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23929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573488.3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reisach模型的磁致伸缩确定方法及系统,属于铁磁材料磁致伸缩特性研究领域,将动态条件下铁磁材料的总损耗分解为磁滞损耗、涡流损耗和剩余损耗,并使用场分离的方法得出动态条件下的总磁场强度计算模型,结合磁致伸缩本质模型建立了磁致伸缩模型,在实际应用时仅根据静态条件下磁滞回线的实验数据确定磁致伸缩,避免了使用测量数据导致计算偏差的缺陷,有效提高了动态磁致伸缩分析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02736B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610554283.3
申请日:2016-07-14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流变压器电磁场‑流体‑温度场耦合计算方法。首先假设温度分布均匀,各单元均采用同一温度下的损耗及磁化特性曲线,采用电磁场数值方法分析磁场分布及损耗,利用节点数据高精度快速映射算法将损耗传递到流体‑温度场计算单元;考虑热源分布的不均匀性,以及温度对油运动粘度的影响,采用流体‑温度场数值计算方法分析流体‑温度场分布;然后利用异构网格节点数据快速映射算法,将温度场计算结果映射到磁场剖分单元节点,修正磁场计算单元中的磁化特性数据,重新计算谐波激励下的磁场分布及其损耗,进而利用损耗计算流体‑温度场分布;不断进行谐波磁场、流体‑温度场的循环迭代至满足收敛条件,获得换流变压器内部的温度场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04749411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10732320.1
申请日:2013-12-2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目前,针对电力线载波通信能力测试的仪表有很多,但大多是单独的电力载波通信测试仪器。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系统领域的改进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具体地说是改进载波功能的新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本装置对现有的传统电容式电压互感器进行一定的改进,使其在载波通讯中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通过改进,该装置除可实现电压计量、继电保护等功能,还能实现载波功能。本发明通过在传统的电容式电压互感器上添加载波附件实现载波通讯功能,无需重新架设网线,便于安装及检修。这种改进的带载波功能的新型电容式电压互感器可较好的用于电力载波通讯,将模拟数字信号进行高速的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203722319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20766509.8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30/62
Abstract: 结合我国建筑特点和需求,提出一种适用于可持续建筑的包含热电联产系统的双向互动式直流极微型电网系统。极微电网采用直流母线将新能源发电、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热电联产系统、负荷以及控制系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污染少、能源利用率高、安装地点灵活的智能微电网,可以工作在孤岛和并网两种工作模式。极微电网可以通过双向交流-直流(AC-DC)变换器接入交流电网,实现功率的双向流动。储能系统采用超级电容和换电式电动汽车电池混合储能结构,同时系统通过热电联产系统、热水箱和电加热器将房屋热能系统与电能系统相结合,实现能量的综合管理。通过合理设计和协调控制,所提出的直流极微电网系统可以提高可持续建筑电能质量;将热、电系统相结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分布式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能减排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203722320U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320766527.6
申请日:2013-11-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结合我国建筑特点和需求,提出一种适用于可持续建筑的包含热电联产系统的双母线直流极微型电网系统。极微电网采用380V和48V双母线结构将新能源发电、超级电容储能系统、热电联产系统、负荷以及控制系统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污染少、能源利用率高、安装地点灵活的智能微电网,可以工作在孤岛和并网两种工作模式。高电压(380V)用来驱动家用大功率、输入端含有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电器,因为这些产品中间级电压一般在380V左右,匹配其行业标准,并且能取消大多数家用电器与交流电网连接的整流器。低电压(48V)与电信标准电压相同,可以直接连接小型电子设备,提高其效率和安全性。储能系统采用超级电容和换电式电动汽车电池混合储能结构,同时系统通过热电联产系统、热水箱和电加热器将房屋热能系统与电能系统相结合,实现能量的综合管理。极微电网可以通过双向交流-直流(AC-DC)变换器接入交流电网。通过合理设计和协调控制,所提出的直流极微电网系统可以提高可持续建筑电能质量;将热、电系统相结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分布式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节能减排的功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