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31045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1910433412.7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公交密闭电池舱气体监测装置和方法,监测装置包括电池箱体、设有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的控制盒以及监测单元,控制盒设于电池箱体的外侧;电池箱体内部设有两块隔板和多个用于固定动力电池的卡槽;监测单元包括气体传感器、火焰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风扇;气体传感器、火焰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通信单元、风扇的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利用封闭电池箱体内形成的循环气流能够对电池异常释放的气体及时检测,避免传统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184960B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1910508723.5
申请日:2019-06-1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发电下雾警示装置,包括间隔设置在高速公路一侧的自发电下雾警示设备;自发电下雾警示设备包括柱形固定杆、下雾检测单元、警示单元、控制单元、通讯单元;下雾检测单元用以检测所处区域的实时能见度,将检测结果发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接收所述M个自发电下雾警示设备发送的自身编号以及对应区域的实时能见度,结合所处区域、以及道路前进方向上的若干个区域的实时能见度,计算得到所处区域的警报值,根据警报值生成对应等级的警报控制指令,控制警示灯以设定警报频率闪烁。本发明能够使用户根据警示灯闪烁频率,获知前方道路能见度情况,决定行驶策略。整个系统采用太阳能发电装置,节能减排。(56)对比文件陈武弟;龙伟;丁柱.基于RFID的雾天高速公路车辆实时预警系统.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第01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0152221B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1910433213.6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总线分布式测温定点灭火系统及方法,用于对动力电池组定点灭火,灭火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测温总线、多个单总线测温芯片、阵列式定点灭火装置和放气装置。阵列式定点灭火装置包括行式灭火管道和列式灭火管道,灭火管道包括灭火外壳、灭火内管和电机,灭火外壳上设有灭火外孔,灭火内管上设有灭火内孔;多个单总线测温芯片连在测温总线上置于被测动力电池组中的各动力电池处;放气装置包括灭火气源、进气管道和电磁阀;测温总线、各电机、电磁阀分别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本发明通过单总线分布式测温实现快速定点灭火,并通过阵列式定点灭火装置实现多点同时灭火,解决现有灭火方法因电池舱空间大灭火剂被稀释灭火效果差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1003364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320771.1
申请日:2019-04-20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路边车位监控指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装置包括:支撑杆、无线电能发射源、车位指示模块和车位检测模块;车位指示模块可模块化级联组合,且自上而下沿支撑杆轴向排列。各车位指示模块一端为无线电能接力接收端,另一端为无线电能接力发射端。级联时,各级车位指示模块的接收端和发射端相邻,实现无线电能接力供电。每个车位指示模块可指示一个或一组车位的停车情况。车位指示模块通过无线通信与车位检测模块联系,获取车位使用情况,实现车位空和占用的指示。本发明可任意扩展拼接,适合各种车位数量使用。模块间各自独立,安装时无需有线连接,使用方便;车位指示采用直线线阵排列,车位指示直观,方便司机快速获取附近车位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0031045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433412.7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公交密闭电池舱气体监测装置和方法,监测装置包括电池箱体、设有通信单元和控制单元的控制盒以及监测单元,控制盒设于电池箱体的外侧;电池箱体内部设有两块隔板和多个用于固定动力电池的卡槽;监测单元包括气体传感器、火焰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风扇;气体传感器、火焰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通信单元、风扇的输入端分别与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本发明利用封闭电池箱体内形成的循环气流能够对电池异常释放的气体及时检测,避免传统方法对气体检测的滞后性;多种传感器混合检测,有效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检测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584519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910084587.1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儿童踢被监测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装置由不透明外壳、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电路、控制电路板、开口挡板和固定板组成。本发明方法通过在安装在儿童床铺上方的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前方,安装一个开有若干特定规格尺寸的透光槽的挡板,使不同位置的信号幅值,按特定的位权规律分布。通过测量信号的幅值大小,结合位权规律,即可分析获得信号的来源位置,从而识别儿童被子覆盖情况。本发明相较于以往仅通过判断单个信号是否发生变化,推测儿童睡眠状态的装置,能准确判断儿童踢被的具体部位,不容易对儿童翻身、活动身体等并未踢被的现象做出误判,确保儿童睡眠良好,减轻看护人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206738062U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20244275.9
申请日:2017-03-1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7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谐振槽的能量抽取式风力发电装置,包括风力发电机、谐振槽、电容、能量抽取开关、迎风面力传感器、背风面力传感器、微控制器、开关控制电路、电压采集电路、DC-AC电路、负载。风力发电过程中,通过每个叶片迎风面和背风面的力传感器获得风叶两面的风力差值并与阈值比较,当大于阈值时,风力对发电机做功,能量抽取开关断开电容,装置吸收风能并储存在谐振回路中;当小于阈值时,发电机对摩擦力和空气做功,能量抽取开关控制电容并联到谐振电容的两端,对电容进行充电,通过电压采集电路判断是否充满电,充满电后,能量抽取开关控制电容切换到DC-AC电路输入端将能量取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体积小,方法简单,风能利用效率高等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1737363U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20388954.5
申请日:2020-03-2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谐振馈电风力发电控制装置,其中,风速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分别与微控制器相连,降压型DC-DC电路输入端与可调谐振网络的输出端相连,可调谐振网络输入端与开关切换电路的亚匹配状态线路相连。升压型DC-DC电路输入端通过开关切换电路的匹配状态线路或超匹配状态线路与风力发电机输出相连,开关切换电路与微控制器相连。在风速降低的过程中,发电机输出切换至可调谐振网络和降压型DC-DC电路,以减少能量获取。在风速稳定和风速升高时,发电机输出切换至升压型DC-DC电路,以增加能量获取。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升降压的方式,可让风力发电机工作在更宽的风速变化范围内,保证发电机不停机,从而使风力发电效率相较于传统风力发电机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09232118U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822271619.2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8B21/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发电开关门提醒装置,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个是固定在门框上的支撑架,另一个是固定在活动门上的磁芯板,所述支撑架包括发电线圈、控制单元、磁传感器、指示灯和红外检测模块,发电线圈包括垂直支撑架的垂直线圈和平行于支撑架的平行线圈。当关门或者开门时,磁芯板会进入或远离支撑架时,产生电能储存在储能模块里,给后续的控制单元进行供电,以此来进行关门提醒。本实用新型根据门体由敞开到接近闭合的快速运动和接近闭合到闭合慢速运动,结合磁铁相吸和相斥两种状态实现电能的高效收集,达到装置自给供电,为后续进行动态指示及开关门提醒功能,能够在使用者忘记关门时发出警报,提醒使用者关门。(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281592U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920152033.6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儿童踢被监测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由不透明外壳、红外热释电传感器电路、控制电路板、开口挡板和固定板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在儿童床铺上方的红外热释电传感器前方,安装一个开有若干特定规格尺寸的透光槽的挡板,使不同位置的信号幅值,按特定的位权规律分布。通过测量信号的幅值大小,结合位权规律,即可分析获得信号的来源位置,从而识别儿童被子覆盖情况。本实用新型相较于以往仅通过判断单个信号是否发生变化,推测儿童睡眠状态的装置,能准确判断儿童踢被的具体部位,不容易对儿童翻身、活动身体等并未踢被的现象做出误判,确保儿童睡眠良好,减轻看护人负担。(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