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07589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73672.X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苏州研究院
IPC: B01J27/043 , C02F1/7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介孔硫修饰四氧化三铁/碳纳米管复合物的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0.1 g碳纳米管分散在50 ml去离子水中超声波细胞破碎器处理3 h,之后将0.02 mol乙二酸加入到上述溶液,磁力搅拌下加热到50℃;将5.56 g FeSO4·7H2O和2.48 g Na2S2O3·5H2O混合溶解在50 mL去离子水中,将混合溶液逐滴滴加到上述含有碳纳米管的溶液中,形成黄色沉淀;将反应物转移到冷浴锅中降温到室温,悬浮物用真空过滤器过滤,然后70℃干燥,得到的黄色粉末在氮气保护下300℃煅烧1h,升温速率为4℃ min-1;最终产物被研磨成粉备用。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在很短时间内实现污染物的去除,能够适应更宽的pH范和好的重复使用性,有望用于难去除污染物的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09078657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1073337.X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苏州研究院
IPC: B01J31/28 , C02F1/7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环糊精/还原氧化石墨烯修饰四氧化三铁复合物的方法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20 mg氧化石墨烯分散在20 ml乙二醇中,超声波细胞破碎仪处理30 min,形成均匀的分散液,之后将0.4 g FeCl3·6H2O,1.13 g乙酸钠,0.3 g聚乙二醇和20 mg β-CD加入到上述分散液中,磁力搅拌30 min;将混合分散液转移到反应釜中,200℃反应8h;获得的沉淀物去离子水与乙醇反复清洗后,50℃下真空干燥12h;最终产物研磨备用。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在短时间内实现污染物的去除,能够适应较宽的pH范围和可重复使用,有望用于难去除污染物的降解。
-
公开(公告)号:CN108975445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1065524.3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苏州研究院
IPC: C02F1/28 , C02F1/72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作用去除水中双酚A的二氧化锰中空碳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以下步骤:将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于去离子水中,然后将中空碳球加入到高锰酸钾溶液中,用超声波细胞破碎器处理,使中空碳球分散均匀。将混合溶液转移到聚四氟乙烯密封的高压釜中,采用水热法制备出复合材料。优点:1)二氧化锰的强氧化与中空碳球的强吸附能力在复合材料中均有体现;2)通过引入中碳球球体,减弱了二氧化锰之间的团聚效应;3)二氧化锰与其他金属氧化物相比成本相对较低低,应用前景更广泛;4)制备的二氧化锰中空碳球具有优异的吸附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双酚A的性能,在10分钟内,双酚A的去除率高达95.3%。在30分钟内,可以将双酚A完全降解。与其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技术相比较,本发明制备的材料可以作为吸附氧化剂用于高效快速地去除双酚A。
-
公开(公告)号:CN108212116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611152542.6
申请日:2016-12-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苏州研究院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28 , D04H1/4309 , D04H1/728 , B01J20/30 , C02F101/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备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膜的静电纺丝工艺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以石墨粉、高锰酸钾、浓硫酸为主要原料,用改良的Hummers方法制备出氧化石墨烯;通过共价连接制备出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膜;该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膜,可以用来吸附去除水中的酚类污染物。优点:一、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易操作;原料成本较低,便于广泛推广应用;二、该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膜的吸附能力大于纯PVA纳米纤维膜;三、该聚乙烯醇/氧化石墨烯复合纳米纤维膜,重复进行多次吸附实验后,依然能保持很好的吸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205792291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505239.9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苏州研究院
IPC: H02M7/5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6
Abstract: 一种非隔离型光伏并网逆变器,包括:由光伏电池PV和电容C1并联组成的电路,该并联组成的电路的一端连接到电感L1的一端,并联组成的电路的另一端顺次连接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1的发射极、电容Cd的一端、电容C3的一端、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1的源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2的源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