作过程中随着活塞的运动自动达到卸压,防止爆缸的目的。本发明结构简单,可进行压强调节,各零部件和配件均可在工厂预制加工,减震的防护效果更好,安全系数更高,结构耐久性高,可长期使用。

    一种双油缸双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1363899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0966078.9

    申请日:2021-0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油缸双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包括活塞装置、盖板、内缸、外缸、内外缸连通装置。当活塞装置进行往复运动时,粘滞流体可以由内缸通过内外缸连通装置流入外缸,也可以由外缸通过内外杠连通装置流入内缸。相较于普通双出杆式粘滞流体阻尼器,该装置由于把阻尼孔从活塞转移到两侧的盖板上,在有限的长度内提升了阻尼力,提高了阻尼效率,并且由于所有构件均采用螺纹连接,便于前期加工制作组装以及后期维护、检修及更换。

    一种预压应力可调的黏弹性阻尼器

    公开(公告)号:CN114277953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046223.6

    申请日:2022-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压应力可调的黏弹性阻尼器,属于结构减震技术领域。主体包括约束单元、耗能单元以及连接单元。耗能单元选用水凝胶/多孔金属复合材料,由剪切变形产生有滞回特性的阻抗力吸收震动,效果显著。通过调节螺栓来控制碟形弹簧的松紧程度,以提供不同的预紧力,由此改变黏弹性阻尼器的消能减震效果,能显著减小由地震和风振引起的结构振动,更为经济。本发明减震效果好,构造简单,安装方便,大震下易于更换,并且适用于从新建到现有建筑翻新的各种应用,通过大规模生产高质量的工业产品和标准化的系统,可实现高质量和低成本。

    一种三维磁浮减振装置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669406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0971327.3

    申请日:2021-08-23

    Inventor: 苏毅 施镐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磁浮减振装置,包括上下滑动减振组件、左右滑动减振组件和前后滑动减振组件。颠簸振动时,承受物品的上永磁体通过滑杆仅发生上下振动,但磁体间斥力始终让其处于悬浮状态,起到了悬浮减振的效果。左右滑动减振组件和前后滑动减振组件中的移动永磁体固定在层板下方,通过层板的移动,朝固定永磁体的一侧靠近,从而获得所靠近的方向上的斥力。故上下、左右、前后均布置了成对、互斥的永磁体,可实现三维减振。本发明制造简单,寿命长,减振效果好,各个部件易于拆装更换,可延长装置的寿命,并减小了因装置局部损坏而失效的风险。同时,由于所述装置可三维减振,可满足各种复杂环境下的抗振减振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