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组合快递纸箱

    公开(公告)号:CN208560023U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21199412.2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节的组合快递纸箱,包括上部箱体、下部箱体和安装在下部箱体内的两个限位板,所述上部箱体和所述下部箱体均为0216型箱体,两个所述限位板分别设于所述下部箱体的内侧面且紧贴箱体下端,所述上部箱体比所述下部箱体稍小于一层瓦楞纸板的厚度,所述上部箱体与所述下部箱体利用瓦楞纸板间的摩擦力相互套住重叠在一起并通过锁扣装置加固,所述锁扣装置由上部锁扣和下部锁扣组成,所述上部锁扣与所述下部锁扣使用细线连接相互锁定,所述上部锁扣固定安装在所述上部箱体上,所述下部锁扣固定安装在所述下部箱体的对应位置上。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固定牢固等优点。

    连动开启可展示型包装盒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988279U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20849132.X

    申请日:2019-06-05

    Abstract: 本专利提供一种连动开启可展示型包装盒,它在常态时是一个闭合的长方体,在打开时内盒成一端高一端低状态,使得里面的商品以倾斜的方式展现给消费者。它包括一个长方体的外盒,在外盒内部具有一个内盒,内盒无上盖;常态时,内盒下面与外盒底面接触;外盒的左侧面、右侧面、顶面分别被分割成静左侧面和动左侧面、静右侧面和动右侧面、静顶面和动顶面,前端面与底面形成以两者交线为翻转轴线的翻转连接;动左侧面与左面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动右侧面与右面通过第二销轴铰接;第一销轴轴线和翻转轴线所在的平面与底面的夹角不超过45°;当动左侧面、动右侧面等绕翻转轴线相对于静部翻转90°,内盒的前端抬起,内盒的下面与外盒的底面成倾斜状态。

    一种模数穿插式缓冲包装箱

    公开(公告)号:CN209467439U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822207333.8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数穿插式缓冲包装箱,其通过一张纸板裁切与折叠形成,箱体是第一、二、三、四共四块中间纸板经折叠围成,中间纸板的上下边缘分别裁切出箱盖、箱底、顶板、底板、四块缓冲纸板。相对的两片缓冲纸板弯曲折叠,并通过两片缓冲纸板上的槽口与卡齿穿插扣合,形成一个闭合的缓冲体。通过纵横交错的两个缓冲托盘将产品包裹在箱内的中心部位。优点:箱内缓冲纸板为模数设计,可根据产品大小自由调节,包装适应性强;产品被固定在纸箱中心部位,能够有效地保护产品安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

    公开(公告)号:CN211076696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1575856.6

    申请日:2019-09-22

    Abstract: 本实用具体涉及一种集内衬和外包装于一体的双瓶红酒包装盒,采用一纸成型的结构,节材环保,可代替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以内衬和在内衬外套装外包装盒这一双层包装,还可以达到在固定两个红酒瓶的同时,具有直观的展示功能和破坏性开启功能以满足市场需求;包括通过整片纸板折叠而成的包装盒本体,包装盒本体包括平置的底板,分别折叠连接在底板前后两侧竖置的前侧板、后侧板,折叠连接在后侧板上沿平置的顶板,前侧板与顶板通过破坏性插锁结构连接;在顶板的右边镂设两个用于观察包装盒本体内部的观察孔,在观察孔的下口贴敷有透明纸;在包装盒本体内设置有用于承托两个红酒瓶瓶颈的瓶颈承托架和用于承托两个红酒瓶瓶体的瓶体承托架,还设置有破坏性插锁结构。

    一种环保快递运输箱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209304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2206961.4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领域,提供一种环保快递运输箱,可根据不同需求改变容积大小,以适应多变的快递箱体收纳;包括底部,分别铰接在底部左右两端的左、右端板,设置在左、右端板之间、成对的交叉斜杆;交叉斜杆包括中部铰接的左、右斜杆,交叉斜杆分为左、右侧交叉斜杆和间交叉斜杆。

    一种插合式可循环利用快递包装盒

    公开(公告)号:CN208963536U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821185207.0

    申请日:2018-07-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合式可循环利用快递包装盒,采用单张纸板一体成型设计,通过一张纸板折叠形成下托盒和上摇盖,下托盒的侧边向上折叠90°形成三个侧面,并将侧面相应插舌与槽口插合,固定这三个侧面;上部摇盖两侧插舌与下托盒侧面槽口插合,固定上摇盖与侧面;将下托盒前侧面插舌与上摇盖槽口插合,形成闭合的盒体,左右两个侧面插舌与槽口插合,固定盒体;在半圆形手孔处贴上快递标签,加以防盗。优点:1)一纸成型,纸板用量少,节约经济。2)通过折叠穿插闭合无需粘粘剂粘合,纸盒组装拆开方便,便于取放物品,纸盒拆开不会造成损坏有利于循环利用。3)最终闭合处利用快递标签粘贴加以防盗,增加快递标签利用价值。

    一种多次利用可防盗的自带缓冲效果快递包装

    公开(公告)号:CN211469044U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20054627.6

    申请日:2020-01-12

    Inventor: 牛悦 徐丽 刘晨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次利用可防盗的自带缓冲效果快递包装,包括包装主体,包装主体为一体结构,包装主体包括前盖板、左盖板、后盖板、右盖板、前侧板、左侧板、后侧板、右侧板、前内底板、后内底板、左外底板、右外底板、前折皱缓冲结构和后折皱缓冲结构;前侧板分别与前盖板、左侧板、前内底板和第一接头折叠连接,左侧板分别与左盖板、后侧板和左外底板折叠连接,后侧板分别与后盖板、右侧板和后内底板折叠连接,右侧板分别与右盖板和右外底板折叠连接,前内底板与前折皱缓冲结构折叠连接,后内底板与后折皱缓冲结构折叠连接。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缓冲与包装合二为一的一纸成型设计,缓冲结构可适应不同尺寸的产品,兼具可重复利用和防盗功能。

    一种单反相机内衬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224273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1921575857.0

    申请日:2019-09-22

    Inventor: 王海莹 牛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反相机内衬,采用全瓦楞一纸成型的内衬结构包装,纸板利用率高,节材环保,保护环境,易回收;不仅解决了泡沫塑料不易降解的问题,还可以达到分区域容纳、固定单反相机机身、镜头、充电器、电池和说明书,尤其是对于机身和镜头具有较好的防震效果;包括通过整片纸板折叠而成的内衬本体,内衬本体包括用于利用单反相机握柄凹槽容纳单反相机机身的机身容盒,与机身容盒的机身容盒端板折叠连接用于分别容纳单反相机的充电器、电池和说明书的分格容盒,与机身容盒端板和分格容盒的分格容盒端板折叠连接用于通过卡持结构卡持单反相机镜头的镜头容盒。

    模数对插式缓冲包装箱
    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467438U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822207152.5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模数对插式缓冲包装箱,其通过一张纸板裁切与折叠形成,箱体是第一、二、三、四共四块中间纸板经折叠围成,中间纸板的上下边缘分别裁切出箱盖、箱底、顶板、底板、四块缓冲纸板。相对的两片缓冲纸板弯曲,并通过两片缓冲纸板上的卡槽穿插扣合,形成一个闭合的缓冲体。通过纵横交错的两个缓冲托盘将产品包裹在箱内的中心部位。优点:箱内缓冲纸板为模数设计,可根据产品大小自由调节,包装适应性强;产品被固定在纸箱中心部位,能够有效地保护产品安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一纸成型的玻璃杯缓冲包装

    公开(公告)号:CN208531034U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21199714.X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纸成型的玻璃杯缓冲包装,包括外部壳体、盒体、折叠板、第一锁扣,所述盒体外部设置有所述外部壳体,所述外部壳体上端设置有提手板,所述提手板上设置有提手孔,所述提手板前端设置有所述第一锁扣,所述提手板后端设置有第二锁扣,所述盒体下端设置有底部摇盖,所述盒体后端设置有侧面卡槽,所述盒体前端设置有底面卡槽。有益效果在于:该碗包装结构不仅改善了现今市场上碗包装利用率低和缺乏新意的问题,相对与市场上单一的纸盒包装,还增加了对产品的保护性能,在采用一纸成型的基础上,纸板的边缘裁切掉的废料较少,纸板利用率很高,板材材料可重复利用,并且设置有多层保护层,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