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弃金属矿山矿场的植被恢复构造体及其植被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48519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506798.2

    申请日:2013-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弃金属矿山矿场的植被恢复构造体,其呈阶梯状且每一级包括位于底层且厚度为5-8cm的石灰层、位于石灰层上侧的秸秆层、位于秸秆层上侧作为主体层的含有机肥和复合肥的客土层、位于靠山坡侧的排水槽、位于离山坡侧的由堆叠客土袋组成的挡土坡。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废弃金属矿山矿场的植被恢复方法,其包括:将废弃矿山矿场的矿土坡面修整为梯阶,并修砌排水沟、槽,堆叠客土袋,铺石灰层和秸秆、客土,种植耐酸、耐贫瘠林木苗或先锋草本植物等步骤。本发明中通过有效疏导水流防止酸水污染矿区土地,并建立“耗氧层”有效抑制硫化物的氧化从而降低土壤酸性进而修复污染矿土,实现修复矿土还原植被恢复绿化保护环境的效果。

    大猩猩芽孢杆菌YC9L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18723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70285.3

    申请日:2020-04-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大猩猩芽孢杆菌(B.massiliogorillae)YC9L及其用途;该菌株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979,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YC9L菌株具有产IAA,溶磷钾和重金属镉、锌、铜胁迫的修复功能,具有溶血阴性的安全性,能有效促进种子发芽、促进生菜和玉米植株生长;该菌种繁殖速度快,生产工艺简单,抗逆能力强,易保存,在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土壤养分、重金属修复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为微生物肥料提供了一株新型的根际促生菌株资源;属于微生物资源领域。

    贝莱斯芽孢杆菌118及其生物菌剂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38733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391310.3

    申请日:2019-0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118及其应用,该菌株保藏编号为GDMCC No.60625,于2019年04月04日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GDMCC);该菌株防控番茄青枯病和香蕉枯萎病、促进植株生长、高产生物膜和有效定殖根际等优点;该菌株共有5个胞外功能δ因子,包括δM,δW,δX,δV和ylaC。其中δX基因具有调控生物膜皱褶和花瓣形成、提高生物膜产量、加快蠕动和游动速度、和提高根际定殖率的功能;ylaC基因具有调控生物膜形态的功能;利用该菌株制备生物菌剂,既可以防治土传病害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应用前景广阔;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

    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F7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75448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86198.5

    申请日:2016-12-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07 A01N63/00 C12P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F7及其应用,旨在提供一种具有产铁载体、纤维素酶、蛋白酶、产生长素和产氨等多种有益特性的菌株,该菌株既可有效抑制青枯雷尔氏菌、尖孢镰刀菌古巴转化型、胶孢炭疽菌和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等多种病原菌,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其技术方案,该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F7于2016年02月0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2124;并且,从所述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F7发酵液中提取出具有抗菌功效的5种表面活性素同系物,6种丰原素同系物和3种伊枯草素同系物;属于农业生物技术领域。

    一株阿氏芽孢杆菌J5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5985922A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610036163.4

    申请日:2016-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R1/07 A01N63/00 C12N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资源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株阿氏芽孢杆菌J5及其在玉米促生方面的应用。阿氏芽孢杆菌J5于2015年10月15日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11508。本发明的阿氏芽孢杆菌J5具有产生长素,产铁载体,产氨,产蛋白酶,耐盐,拮抗及解磷等功能;该菌株在含盐量11%的培养基条件下正常生长,显示了较好的消除土壤盐渍化潜力;产铁载体含量达到53.7%,具有高效的防病特性。该菌株能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12.5%,具有较好的促生效果。利用菌株制备的菌剂施用后,玉米产量提高37.1%,百粒重提高35%。该菌株可望开发为生物菌剂,在改善土壤养分、消除盐渍化、促进植物生长和防治病害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菊叶薯蓣单株群体杂交育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3148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93292.5

    申请日:2014-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菊叶薯蓣单株群体杂交育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用菊叶薯蓣原种播种实生苗,选择株型好、产量高、薯蓣皂素及淀粉含量高、适应性强、花期接近的雌雄单株个体;利用选择的单株个体,培养出大量单株个体,形成单株群体;把培育所得的单株群体进行混合种植,封闭条件下自然或者人工辅助授粉杂交,获得子一代;把所得的子一代在封闭条件下进行自交,获得子二代,单独种植子二代,选择优良的子二代,获得所需品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