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0166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811064395.6
申请日:2018-09-12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火灾诱发高压储罐BLEVE规律的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补水与真空系统、实验主装置、加热系统、控制系统、数据采集及处理系统、电脑,实验主装置包括设在可移动平台上的储罐,储罐上有爆破安装组件,补水与真空系统通过不锈钢真空软管与储罐连接,控制系统通过导线控制补水与真空系统,储罐上设有通过数据采集仪与电脑连接的数据采集系统,采用该装置进行测试快速简便。本发明所述的有益效果为:采用了非接触式和接触式耦合加热方式,重点研究不同强度热通量作用面积、各类型保温材料覆盖等耦合作用对BLEVE的影响,探究火灾诱发BLEVE的规律,同时检验各类消防措施对储罐热效应的阻滞作用,为研究工程中火灾诱发BLEVE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491195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457554.X
申请日:2023-11-0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3/313 , G01N3/02 , G01N3/06 , G01N23/225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脲涂层抗爆检测系统及其检测方法,属于建筑防爆抗爆技术领域,检测系统包括:浓度试验单元,用于记录氢气在注入和放置过程中的浓度分布变化规律;爆炸试验单元,用于进行氢气云爆炸试验。所述浓度试验单元,包括:爆炸试验箱、氢气储存罐、质量流量计、点火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压电压力传感器、氢气注入口、泄压口、高速摄像头和设置在爆炸试验箱内部的中央垂直杆,在中央垂直杆上设置有五个浓度传感器;将设置有五个浓度传感器的中央垂直杆取出,即为爆炸试验单元。本发明技术方案中,试验场地小,爆炸试验箱的体积仅为40cm×40cm×40cm,无需砌墙即能进行涂覆聚脲涂层建筑物的抗爆性能测试,大大降低了试验成本。
-
-
公开(公告)号:CN1168915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985958.X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8J9/40 , C08L79/08 , C08K7/26 , H01M10/658 , H01M10/0525 , H01M10/6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基复合气凝胶材料PI@SiO2及其应用,聚酰亚胺基复合气凝胶材料PI@SiO2是由聚酰亚胺,羟基磷灰石,聚磷酸铵通过冷冻干燥、高温煅烧等方法构成具有耐高温,阻燃特性的多孔气凝胶结构骨架,在骨架孔洞中引入具有超强隔热功能的二氧化硅气凝胶制备而成。采用具有阻燃效果的环氧树脂膜或聚氨酯膜对本发明提供的聚酰亚胺基复合气凝胶材料进行封装制成的锂离子电池组隔热阻燃板,可以有效阻隔电池热失控的传播,并保证未发生热失控电池内部材料不发生较大程度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68748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85959.4
申请日:2023-08-0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阻燃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机纳米阻燃材料PR‑MoSx及动力电池组热失控阻隔材料,所述无机纳米阻燃材料是通过将一定质量比的R‑MoSx纳米线与磷源在氩气氛围下高温煅烧制备获得的,高温使酸性磷酸盐分解生成磷化氢PH3气体,从而将磷元素掺杂在R‑MoSx纳米线中合成磷掺杂的多空位硫化钼纳米线PR‑MoSx,所述无机纳米阻燃材料PR‑MoSx阻燃性能良好、自身安全性高;通过在基体材料中掺杂无机纳米阻燃材料PR‑MoSx制成阻隔材料,能够在较低的厚度条件下有效抑制动力电池组热失控传播,解决现有的动力电池组热失控传播阻隔材料空间占有率高、制备过程繁琐、材料本质安全性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9003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864011.3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阻燃型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杂化纳米阻燃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杂化纳米阻燃剂为MX‑Mo‑A纳米阻燃剂,是通过水热法在MX纳米片表面垂直生长MoSe2纳米片制备获得的;本发明制备的MX‑Mo‑A纳米阻燃剂通过溶液共混法和熔融共混法将MX‑Mo‑A作为添加型阻燃剂按照固定的比例添加到TPU中,密炼压板获得阻燃TPU复合材料,提高TPU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6118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22288.0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32B27/34 , D06M11/79 , C09D175/02 , E04B1/98 , E04B1/94 , B05D7/02 , B05D7/24 , B05D1/02 , B32B33/00 , B32B1/08 , B32B27/02 , B32B27/06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抑制爆炸的安全工程技术领域,抗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制备芳纶纳米纤维‑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然后将异氰酸酯组分和氨基化合物分别装入喷涂机的原料桶中,先分别加热,再混合经过高压雾化,喷涂至基材的两个表面,形成聚脲涂层;再向其中一个聚脲涂层表面喷涂粘合剂,将芳纶纳米纤维‑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粘接固定至聚脲涂层表面,作为迎爆面;未粘接固定有芳纶纳米纤维‑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的聚脲涂层作为背面,从而在基材表面形成抗爆材料。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制备的抗爆材料具有优异抗冲击性能和阻燃性能,可以抗多次爆燃冲击,且可以防止基材爆炸产生的碎片对周围环境和人员产生危害。
-
公开(公告)号:CN107515059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710917321.1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辐射加热实验装置及相关测试系统,特别是涉及电阻抗‑钨灯复合型辐射加热实验装置及所产生的辐射热源光谱分布测试系统和半透明聚合物材料消光系数测定系统。具有电阻抗‑钨灯复合型辐射源;所述电阻抗‑钨灯复合型辐射源包括辐射源金属加热组和钨灯加热组;辐射源金属加热组和钨灯加热组均固定在固定盘上;辐射源金属加热组和钨灯加热组的供电系统分别独立设置,辐射源金属加热组和钨灯加热组的加热电路均采用串联方式以保证组内电流一致,即组内所有加热件温度相同;辐射源外部设有固定外壳用以固定辐射源;所述固定外壳采用不锈钢外壳。
-
公开(公告)号:CN114843463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0419649.1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锂、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改性电池隔膜的方法,利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钴镍钼三元金属复合材料CoNiMo‑S@NC,可作为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的负极,而且都表现出良好的储能效果,即使在高密度电流下进行充放电循环也可保持非常稳定的性能,同时还具有非常高的可逆容量。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CoNiMo‑S@NC材料还能作为锂硫电池的隔膜改性材料,改性过的隔膜具有更高的孔隙率、电解液吸收率和更短的自熄灭时间,解决了传统的Celgard2325商业隔膜无法维持锂硫电池的高容量并满足锂硫电池安全性的问题。与传统的Celgard2325商业隔膜相比,改性隔膜装备的锂硫电池在倍率性能和循环稳定性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4539616B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10153680.5
申请日:2022-02-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阻燃剂,其包括:9.7‑9.8wt%MXene纳米片,72.7‑76.5wt%双金属氢氧化物,13.8‑17.5wt%氧化亚铜颗粒。本申请还公开添加有上述纳米复合阻燃剂的阻燃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以及该阻燃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生产方法。本申请采用了镁铝元素来制备阻燃剂,以降低阻燃剂的生产成本,同时将氧化亚铜颗粒的粒度降低,提高了氧化亚铜的比表面积,能够提高单位质量氧化亚铜的催化效率,提高产品的阻燃减毒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