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温带芦笋栽培技术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9860A

    公开(公告)日:1993-12-29

    申请号:CN93111549.3

    申请日:1993-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芦笋栽培技术,专用于暖温带芦笋的种植、茎枯病防治,提高芦笋产量。根据暖温带的气候条件及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模式化的芦笋栽培技术,包括:1)芦笋休眠期,于2月中下旬清园,3月上旬中耕,3月中旬追肥;2)芦笋采收期,于4月上旬开始采收,5月上旬追肥,5月10日留母茎、药剂涂茎、摘顶,5月下旬追肥,6月上、中、下旬及7月上旬各喷药一次,7月下旬停止采收、清园、施肥;3)芦笋秋茎生长期,8月上旬摘顶、药剂涂茎,8月中旬中耕、除草、喷药、药剂涂茎,8月下旬摘顶、喷药,9月上旬中耕、喷药,9月中旬摘顶、喷药,9月下旬喷药,10月上旬喷药。

    一种以荆芥茎段为外植体建立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162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59411.9

    申请日:2023-0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荆芥茎段为外植体建立高效再生体系的方法,属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包括将荆芥种子接种于初代培养基上,获得的无菌幼苗,将无菌幼苗切取带腋芽茎段,将带腋芽茎段栽入诱导培养基中,在诱导培养基中暗培养2周后移至光培养,获得再生苗;取再生苗移至生根培养基,获得组培苗;将组培苗炼苗后去除根部培养基后栽入灭菌基质。通过无菌体系的建立、诱导茎段再生芽萌发、培养继代、生根、炼苗及移栽等步骤,实现了荆芥快繁、为完成遗传转化实验提供了基础;利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建立荆芥茎段组织再生体系,操作简便,污染率低,成活率高。

    一种砀山酥梨清膏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08906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712063.X

    申请日:2021-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砀山酥梨清膏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砀山酥梨清洗、榨汁处理,得到液体A;压榨后得到的果渣加水煎煮提取,过滤得到液体B;液体A和液体B混合进行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得到梨清膏。本发明所制备的梨清膏均含有较高的多酚、黄酮和三萜酸类活性物质,可作为药用制剂或保健制剂的配方原料,同时酸甜可口,直接食用亦可;梨清膏无任何添加剂,很好的保存了砀山酥梨的香气,绿色安全,适用人群范围更广,特别是糖尿病患者;此外,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产品得率高,生产成本较低。

    一种选育抗白绢病和枯萎病的白菊花品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0840B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310333036.7

    申请日:2013-08-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育抗白绢病和枯萎病的白菊花品种的方法,包括选取品种、抗性培养、选育扦插、性状稳定性与一致性的选育以及连续两年进行品比试验、生产试验和病害统计,确定上述性状的白菊花的抗病品种NJK-1。本发明的优点以筛选抗病品种为对象,综合产量、内在质量及菊花性状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培育出性状稳定、品质好的白菊花抗病品种。由于抗病性提高、病虫害减少,使得菊花产量至少增加了44%,同时节约了防治病害的药剂和人工等生产成本约500元/亩,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农药施用量的减少,减少了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减弱了对人体健康的慢性损害,同时,本发明的选育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容易实现。

    暖温带芦笋栽培方法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981C

    公开(公告)日:1997-05-28

    申请号:CN93111549.3

    申请日:1993-06-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芦笋栽培方法,专用于暖温带芦笋的种植、茎枯病防治,提高芦笋产量。根据暖温带的气候条件及芦笋茎枯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供模式化的芦笋栽培方法,包括:1)芦笋休眠期,于2月中下旬清园,3月上旬中耕,3月中旬追肥;2)芦笋采收期,于4月上旬开始采收,5月上旬追肥,5月10日留母茎、药剂涂茎、摘顶,5月下旬追肥,6月上、中、下旬及7月上旬各喷药一次,7月下旬停止采收、清园、施肥;3)芦笋秋茎生长期,8月上旬摘顶、药剂涂茎,8月中旬中耕、除草、喷药、药剂涂茎,8月下旬摘顶、喷药,9月上旬中耕、喷药,9月中旬摘顶、喷药,9月下旬喷药,10月上旬喷药。

    一种西红花花芽提早分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31086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251589.2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西红花花芽提早分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西红花球茎置于20‑25℃的光照培养箱内,处理20天,然后将球茎置于25‑35℃的光照培养箱内,处理20天,最后将球茎置于20‑25℃的光照培养箱内,处理20天,移入温室中正常养护到开花。本发明采用T1(20℃‑25℃‑20℃)处理有利于缩短西红花球茎的夏季休眠期,提早西红花球茎的花芽分化。T1处理的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IAA及GA的含量和SOD、POD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非变温对照组CK2,表明T1处理下的西红花球茎营养物质代谢活动旺盛,使花芽分化得以有序进行。

    一种获取甜叶菊无菌外植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65346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510780388.6

    申请日:2015-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取甜叶菊无菌外植体的方法。以甜叶菊植株、枝条、根蔸或根为获取外植体的初始材料,将初始材料进行培养,获取萌蘖、分生幼苗、新生腋芽、枝条或主茎的新生顶端作为组织培养用的无菌外植体,这些外植体经表面消毒后即可接种利用。如果需要扩大无菌外植体数量,可进一步繁殖后再作为外植体接种利用。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为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的甜叶菊材料快繁、种质保存、生物技术操作等提供适宜的无菌外植体材料,该方法操作简便、所获外植体组培污染率低、大幅度地提高甜叶菊组培成功率。

    一种获取甜叶菊无菌外植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65346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780388.6

    申请日:2015-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取甜叶菊无菌外植体的方法。以甜叶菊植株、枝条、根蔸或根为获取外植体的初始材料,将初始材料进行培养,获取萌蘖、分生幼苗、新生腋芽、枝条或主茎的新生顶端作为组织培养用的无菌外植体,这些外植体经表面消毒后即可接种利用。如果需要扩大无菌外植体数量,可进一步繁殖后再作为外植体接种利用。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为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的甜叶菊材料快繁、种质保存、生物技术操作等提供适宜的无菌外植体材料,该方法操作简便、所获外植体组培污染率低、大幅度地提高甜叶菊组培成功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