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二灰稳定土复合再生底基层增强增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444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88065.4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废旧二灰稳定土复合再生底基层增强增韧方法,属于道路基层技术领域,解决废旧二灰稳定土利用率低、浪费资源、再生底基层强韧性较差、因使用水泥导致造价高、碳排放多、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本申请首先将废旧二灰稳定土和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筛分、分档,测定其物理性能,设计废旧二灰稳定土与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合成级配;制备性能优异的地聚物,替代水泥作为胶结料,使用地聚物稳定再生集料制备复合再生底基层混合料,经力学试验、干缩试验、温缩试验和疲劳试验,明确地聚物和聚丙烯纤维掺量,制备增强增韧型废旧二灰稳定土复合再生底基层混合料。本申请提升废旧二灰稳定土复合再生底基层强度和抗裂性,减少CO2排放,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一种地聚物稳定废旧沥青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444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87912.5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地聚物稳定废旧沥青混合料制备方法,属于旧沥青混合料冷再生领域,解决沥青路面维修养护、改扩建过程产生大量废旧沥青混合料利用率低、污染环境、采用水泥稳定废旧沥青混合料带来的成本高、碳排放多、施工和易性低、路用性能差、施工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本申请首先对收集得到的废旧沥青混合料进行加工,加以新集料形成不同级配的试验组,设计不同废旧沥青混合料与新集料比例、不同新旧集料混合级配,与先前试验得出的最佳地聚物配合比进行充分混合,而后加入碱激发剂激发前驱体粉末发生水化反应,将所制成试样养生相应天数进行相关性能试验确定最佳级配和新旧集料比例。本申请制备方法提高废旧沥青混合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

    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扩散行为的沥青黏附性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66015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913293.7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基于稳定同位素扩散行为的沥青黏附性评价方法,属于沥青路面材料评价技术领域,解决目前沥青黏附性评价试验中不直观、误差大、试验复杂、设备昂贵、操作繁琐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沥青均匀涂在玻璃片表面形成均匀薄膜,再将附有沥青薄膜的玻璃片置于氧‑18水中浸泡;然后在不同浸泡时间节点取出玻璃片,擦拭沥青薄膜表面水分至表干状态,放置干燥器内干燥完全后将其送至稳定同位素比例质谱仪中进行测试;最后利用质谱仪测试不同浸泡时间节点沥青膜中氧‑18浓度,基于Langmuir扩散模型对沥青膜中水分扩散进行函数拟合,评价沥青膜的黏附性及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本发明提供的沥青黏附性评价方法可揭示沥青薄膜水损害过程,准确评价沥青黏附性。

    一种基于锥形量热仪的树叶燃烧机理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831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0776650.X

    申请日:2022-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锥形量热仪的树叶燃烧机理研究方法,属于树叶热分解技术领域,解决目前不能较真实模拟不同火灾工况下树叶燃烧行为,且不能全面分析树叶燃烧机理,以及不能明确认识森林火灾工况下典型植被的燃烧特性的问题。本发明首先选取森林中常见树种的树叶进行制样;然后,以不同辐射强度模拟不同森林火灾规模下的燃烧环境,通过进行树叶的锥形量热仪试验得出多种燃烧参数,并使用专业函数作图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最后,根据试验燃烧参数建立三种火灾模型,综合评价树叶的燃烧机理。本发明提供的研究方法为森林火灾燃烧产生烟气的后处理技术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林火行为、林火管理以及森林的保护和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热变色沥青基涂层对沥青路面温度场调控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0306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32717.8

    申请日:2023-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热变色沥青基涂层对沥青路面温度场调控效果评价方法,属于道路沥青路面温度场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只对单一季节沥青路面温度场温控效果评价,缺乏对全年沥青路面温度场调节效果的综合评价方法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全年划分为高温、低温、常温三个时期段,之后在室内模拟三个时期段的环境温度及光照条件,获取涂布热变色沥青基复合涂料后试件的整体温度场数据;最后对不同时期段不同点位的数据赋予不同的权重,依据最终调温效果指数T对热变色沥青涂层的沥青路面温度场调控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本发明提出的沥青路面温度场调控效果评价方法,有利于全面地综合评价热变色沥青基涂层对全年沥青路面温度场的调控效果,减少沥青路面病害。

    一种模拟湿热环境下道路沥青长期老化程度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1287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913295.6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模拟湿热环境下道路沥青长期老化程度的评价方法,属于道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模拟道路沥青长期湿热老化试验方法中沥青膜内部水分在压力环境下对沥青膜的耦合作用考虑不充分的问题。本发明首先将短期老化沥青制成沥青膜试样,分别放入恒温水浴箱内浸泡不同时间后取出;然后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试,计算不同浸泡时间下沥青膜试样的羟基指数和亚砜基指数,根据羟基指数和亚砜基指数变化趋势确定最佳浸泡时间为32h;最后,在浸泡32h的沥青膜试样表面均匀喷洒10g蒸馏水,放入压力老化容器中老化20h制得湿热老化沥青。本发明为沥青路面养护提供依据,进一步为湿热环境下沥青的抗老化特性提升以及对沥青路面回收再生利用提供参考。

    一种沥青-集料界面损伤及自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63284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89079.1

    申请日:2022-02-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沥青‑集料界面损伤及自修复效果的评价方法,属于混合料损伤评价领域,解决目前缺乏直接、有效针对沥青‑集料界面损伤及自修复效果评价方法的问题。本发明首先测量已知表面能的蒸馏水、正庚烷、甘油与沥青、集料之间的接触角,计算出沥青、集料的表面能,再计算沥青、水、集料的吉布斯自由能,判断沥青混合料易受水损害的程度,测量在加热及修复剂自修复后沥青与集料的表面能参数,评价自修复效果;运用专用夹具,将用沥青粘结的岩石板固定,用万能试验机测量剪切破坏强度,再测量加热修复剂自修复后剪切强度,对比修复前后的剪切强度评价界面剪切破坏及修复效果。本发明能有效评价沥青集料界面的水损害、剪切破坏及自修复效果。

    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冷再生的地聚物胶浆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025110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191597.0

    申请日:2025-02-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冷再生的地聚物胶浆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路面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解决目前粉煤灰矿渣基地聚物凝结时间过短且缓凝剂影响地聚物强度、难以代替水泥用于沥青路面冷再生等问题。本申请技术方案如下:提出的胶浆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粉煤灰100份、矿粉50份、氢氧化钠7份、液体硅酸钠39.1份、水25.5份,四硼酸钠6.6份和y‑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0.66份。其制备方法在于碱激发剂提前24小时制备,然后将四硼酸钠和y‑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解于碱激发剂中至溶液澄清,最后将前驱体低速搅拌后加入溶液高速搅拌制得胶浆。本申请提升了粉煤灰矿渣基地聚物的凝结时间,可代替水泥用于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具有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等应用前景。

    一种用于制备冷再生试件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2721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191595.1

    申请日:2025-02-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制备冷再生试件的废旧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属于沥青路面冷再生技术领域,解决现有制备冷再生试件时废旧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存在取样误差大、代表性低、级配均匀性差、操作不规范、人为干扰因素多、再生料特性考虑不充分、取样效率低等问题。本申请通过五倍放大废旧沥青混合料实际需求质量取样,选取16mm、9.5mm、4.75mm和0.075mm四个标准筛将废旧沥青混合料分成五档,再通过带有投料仓、分料仓、隔板、分仓圆锥和料仓的三仓分料器设计,将五档集料投入分料器再次被均匀分成三份。本申请克服了废旧沥青混合料的传统取样方法的局限性,具有操作简便、取样效率高、重复性好等优点,提高取样准确性,确保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一种废弃非织造类防护服粉末改性沥青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77485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08381.1

    申请日:2024-01-0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废弃非织造类防护服粉末改性沥青制备方法,属于固废利用技术领域,解决目前废弃防护服难以处理、污染环境以及基质沥青高温稳定性不足等问题。本发明首先将回收并消毒的废弃防护服剪成碎片,放入破碎机粉碎,制得非织造类防护服高聚物粉末;然后加热基质沥青,使其自由流动,按相应的比例称废弃取防护服粉末并分别加热至流动状态。最后经剪切机剪切,制备掺量为2%、3%以及4%的防护服高聚物粉末的改性沥青;再将制备好的改性沥青进行基本性能试验、微观试验,确定废弃非织造类防护服粉末的最佳掺量,制备废弃非织造类防护服的改性沥青。本发明对减少一次性非织造类防护污染环境的问题、提高沥青各项路用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现实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