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6904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680412.X
申请日:2023-12-0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损耗高非线性高布里渊增益的光子晶体光纤,属于光纤通信和传感技术领域,所述光子晶体光纤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空气孔点阵;所述第一空气孔点阵设置有4层呈正六边形均布的第一类空气孔;所述第一空气孔点阵的中心设置有第二空气孔点阵;位于所述第一空气孔点阵与所述第二空气孔点阵的重合区域不设置所述第一类空气孔;所述第二空气孔点阵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二类空气孔、两个第三类空气孔、四个第四类空气孔和两个第五类空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光纤的高非线性和高布里渊增益特性有利于提升散射信号的检测精度,其低损耗的特性有利于信号的长距离传播,非常适合应用在基于布里渊散射的分布式传感系统中实现传感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3690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663848.8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非线性系数的空芯反谐振光纤,属于光纤通信领域,其中包层结构以及玻璃壁是以石英为基底,设计出具有扇形结构的双层空芯结构。在基底的横截面上分布是:虚线为设计的纤芯圆,在具体的实物中不存在,周围为扇形围绕纤芯圆所设计的圆形阵列,扇形所设计的角度需要使周围的扇形不产生交点,其次对扇形的角进行圆角处理;其次是设置扇形结构形成的玻璃壁,使其形成一定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双层设计可以有效的减少光纤的损耗,圆形阵列可以提高该光纤的消光比。其次较大的模场面积可以提高传输功率,较低的非线性系数可以提高信号传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24754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93388.5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复合空芯光纤及其在检测碳氢化合物气体中的应用,属于光纤技术领域;复合空芯光纤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外包层、内包层以及纤芯;内包层为反谐振区域,包括四个呈周向均匀分布的反谐振单元,反谐振单元包括:由内到外依次同轴嵌套的三层圆形微毛细管;外包层为光子带隙区域,包括多个互为相切的空气孔,整体呈六边形结构;纤芯为空气填充,由内包层中的多个反谐振单元合围构成。该复合空芯光纤具有空芯光子带隙光纤和空芯反谐振光纤的特点,采用三层圆形微毛细管结构,能有效的将光限制在纤芯中,降低传输损耗;且该复合空芯光纤能够工作在5.5‑9.5μm的超宽波长条件下,从而满足检测有毒碳氢化合物气体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2000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20873.X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双光子显微成像的复合空芯光纤,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沿光纤径向由外向内依次包括纤芯区、内包层及外包层,外包层内安装有空气孔组件,内包层的内部安装有多个银杏叶形包层管。本发明采用银杏叶形包层管的结构,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较大的纤芯,有效地防止光泄露,并且在近红外波段0.8μm‑1.08μm之间的波长条件下保证了光在传输过程中基膜的较低损耗,且损耗小于0.001dB/km,并且色散十分平坦且接近于0,非线性效应均低于0.12,模场面积基本大于1000um2,从而可以满足生物医学成像领域对于高分辨率、大视场和深层组织穿透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711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648854.0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波长可调谐的高能量波段激光器及其波长调谐方法,属于光纤激光器技术领域;激光器包括能够输出泵浦光的泵浦源,泵浦源沿着光出射方向依次设置有三合一混合器件、掺镱光纤、偏振控制器一、偏振敏感隔离器、偏振控制器二,构成环形腔;泵浦光由三合一器件的输入端进入环形腔,并经掺镱光纤受激辐射放大为波长为1030nm的光,之后经由HI‑1060单模光纤进入偏振控制器一;偏振敏感隔离器在偏振控制器一和偏振控制器二之间构成非线性偏振旋转结构;偏振控制器二的输出端接三合一混合器件,三合一混合器件的输出端连接一根单模跳线输出20%的光,输出后剩余80%的光继续在所述环形腔内进行受激辐射放大。
-
公开(公告)号:CN11905079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9459.8
申请日:2024-08-2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1S3/1109 , H01S3/00 , G06N3/044 , G06N3/045 , G06N3/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超快光纤激光器中最短脉冲的智能优化方法及系统,属于超快光纤激光器自动控制领域;方法包括:采样锁模激光器的输出信号形成数据集;利用数据集来训练结合注意力机制的递归神经网络,并输入目标锁模光谱得到角度解集合;使用BFGS算法,搜寻最短脉冲锁模所对应的光谱的角度解,并基于此产生控制信号,实现自动锁模;进入光谱监测模式,若监测到失锁,最大调整角度步长为Smax,初始调整角度步长为0.2°,执行自适应恢复算法;若成功恢复锁模,则转到光谱监测模式,否则执行所述自适应恢复算法;若调整步长小于Smax,则执行自适应恢复算法;否则,重新训练网络。解决了基于非线性偏振旋转的超快光纤激光器无法快速锁模、容易失锁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3727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545359.0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1S3/1109 , H01S3/10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快速自动锁模方法、系统和设备,属于锁模激光器及自动控制领域,包括:通过电动舵机旋转偏振控制器,采集不同角度下锁模激光器的输出信号;接着经过光电转换及高速采样后形成一个数据集合,用于模型的训练;训练模型方法采用长短期记忆模型结合注意力机制;训练完成后,使用此模型输入所需的锁模时域波形数据,通过逆向建模将调节后的偏振状态值通过串口通信协议由计算机输入到舵机控制板中,并转化为直流电压;输出的直流电压驱动锁模激光器系统中的电控舵机,从而实现自动的旋转偏振控制。该方法解决了基于非线性偏振演化的被动锁模激光器中偏振控制手动调节耗费时间长、稳定性不足的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