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7218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0065310.4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多台电力换流器间的协调控制方法:建立一台电力换流器的数学模型,选取直流电流为干扰变量,将数学模型转换为一台电力换流器的仿射非线性形式;构建n台电力换流器间协调控制的n台协调控制器,每台协调控制器包括外环和内环;针对外环构建考虑每台电力换流器动态裕量的自适应下垂控制器,外环根据对应电力换流器的动态裕量,通过所对应的自适应下垂控制器自适应地调节该台电力换流器的下垂系数,协调分配交直流潮流断面的传输功率,基于一阶惯性环节分别构建每台协调控制器的电压补偿单元;针对内环构建每台协调控制器内环的非线性控制器,实现输出量对干扰量的解耦。本发明能够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实现输出量对干扰量的解耦。
-
公开(公告)号:CN11129371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2010132332.0
申请日:2020-02-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因子进化算法的交直流混合微网优化运行方法:交直流混合微电网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处于并网运行状态或孤岛运行状态。建立电力设备的数学模型并针对微网不同运行模式,综合环保效益建立以经济性为目标的并网优化模型和以经济性、灵活性为目标的孤岛优化模型。利用多因子进化算法,融合选型演绎和垂直文化传播,在异源搜索空间同时求解多任务。微网在并网、孤岛模式下优化任务的模型参数部分相同、系统结构存在相似性,多因子进化算法利用解基因的相似性加速模型求解。采用多因子优化算法可有效提高收敛速度,优化交直流混合微网经济成本和灵活性。本发明求解精度高,求解速度快,适应性较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672182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910065310.4
申请日:2019-01-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多台电力换流器间的协调控制方法:建立一台电力换流器的数学模型,选取直流电流为干扰变量,将数学模型转换为一台电力换流器的仿射非线性形式;构建n台电力换流器间协调控制的n台协调控制器,每台协调控制器包括外环和内环;针对外环构建考虑每台电力换流器动态裕量的自适应下垂控制器,外环根据对应电力换流器的动态裕量,通过所对应的自适应下垂控制器自适应地调节该台电力换流器的下垂系数,协调分配交直流潮流断面的传输功率,基于一阶惯性环节分别构建每台协调控制器的电压补偿单元;针对内环构建每台协调控制器内环的非线性控制器,实现输出量对干扰量的解耦。本发明能够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实现输出量对干扰量的解耦。
-
公开(公告)号:CN11539205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1156029.X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F30/20 , H02J3/38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考虑设备变工况运行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区间优化方法,包括:建立考虑能量转换设备变工况运行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区间优化模型;利用非线性区间数表征源荷不确定性,并对表征源荷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区间数进行确定性转换;利用能量转换效率表征能量转换设备的变工况运行特性,通过数据拟合方式得到能量转换设备的能量转换效率与负载率的函数关系,并对能量转换效率与负载率的函数关系曲线进行自适应分段线性化拟合;对处理后的考虑能量转换设备变工况运行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区间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案。本发明减小了源荷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能够提高优化运行方案可靠性和多能源协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063003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762780.8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N7/02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元负荷时序分析的综合能源系统分时段调度方法: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多元负荷出力规律进行分析;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分时段优化调度模型,对所述综合能源系统分时段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案;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分时段优化调度模型,包括:以经济性为目标,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分时段优化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分时段优化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包括能量平衡约束、设备运行约束、外网购能约束、调度模式约束。本发明可以充分考虑多类型能源设备的差异化响应速度和可调节次数限制,能够兼顾多元负荷特性与各能源设备调节性能,更有效的利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各类型能源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39205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1156029.X
申请日:2022-09-2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F30/20 , H02J3/38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一种考虑设备变工况运行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区间优化方法,包括:建立考虑能量转换设备变工况运行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区间优化模型;利用非线性区间数表征源荷不确定性,并对表征源荷不确定性的非线性区间数进行确定性转换;利用能量转换效率表征能量转换设备的变工况运行特性,通过数据拟合方式得到能量转换设备的能量转换效率与负载率的函数关系,并对能量转换效率与负载率的函数关系曲线进行自适应分段线性化拟合;对处理后的考虑能量转换设备变工况运行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区间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案。本发明减小了源荷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能够提高优化运行方案可靠性和多能源协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1969642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010871044.7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多台功率变换器间的改进协调恒压控制方法:针对交直流断面中并列运行的n台功率变换器,分别构建每台功率变换器的动态协调因子,协调分配给并列运行的各台功率变换器的动态传输功率;针对交直流断面中并列运行的n台功率变换器,分别构建每台功率变换器的协调恒压控制器,保证直流母线电压的恒定;对构建的每台协调恒压控制器分别增加修正因子,得到每台功率变换器的改进协调恒压控制器,本发明能够保证各台功率变换器按给定的功率参考值传输静态传输功率,同时协调分配各台功率变换器的动态传输功率,并维持直流母线电压恒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0990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608295.5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F30/20 ,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111/06
Abstract: 一种基于综合成本‑能耗曲线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法:建立计及能量转换设备变工况特性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一体化模型;构建面向园区多元用能需求的综合成本‑能耗曲线;基于综合成本‑能耗曲线进行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运行方案计算;本发明建立了考虑多类型能量转换设备变工况运行特性的综合能源系统一体化模型,有效降低了优化调度方案与实际负荷需求之间的能量偏差;构建了面向园区多元用能需求的综合成本‑能耗曲线,通过曲线图像指导优化运行策略的分析与计算,可为调度人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提供指导;本发明能够有效兼顾模型精度与求解效率,在大幅提高优化运行方案准确性的同时,保证较短的优化计算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5063003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762780.8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Q10/06 , G06Q50/06 , G06F30/20 , G06N7/02 , G06F111/04 , G06F111/06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元负荷时序分析的综合能源系统分时段调度方法:对综合能源系统的多元负荷出力规律进行分析;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分时段优化调度模型,对所述综合能源系统分时段优化调度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方案;所述的综合能源系统分时段优化调度模型,包括:以经济性为目标,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分时段优化调度模型的目标函数;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分时段优化调度模型的约束条件,所述约束条件包括能量平衡约束、设备运行约束、外网购能约束、调度模式约束。本发明可以充分考虑多类型能源设备的差异化响应速度和可调节次数限制,能够兼顾多元负荷特性与各能源设备调节性能,更有效的利用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各类型能源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1461417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209471.9
申请日:2020-03-23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一种基于大系统理论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一体化建模方法:运用大系统理论中的分解-集结方法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冷、热、电、气多类异质能源多能互补模型,包括:分解-集结方法将综合能源系统分解为m个子系统,并建立集结矩阵;通过集结矩阵将m个子系统进行集结;建立综合能源系统冷、热、电、气多类异质能源多能互补模型;将子系统源、网、荷、储的可调节部分分解为n个次级子系统;建立源、网、荷、储协调互动模型;将主体模型与从属模型,共同构成融合横向冷、热、电、气多能互补与纵向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一体化模型。本发明降低了模型求解的复杂度,得到兼顾整体与个体的优化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