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04572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211081357.8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311/30 , C09K11/06 , G01N21/64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肼的黄酮类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荧光探针是由对叔丁基苯甲醛与邻羟基苯乙酮通过羟醛缩合和氧化关环反应,再与乙酰氯酯化反应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在乙醇/水溶液中对肼有独特的荧光选择性、极高的灵敏性和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检测极限可低至0.116μM。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灵敏的用于检测肼的黄酮类荧光探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06975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46993.0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D‑A‑D型BODIPY小分子太阳能电池供体的制备及其在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采用3,5,8‑三甲基BODIPY衍生物为原料分别与4‑二乙氨基苯甲醛和4‑二乙基氨基‑2‑甲氧基‑苯甲醛在对甲苯磺酸和哌啶催化作用下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得到三个供体化合物BDP‑1及BDP‑2。在BODIPY母体的3、5、8位上引入含有富电子的苯乙烯基,不仅可以增强分子内电荷转移,扩宽光谱吸收范围,并使其吸收红移至近红外区;还可以扩展分子共轭体系、调节能隙;另外,可以增加其光捕获效率。两个供体小分子BDP‑1、BDP‑2均显示出窄带能隙,其吸收光谱与PC71BM受体互补,且与HOMO、LUMO轨道也相匹配;分别将它们作为活性层电子供体材料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光电转化效率分别达到9.52%和11.83%,在有机太阳能电池领域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00342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881012.4
申请日:2022-07-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487/22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萘二甲酰亚胺炔基共轭长链烷氧基卟啉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方法实现:使用5,15‑双溴长链烷氧基卟啉衍生物与6‑炔基萘二甲酰亚胺衍生物为原料在碘化亚铜和四(三苯基膦)钯催化作用下发生Sonogashira偶联反应得到双萘二甲酰亚胺炔基共轭长链烷氧基卟啉衍生物。该制备方法反应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该化合物能发生高效的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最强吸收波长在466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在714nm,具有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和良好的光热稳定性等优异的光物理性能。该双萘二甲酰亚胺炔基共轭长链烷基卟啉衍生物在光吸收天线、储能材料和生物光合作用模拟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30457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81357.8
申请日:2022-09-0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311/30 , C09K11/06 , G01N21/64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肼的黄酮类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荧光探针是由对叔丁基苯甲醛与邻羟基苯乙酮通过羟醛缩合和氧化关环反应,再与乙酰氯酯化反应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在乙醇/水溶液中对肼有独特的荧光选择性、极高的灵敏性和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检测极限可低至0.116μM。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灵敏的用于检测肼的黄酮类荧光探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6615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813310.5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405/06 , C09K11/06 , G01N21/64 , G01N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近红外聚集诱导发光香豆素‑喹啉基粘度荧光探针及其应用,通过如下方法实现:采用7‑(N,N′‑二苯氨基)‑香豆素‑3‑甲醛化合物与1,2‑二甲基喹啉碘盐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和哌啶催化作用下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II)所示。该制备方法反应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该荧光探针在近红外区域发射荧光,具有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背景干扰低、对生物样品的光损伤小等优点,具备聚集/粘度诱导荧光增强能力,可用于检测溶液、细胞内的粘度变化。为研究细胞中不同粘度下的生理活动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研究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185618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598009.0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类有机太阳能电池小分子给体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该小分子给体材料ZMH‑1和ZMH‑2为meso位2,4,6‑三甲基苯基的BODIPY衍生物通过共价键连接,分别与4‑二苯胺基苯甲醛和N‑正丁基‑3‑咔唑醛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而得到。这两种小分子给体材料具有相同的低HOMO能级和窄带能隙,优越的溶解性及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在近红外区域有强的吸收。本发明提供的小分子给体材料具有合适的能级和光谱吸收,能与受体材料PC71BM和IDT‑TC形成良好的吸收互补和能级匹配;将其作为活性层的电子给体材料用于制备有机太阳能电池,在优化条件下,活性层为ZMH‑1∶PC71BM∶IDT‑TC或ZMH‑2∶PC71BM:IDT‑TC的电池分别获得13.70%和12.71%的光电转化效率,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084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101376.5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香豆素基镓咔咯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香豆素基镓咔咯衍生物如式I所示。以meso‑五氟苯基二吡咯及香豆素醛为原料,经缩合、氧化及金属化反应得到化合物I。化合物I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化合物I对CAL‑33和OSCC‑3口腔鳞癌细胞中的IC50值分别为0.2253mM和0.8085mM,对体外抗肿瘤有较好的生物活性,在抗肿瘤领域显现出很好的应用前景。#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5215891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1002472.1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聚茚基桥联苝二酰亚胺‑香豆素‑氟硼二吡咯星型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方法实现:使用2,7‑双溴‑12‑三苯基氯化磷亚甲基三聚茚衍生物与香豆素醛衍生物发生Witting反应得到2,7‑双溴‑12‑香豆素基三聚茚衍生物,再先后与硼酸酯苯基BODIPY衍生物及苝二酰亚胺衍生物发生Suzuki偶联反应得到三聚茚基桥联苝二酰亚胺‑香豆素‑氟硼二吡咯星型化合物。该化合物能发生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吸收的能量能从香豆素基团或苝二酰亚胺基团转移到氟硼二吡咯基团,并能发生光致电荷转移。该化合物在光吸收天线、生物模拟光合作用、有机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广泛的潜在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68426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18740.3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401/10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聚集诱导发光喹啉基咪唑类Pb2+荧光探针,所述荧光探针是以2‑(1,4,5‑三苯基‑1H‑咪唑‑2‑基)苯酚(I)为原料通过Duff反应生成4‑羟基‑3‑(1,4,5‑三苯基‑1H‑咪唑‑2‑基)苯甲醛(II),再与1,2‑二甲基喹啉碘盐在哌啶催化作用下发生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II)所示,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在水溶液中对Pb2+有专一性识别作用,并具有高的灵敏性和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检测极限可低至0.28μM;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快速检测Pb2+的荧光探针,在环境及生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74516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55977.8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401/04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喹啉基咪唑类三氟化硼荧光探针,所述荧光探针是8‑(2‑(2‑(2‑甲氧基乙氧基))乙氧基)乙氧基)喹啉‑2‑甲醛与苯偶酰、苯胺通过Debus‑Radziszewski咪唑合成法合成具有喹啉基的咪唑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所示,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在乙腈溶剂中对BF3有专一的选择性、极高的灵敏性和很强的抗其他潜在竞争分析物的干扰能力,检测极限可低至23.7nM;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简单、灵敏的检测BF3的荧光探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imgabs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