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1111241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1937352.4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协同微量双氧水催化装置,包括:进水口、进气管、气液缓冲区、与气液缓冲区相连的微孔曝气区、与微孔曝气区相连的催化反应区和与催化反应区相连通的尾气吸收区以及出水管;所述进气管包括与气液缓冲区连接的主进气管和由装置外向催化反应区内延伸的增压进气管,所述增压进气管上还设有封闭的加样管,所述加样管与增压进气管之间的角度α小于90度;所述的催化反应区中间设置与增压进气管配合的导流筒;所述微孔曝气区设置微米孔道曝气板。本实用新型的加样管与增压进气管之间的角度设置,能够有助于臭氧与双氧水的充分混合,有效提高臭氧与双氧水协同催化处理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078581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1938009.1
申请日:2019-11-11
Applicant: 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氧催化装置,包括:进水口、进气管、气液缓冲区、与气液缓冲区相连的微孔曝气区、与微孔曝气区相连的催化反应区和与催化反应区相连通的尾气吸收区以及出水管;所述进气管包括与气液缓冲区连接的主进气管和由装置外向催化反应区内延伸的增压进气管,所述的催化反应区中间设置与增压进气管配合的导流筒;所述微孔曝气区设置微米孔道曝气板,所述微米孔道曝气板的孔道尺寸沿外周至中心的径向逐渐减小,与所述导流筒和增压进气管配合形成上升区、下降区、平流Ⅰ区和平流Ⅱ区。本实用新型的微米孔道曝气板设置,与导流筒和增压进气管配合使用时,能够使气液固三相充分循环,有效提高处理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