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6368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232213.2
申请日:2020-03-2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ZmSBP12基因在调控玉米抗旱性、株高及穗位高中的用途。本发明将ZmSBP12基因在玉米中过表达后,玉米突变体植株出现抗旱性增加、株高及穗位高降低等性状。ZmSBP12过表达导致抗旱性增加、株高及穗位高降低,表明ZmSBP12基因对玉米的抗旱、株型(株高)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发明通过提高ZmSBP12基因的表达丰度实现提高玉米抗旱性、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等效果,能应用于辅助选育抗旱及抗倒伏的玉米新品种,还可应用于玉米优良自交系和杂交种的培育。
-
公开(公告)号:CN111320679A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2010092489.5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开花期相关的ZmPHYCs突变型蛋白、其编码基因、重组载体和应用。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玉米ZmPHYC1和ZmPHYC2基因一起突变后,创制新的早花玉米等位基因并剔除CRISPR载体外源序列获得表型稳定遗传的株系,其功能缺失双突变体在长日照条件下表现出早花表型,由此确定玉米ZmPHYC1和ZmPHYC2基因同时突变后产生的ZmPHYCs突变型蛋白在长日照条件下具有促进玉米开花的作用。本发明不仅对调控玉米开花期具有重要意义,还可将其应用于玉米自交系改良和杂交育种,相比常规育种,具有精准、效率高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204603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539296.7
申请日:2019-06-20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FHY3蛋白在抑制叶片衰老以及提高作物产量中的应用。本发明发现FHY3能够与EIN3和PIF5互作并抑制EIN3和PIF5对下游衰老关键基因ORE1启动子的结合,从而抑制叶片衰老。本发明还发现,随着植物叶片年龄增加或黑暗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中的FHY3蛋白含量会逐渐减少,对EIN3和PIF5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叶片衰老,由此,本发明确定了FHY3蛋白具有抑制或延缓叶片衰老的功能,随着叶片年龄的增加,FHY3蛋白减少是衰老起始的“开关”。本发明在提高农作物产量或提高采后储存品质、提高蔬菜采收产量和品质或延长蔬菜货架寿命以及提高花卉植物观赏价值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195066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482563.1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转录因子SPL9在调控植物叶型中的用途。本发明将拟南芥转录因子SPL9编码基因在拟南芥中进行过表达发现,转基因拟南芥的叶片变窄、叶片长宽比显著增加。本发明所提供的转录因子SPL9的新用途对于通过改变植株的叶型和株型,从而提高植株的透光性最终提高作物光合作用产率,本发明在提高粮食作物产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529380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280005635.3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53 , A01H5/00 , C12N15/113 , C12N15/82
Abstract: 提供了调控玉米根系夹角和倒伏抗性的ZmYUC2和ZmYUC4基因及其应用,该ZmYUC2和ZmYUC4基因能够特异的调控根尖局部的生长素合成,调控玉米根系的夹角的同时对其余农艺性状无不利影响,进而可应用于抗倒伏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383217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110753680.4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ZmELF3.1蛋白及其功能缺失突变体在调控玉米雄穗分支数中的应用。本发明用拟南芥ELF3的蛋白序列为基础,通过在玉米基因组数据库的同源比对获得2个玉米的ELF3基因,分别命名为ZmELF3.1和ZmELF3.2。本发明进一步利用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玉米ZmELF3.1基因突变后,其功能缺失突变体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均表现出雄穗分支数增加的表型,由此确定玉米ZmELF3.1基因对玉米雄穗分支数增加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本发明不仅对调控玉米雄穗分支数增加具有应用前景,还可将其应用于玉米自交系改良和杂交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0218810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1910369192.6
申请日:2019-05-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调控玉米雄穗构型的启动子、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了调控玉米雄穗构型的关键启动子序列及其突变体,本发明所提供的调控玉米雄穗构型的关键启动子或其突变体能够调控TSH4基因在玉米雄穗中的表达,能将其应用于改良玉米雄穗分枝数和株型,也可进一步应用于培育玉米新品种。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检测TSH4基因启动子变异情况的检测引物以及检测玉米中TSH4基因表达量的检测引物,可将其应用于定向改良玉米的雄穗分枝数,对于玉米耐密植和高产量育种也具有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079535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1910273522.1
申请日:2019-04-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IPC: C12N15/29 , C12N15/113 , C12N15/82 , C12N15/65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5/1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玉米ZmPIF3s突变型蛋白、其编码基因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本发明利用基因编辑对玉米ZmPIF3s蛋白进行突变,获得具有使株高变矮以及中胚轴长度缩短功能的ZmPIF3s突变蛋白。本发明还提供了ZmPIF3s基因编辑载体的构建方法。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创制短中胚轴和矮杆玉米的育种方法。本发明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ZmPIF3s基因进行编辑,通过后代的筛选在T2代就可获得剔除T‑DNA、具有短中胚轴和矮杆特性稳定遗传的新材料。本发明所提供的突变蛋白以及基因编辑技术能够应用于植物的分子育种,具有快速、精准、高效等优点,能有效提高育种效率并加快育种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832179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0753680.4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ZmELF3.1蛋白及其功能缺失突变体在调控玉米雄穗分支数中的应用。本发明用拟南芥ELF3的蛋白序列为基础,通过在玉米基因组数据库的同源比对获得2个玉米的ELF3基因,分别命名为ZmELF3.1和ZmELF3.2。本发明进一步利用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玉米ZmELF3.1基因突变后,其功能缺失突变体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均表现出雄穗分支数增加的表型,由此确定玉米ZmELF3.1基因对玉米雄穗分支数增加起着至关重要的调控作用。本发明不仅对调控玉米雄穗分支数增加具有应用前景,还可将其应用于玉米自交系改良和杂交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13817033A
公开(公告)日:2021-12-21
申请号:CN202110753684.2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113 , C12N15/84 , A01H1/02 , A01H5/06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ZmELF3.1蛋白及其功能缺失突变体在调控作物气生根数目或层数的应用。本发明用拟南芥ELF3的蛋白序列为基础,通过在玉米基因组数据库的同源比对获得2个玉米的ELF3基因,分别命名为ZmELF3.1和ZmELF3.2。本发明进一步利用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将玉米ZmELF3.1基因突变后,其功能缺失突变体在长日照和短日照条件下均表现出气生根层数增加以及气生根总数增加的表型,由此确定玉米ZmELF3.1基因对调控玉米气生根数目和层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发明不仅对调控玉米气生根数目层数具有应用前景,还可将其应用于玉米自交系改良和杂交育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