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71887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34337.6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1/72 , C02F9/04 , C02F1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度处理电镀含磷废水的复配氧化剂及废水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它是采用复配氧化剂由二氧化氯,双氧水以及次氯酸钠三种溶液氧化剂和臭氧气体氧化剂按比例复配而成,采用氧化-混凝沉淀-树脂吸附复合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本发明可对电镀含磷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采用特有的复配氧化剂以及专用除磷树脂对氧化沉淀后的磷酸盐进行深度处理,与传统的活性炭等吸附材料相比,更适用于工程化污水处理系统中,整个方法氧化能力强、氧化效果好、氧化效率高,废水处理量大,处理后的出水中总磷含量稳定降低至0.2mg/L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2850886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605286.8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区块化厌氧处理方法,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待处理水体通入接种有絮状污泥的絮状污泥处理单元进行处理;2)将1)出水通入过渡单元进行处理,所述过渡单元内部含有絮状污泥及颗粒污泥;3)将2)出水通入接种有颗粒污泥的颗粒污泥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其中所述颗粒污泥处理单元的部分出水回流至絮状污泥处理单元和/或过渡单元和/或颗粒污泥处理单元。本发明根据不同污泥的优势设置不同的污泥分区,精准控制不同阶段的工艺参数,大幅度提高厌氧工艺的处理效率,增加颗粒污泥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1498990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353085.7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厌氧颗粒污泥规模化生产应用的方法,本发明通过设置两个厌氧反应器,利用第一厌氧反应器主要承担厌氧生化处理及产甲烷功能,以甲烷生产为主;第二厌氧反应器主要承担生产和储存厌氧颗粒污泥的功能;本发明的方法通过使第二厌氧反应器的成熟颗粒污泥解体并重建,从而促进厌氧颗粒的产量及活性的提高,通过调节第一厌氧反应器与第二厌氧反应器的进水水量,实现主功能之间的转换,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够实现厌氧反应系统中颗粒污泥的规模化生产与储存,还能同步实现系统产甲烷与废水处理效率的提高,而且能够根据市场/项目需求实现反应器颗粒污泥增殖与产甲烷量之间的调节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479486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244310.X
申请日:2020-11-1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9/14 , C02F101/14 , C02F10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氮氟废水脱氮除氟协同处理方法,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可以处理的废水中F‑浓度为5~20mg/L,处理过程中先对废水进行硫型自养反硝化处理脱氮,所述硫型自养反硝化处理能够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并生成SO42,硫型自养反硝化处理后废水中SO42‑浓度为50~400mg/L,再对废水絮凝处理除氟,所述絮凝处理使用的絮凝剂包括铝盐。本发明以硫作为电子供体,以硝酸盐或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利用硫自养反硝化将硝态氮还原成氮气的过程中产生SO42‑,SO42‑将PAC链状聚离子连接起来使分子量加大,提高了F‑的絮凝效果,最终出水的硝酸根离子浓度降低至0.4~2.5mg/L,氟离子浓度降低至0.3~0.85mg/L。
-
公开(公告)号:CN111170497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202471.X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树脂调控促进芬顿氧化效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工业废水通过预处理单元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悬浮物;(2)将步骤(1)处理后的废水通过装填有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树脂塔,将处理出水的pH值波动控制在一定范围;(3)将步骤(2)处理后的出水进入芬顿氧化反应池进行处理。所述树脂塔中包括有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塔和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塔。本发明的利用树脂调控pH控制芬顿氧化进水pH的方法,通过将预处理后的废水首先通过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处理,出水再进入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利用树脂的离子交换作用使废水的pH值处在稳定的波动范围,显著提高芬顿氧化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885147A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11233447.2
申请日:2019-12-0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9/04 , C02F10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氟废水高效络合的离子交换除氟方法,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含氟废水的pH值调节至3~6之间;S2在所述步骤S1处理后的废水中加入铝盐和氟硅酸,搅拌反应;S3将所述步骤S2处理后的溶液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得到吸附出水。采用本发明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树脂吸附效率,且在其它竞争离子存在的条件下能够有效降低其他离子的干扰;同时,由于本发明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其在除氟过程中不产生固体废弃物,有利于在含氟废水的处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67327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710005774.7
申请日:2017-01-05
Applicant: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南京大学
IPC: C02F9/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9/00 , C02F1/4678 , C02F1/56 , C02F1/66 , C02F1/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催化铁还原耦合氧化的工业园区废水预处理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有机工业废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如下:“”。本发明根据工业园区废水水质特点,采用了基于催化铁还原耦合氧化的处理技术,开发了“还原提升废水B/C和降低生物毒性与氧化消减生物抑制有机污染物成分”的工业园区废水预处理技术,能有显著提高废水可生化性,有效减少废水中有毒物质对微生物的毒害作用。本发明具有处理效果稳定、抗冲击能力强,为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的达标排放、提标升级改造提供了良好的预处理技术保障,具体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2510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211569606.8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纳米铁水处理填料的厌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水解反应器和产甲烷反应器,投料装置、填料输送管和隔离装置,水解反应器和产甲烷反应器水相、气相连通。水解反应器内由上而下依次形成气体收集区、水解反应区和填料粉碎区;产甲烷反应器内由上而下依次形成出水区、产甲烷反应区和颗粒污泥排放区;该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投料、转料、切料和排泥四步。本发明的主要用途是通过适用纳米铁水处理填料的厌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解决纳米铁水处理填料用于污水厌氧生化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生物毒性、污泥矿化问题,提高甲烷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2510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69606.8
申请日:2022-12-08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纳米铁水处理填料的厌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水解反应器和产甲烷反应器,投料装置、填料输送管和隔离装置,水解反应器和产甲烷反应器水相、气相连通。水解反应器内由上而下依次形成气体收集区、水解反应区和填料粉碎区;产甲烷反应器内由上而下依次形成出水区、产甲烷反应区和颗粒污泥排放区;该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投料、转料、切料和排泥四步。本发明的主要用途是通过适用纳米铁水处理填料的厌氧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解决纳米铁水处理填料用于污水厌氧生化处理过程中出现的生物毒性、污泥矿化问题,提高甲烷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2939216B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011606504.X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南京大学 , 江苏南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3/28 , C12M1/107 , C12M1/0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内置区块化厌氧反应器,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它包括反应器与循环管道,所述反应器的一端设置进水口、另一端设置排水口,反应器内由进水口至排水口方向依次设置有用于填充絮状污泥的絮状污泥区、用于容纳絮状污泥及颗粒污泥的过渡区以及用于填充颗粒污泥的颗粒污泥区;所述颗粒污泥区以及过渡区内部均设置有三相分离系统;反应器出水通过循环管道回流至絮状污泥区或者絮状污泥区与过渡区;或者,反应器出水通过设置有计量泵的循环管道回流至絮状污泥区或者絮状污泥区与过渡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