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12290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88260.3
申请日:2014-06-2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稻田内间套作慈姑控制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方法。具体为利用间套作方式种植水稻和慈姑,待两种作物成熟时先后收获水稻和慈姑。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水稻和慈姑间套作,使水稻和慈姑在田间存在共生期,从而使水稻纹枯病染病蔸数低于水稻单作栽培,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病丛率分别比同时期单作栽培的水稻低64.29%、88.24%、25%和60%。同时,稻瘟病病叶率总体低于水稻单作栽培,平均控效达31.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控制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中无需使用化学农药,具有明显的生态经济效益,有利于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而且田间操作方便,便于实际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04541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37882.6
申请日:2012-12-1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食品生产技术和低碳农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田间生产生态配方米的方法,包括浸种育秧(混播)、稻田施肥和秧苗移栽(混栽)、围网放鸭与鸭稻共作和收获步骤,其中对浸种的两个水稻品种选择及配比、水稻混栽与鸭稻共作管理和水分管理等关键工艺进行了优化,总结得到一种可以在田间直接生产生态配方米的方法,改变了在车间生产配方米的传统手段及其相关的生产限制,有效减少了后期的工厂设置以及生产配方米的工作量,减少了投资和能源使用,生产得到的生态配方米的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相对于常规单作所得的稻米都有一定提高,且无农药检出,健康安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3004407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18414.4
申请日:2012-12-0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田间一季水稻套养两批鸭子持续控制病虫草害的方法。本发明在第一批鸭子上田的10天之前,放养第2批雏鸭以接替第一批鸭子进行病虫草害的控制,两批鸭子在稻田有10天左右的共栖期,使在水稻返青期至成熟期的时段内也一直保持有鸭子的存在。本发明在不施农药及除草剂的防控措施下,能在水稻种植的返青期至成熟期内均显著降低田间的病虫草害,发挥了全程持续控制水稻病虫草害的作用,有利于增加水稻产量,同时一季稻田种植期收获2批鸭子,使经济效益高于常规鸭稻共作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230454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510643530.2
申请日:2015-10-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防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在稻田中套养浮萍来减少福寿螺对水稻危害的方法;是在水稻秧苗移栽前2~5 d在稻田中投放浮萍;在稻田生境中套养浮萍,通过浮萍原位诱集福寿螺取食,从而能够减少福寿螺对水稻幼苗的危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减少福寿螺危害水稻的过程中无需使用化学杀螺剂,因而有利于保障农产品生产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而且田间操作方便,便于实际推广应用,最终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5230454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643530.2
申请日:2015-10-08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81 , Y02P60/642 , A01G31/00 , A01G13/00 , A01G22/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防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在稻田中套养浮萍来减少福寿螺对水稻危害的方法;是在水稻秧苗移栽前2~5 d在稻田中投放浮萍;在稻田生境中套养浮萍,通过浮萍原位诱集福寿螺取食,从而能够减少福寿螺对水稻幼苗的危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减少福寿螺危害水稻的过程中无需使用化学杀螺剂,因而有利于保障农产品生产和农田生态环境安全,而且田间操作方便,便于实际推广应用,最终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4128362A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10332781.4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镉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再力花修复镉污染土壤的方法。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再力花在高浓度镉环境中不但能够正常生长,其生物量也没有明显减少,而且地上部重金属含量高于根部重金属含量,能够大量吸附土壤中的镉。因此,在重金属镉污染土壤中种植再力花,当再力花植物成熟时,把植株的地上部(保留一定高度的植株基部)从污染土壤上刈割收获移走;待植株基部或地下部长出新芽并逐渐形成新的成熟植株后,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实现降低土壤中污染物镉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399968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269308.6
申请日:2014-06-17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9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态农业防治入侵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冬闲稻田冬种马铃薯控制福寿螺的方法。本发明通过研究发现,在冬闲稻田中冬种马铃薯,可以达到控制福寿螺对来年早稻的危害,且能提高来年水稻产量。根据这一发现,发明人建立了“晚稻-冬种马铃薯-早稻”全年轮作循环生产体系,该生产系统既可以实现土地的充分利用,又能实现对福寿螺的防控,最终可提高生态经济效益。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