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烟色棒束孢SCAU-IFCF02菌株液体发酵环境条件优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75695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721114.0

    申请日:2013-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玫烟色棒束孢SCAU-IFCF02菌株液体发酵环境条件优化工艺。本发明针对所述菌株的特点确定影响发酵效果的关键单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建立了产孢量与培养温度、培养液初始pH值以及摇床转速之间的特定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各因素对产孢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培养液初始pH值>摇床转速>培养温度;经过分析总结出玫烟色棒束孢SCAU-IFCF02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环境条件为:培养温度24℃、培养液初始pH值6、摇床转速170 rpm,在此条件下该菌株产孢量可达3.1568×108个孢子/mL。本发明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基于本发明可以保证所述菌株液体发酵中,优化试验次数少、周期短、精度高、综合性好、系统性强、信息量大,并有效消除了各回归系数之间的相关性。

    玫烟色棒束孢SCAU-IFCF02菌株液体发酵环境条件优化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756950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721114.0

    申请日:2013-1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玫烟色棒束孢SCAU-IFCF02菌株液体发酵环境条件优化工艺。本发明针对所述菌株的特点确定影响发酵效果的关键单因素,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建立了产孢量与培养温度、培养液初始pH值以及摇床转速之间的特定二次回归数学模型。各因素对产孢量的作用大小依次为:培养液初始pH值>摇床转速>培养温度;经过分析总结出玫烟色棒束孢SCAU-IFCF02菌株液体发酵的最佳环境条件为:培养温度24℃、培养液初始pH值6、摇床转速170rpm,在此条件下该菌株产孢量可达3.1568×108个孢子/mL。本发明采用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基于本发明可以保证所述菌株液体发酵中,优化试验次数少、周期短、精度高、综合性好、系统性强、信息量大,并有效消除了各回归系数之间的相关性。

    一种玫烟色棒束孢与高效氯氰菊酯油悬浮剂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749546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721150.7

    申请日:2013-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玫烟色棒束孢与高效氯氰菊酯油悬浮剂及其应用。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与高效氯氰菊酯油悬浮剂中各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为:玫烟色棒束孢和高效氯氰菊酯8~30%,植物油1~20%,乳化剂10~20%,分散剂4~10%,稳定剂2~7%,助悬剂2~7%,余量为矿物油或油酸甲酯。本发明以玫烟色棒束孢和高效氯氰菊酯为有效成分制备成油悬浮剂,主要用于家白蚁和小菜蛾等害虫的防治,该复配杀虫剂具有良好的兼容性,显著提高各单剂的杀虫毒力,并可兼职多种害虫,具有增效、渗透性好、粘附性强、抗蒸发、与环境友好、持效期长等优点。

    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

    公开(公告)号:CN103749545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310721075.4

    申请日:2013-12-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玫烟色棒束孢与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所述可湿性粉剂由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8%~20%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1~8%润湿剂,1~12%分散剂,0.1~0.5%紫外保护剂,余量为载体。所述的玫烟色棒束孢和苏云金杆菌的重量份比为10∶0.4~10∶1。所述玫烟色棒束孢为玫烟色棒束孢菌株SCAU-IFCF02,于2013年11月1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13526。所述的苏云金杆菌为库斯塔克亚种。该可湿性粉剂快速、高效、无农药残留、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与环境友好,尤其对小菜蛾等十字花科蔬菜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臭虫饲喂装置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482881U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2120345240.0

    申请日:2021-02-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臭虫饲喂装置,包括第一绑带、第二绑带、具有弹性的第一松紧带、具有弹性的第二松紧带;第一绑带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松紧带,第二松紧带围成一圈并且该圈的对侧边分别固定在第一绑带的两端;第二绑带中部固定第一绑带上,第二绑带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松紧带的对侧;第一绑带、第二绑带、第二松紧带形成用于套装饲喂瓶的收纳装置,两第一松紧带的自由端均安装有用于将饲喂瓶可拆卸地固定于动物背部的插扣,饲喂瓶盖在剃过毛的动物皮肤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利用本装置,可将装有臭虫的饲喂瓶包裹,并固定于兔子背部,与传统饲喂方法相比,利用本装置可有效节省饲喂时间,提高饲喂效率。

    壶形诱虫器
    19.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7820988S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30017343.4

    申请日:2022-01-04

    Abstract: 1.产品名称:壶形诱虫器。
    2.产品用途:用于诱虫器和灭蚊灯。
    3.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立体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