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7828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578186.3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荧光染色纳米生物质炭及其染色方法和浓度分析方法,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它包括将4‑氯‑7‑硝基‑2,1,3‑苯并氧杂恶二唑(即NBD‑Cl)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得到染色液,再将纳米生物质炭放入染色液中进行染色;所述染色的方法包括:对纳米生物质炭和染色液的混合物震荡并升温至T1,在T1温度保温染色20min以上,再将所述混合物置于温度为T2的环境中染色5min以上;所述T1≥25℃,所述T2≤5℃。本发明能通过染色液对纳米生物质炭样品进行热染色处理,染色效果稳定,速度快,染色流程只需40min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13355096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831911.9
申请日:2021-07-22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9K17/02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炭基修复材料用于锑砷污染土壤修复的应用及制备方法;所述应用为:将炭基修复材料按照0.2~5%的质量占比拌入锑砷污染的土壤中,而无需其他操作;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碳源和增孔剂按照质量比1:0.05~3混合,得到混合物;将得到的混合物在600~1000℃条件下高温热解1~8h,得到待处理炭基修复材料;将得到的待处理炭基修复材料放入酸液中,持续浸没3~6h去除残留增孔剂后,烘干得到具有大的比表面积的炭基修复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炭基修复材料能够有效阻控土壤中锑砷的释放;解决现有技术中炭材料加速厌氧锑砷释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2292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51856.5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降低镉污染土壤小麦籽粒中镉含量的浸种剂及其应用,所述浸种剂的有效成分为硝酸银溶液。本发明的浸种剂采用硝酸银,经过科学配比混合而成,不仅制备过程简便易行,而且所需浓度极低,显著降低了原料成本和使用量。通过该浸种剂对小麦种子进行浸泡处理,能够有效抑制小麦对土壤中镉的吸收和转运,从而显著降低小麦籽粒中的镉含量,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此外,本浸种剂的使用方法简单快捷,无需复杂设备或高额投入,极大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因此,本发明在降低小麦籽粒镉含量、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6618427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553685.1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B09C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中3,3',4,4'‑四氯联苯的降解方法,将待处理的土壤与硫化亚铁混合均匀,然后加入过硫酸盐水溶液,搅拌状态下进行氧化反应;随后在上述氧化反应体系中,加入高锰酸钾,充分反应从而去除土壤中的3,3',4,4'‑四氯联苯。本发明可以解决单一的FeS/PS体系对土壤中PCB77无法完全降解,以及单独高锰酸钾氧化以及高锰酸钾活化PS对土壤中PCB77降解效果不高的问题。通过FeS活化PS对PCB77进行氧化,随后在适当的时间加入氧化剂高锰酸钾,解决了剩余PCB77难以降解的问题,且效果显著高于补加PS、FeS和PS+FeS。
-
公开(公告)号:CN113620755B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113130.2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稀土矿区土壤氨氮去除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有机肥和碱性物料,所述碱性物料选自CaO、MgO、Ca(OH)2、Mg(OH)2或生物质灰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所述组合物的应用方法为:将有机肥和碱性物料分别以0.1‑1wt%和0.05wt%‑0.3wt%的比例施加至稀土矿区氨氮污染的土壤中,该组合物可以有效促进稀土矿区土壤中氨氮的转化,当pH值介于7.61‑8.93时,主要通过促进土壤中的氨氮被微生物利用,转化为硝态氮;当pH大于8.93时,主要通过促进土壤氨挥发的方式去除土壤氨氮。
-
公开(公告)号:CN117139354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311118271.2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步阻控稻米砷累积和减少稻田碳排放的方法,通过选择具有特殊孔径结构(微孔)的多孔炭,具备吸附淹水状态下稻田土壤中释放的溶解性有机质,减少土壤微生物厌氧呼吸的碳源和微生物还原铁矿过程中的电子穿梭体,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阻止水稻生长中的微生物对稻田土壤硫酸盐还原,最终有效的阻止砷的甲基化,减少稻米中总砷和甲基砷含量,另一方面能够减少稻田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5553188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280397.5
申请日:2022-10-19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合阻控水稻汞(Hg)超标的方法,该方法为生物质炭和叶面阻控剂联合施用以阻控水稻Hg超标,其中,所述联合施用过程为:生物质炭的施用:在水稻移栽前,将生物质炭按500kg/亩~1000kg/亩施入稻田小区中,将稻田小区四周起垄并用黑色塑料膜覆盖,翻耕时将生物质炭和基肥一起翻入0~15cm土层中;叶面阻控剂的施用:在水稻分蘖盛期和始穗期,将叶面阻控剂按750g/亩~1500g/亩用量标准,用水稀释后进行喷施水稻。本发明方法能确保水稻产量不下降的前提以及低成本角度出发,将低成本的叶面阻控剂和低用量的稻壳生物质炭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二者在降Hg方面的协同作用,使稻米Hg含量达到安全水平,并且还进一步降低生物质炭的投入成本,保证水稻产量不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421407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1345916.7
申请日:2021-11-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一种处理污染土壤中氯代烃的组合物及其应用,在加热条件下(30~60℃),先调节土壤pH,利用热、碱的作用使得土壤中的氯代烷烃通过消去反应转化为氯代烯烃,等土壤pH下降后再加入过硫酸钠(PS),利用热活化PS进行氧化。常规的热活化PS只能降解氯代烃中的不饱和烃(如三氯乙烯等),对氯代烷烃(如四氯乙烷)的修复效果极差。该技术利用耦合热、碱转化和热活化PS氧化两种处理方法,能够高效降解多种氯代烃复合污染土壤并降低修复药剂用量,具有修复效率高、操作方便、环境友好、成本低等优点,为修复卤代有机污染土壤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21287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32758.6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南京大学
IPC: C02F1/72 , B09C1/08 , C02F10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氧化砷的改性生物质炭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废水和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它包括将生物质或生物质炭置于温度T下进行热解反应;当T≤600℃时,将热解反应后的生物质炭与还原剂接触反应,得到能够快速氧化砷的改性生物质炭;当T>600℃时,在热解过程中添加含氮物质与生物质或生物质炭混合热解,得到能够快速氧化砷的改性生物质炭。本发明针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热解生成的生物质炭进行相应的改性操作,探究出生物质炭氧化砷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从而有效提升改性生物质炭介导砷氧化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620755A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111113130.2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稀土矿区土壤氨氮去除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方法,所述组合物包括:有机肥和碱性物料,所述碱性物料选自CaO、MgO、Ca(OH)2、Mg(OH)2或生物质灰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以上的任意组合,所述组合物的应用方法为:将有机肥和碱性物料分别以0.1‑1wt%和0.05wt%‑0.3wt%的比例施加至稀土矿区氨氮污染的土壤中,该组合物可以有效促进稀土矿区土壤中氨氮的转化,当pH值介于7.61‑8.93时,主要通过促进土壤中的氨氮被微生物利用,转化为硝态氮;当pH大于8.93时,主要通过促进土壤氨挥发的方式去除土壤氨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