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27502B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011017074.8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E04B2/00 , E04B1/76 , E04B1/82 , E04B1/38 , B01D46/00 , B01D46/54 , F24F7/06 , F24F13/08 , F24F1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绿化环保功能的建筑结构外墙,主要包括:可以对空气进行净化的第一外墙、可便携固定的第二外墙,所述第一外墙和所述第二外墙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外墙内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二外墙内还设置有一个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完成卡合。本发明可对高层处空气进行轻微过滤,且安装避免了胶水粘合,安装更加方便,适合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2144696B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011018838.5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剪力墙及其安装方法,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加气块、混凝柱芯、连接件,所述加气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缺口,两侧的缺口的上下面各设有贯穿孔,所述混凝柱芯有两个,两个混凝柱芯竖向设在加气块的中部,所述混凝柱芯的顶部放置有半球型凸起,混凝柱芯底部设有半球型凹槽,混凝柱芯的中心竖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方插入有钢筋,所述钢筋下端插入至通孔1/2处,且钢筋的中部与半球型凸起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钢筋的顶部突出加气块上表面,凸出长度为加气块高度1/2,所述连接件包括贯穿筋和连接块,相邻连个加气块的缺口处填入连接块,所述贯穿筋活动式穿过贯穿孔和连接块。
-
公开(公告)号:CN11214469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11018838.5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剪力墙及其安装方法,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包括加气块、混凝柱芯、连接件,所述加气块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缺口,两侧的缺口的上下面各设有贯穿孔,所述混凝柱芯有两个,两个混凝柱芯竖向设在加气块的中部,所述混凝柱芯的顶部放置有半球型凸起,混凝柱芯底部设有半球型凹槽,混凝柱芯的中心竖向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上方插入有钢筋,所述钢筋下端插入至通孔1/2处,且钢筋的中部与半球型凸起通过螺纹固定连接,钢筋的顶部突出加气块上表面,凸出长度为加气块高度1/2,所述连接件包括贯穿筋和连接块,相邻连个加气块的缺口处填入连接块,所述贯穿筋活动式穿过贯穿孔和连接块。
-
公开(公告)号:CN11212750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17074.8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E04B2/00 , E04B1/76 , E04B1/82 , E04B1/38 , B01D46/00 , B01D46/54 , F24F7/06 , F24F13/08 , F24F1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绿化环保功能的建筑结构外墙,主要包括:可以对空气进行净化的第一外墙、可便携固定的第二外墙,所述第一外墙和所述第二外墙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外墙内设置有一个驱动机构;在所述第二外墙内还设置有一个卡合机构,所述卡合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完成卡合。本发明可对高层处空气进行轻微过滤,且安装避免了胶水粘合,安装更加方便,适合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965053B
公开(公告)日:2020-07-31
申请号:CN201711166782.6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柱与连系梁组合抗震的框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立柱、连系梁、缀板和混凝土,立柱包括钢管、浇注口、L型钢槽组、通孔一和螺栓孔一,连系梁通过高强度螺栓固定在两个立柱之间,连系梁包括梁主筋、梁箍筋、抗剪斜筋和锚固钢板,梁主筋位于连系梁内部,梁主筋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立柱的通孔贯穿连接,梁箍筋环箍在梁主筋上,抗剪斜筋两条为一组,每组抗剪斜筋两两交叉连接于梁主筋之间,锚固钢板固定焊接在抗剪斜筋与梁主筋的两端。总之,本发明具有延性高、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7299705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551205.2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幕墙用蜂窝式空心双向铝板,主要包括:板体、横梁、竖梁、连接头、固定孔、固定架、蜂窝芯体、金属基层、侧壁型钢、透气孔、凹孔、线孔、黏结片、凸孔,板体的中间夹层中设置蜂窝芯体,蜂窝芯体的上下两个面分别与金属基层紧密连接,金属基层与蜂窝芯体每个芯体单元对应的空心位置设置有透气孔,蜂窝芯体中间设置有若干连接头,金属基层上设置有横梁和竖梁,侧壁型钢分布在板体左右两个侧面上,侧壁型钢上焊接固定架,通过科学的结构设计,将铝镁合金箔材精确塑性变形形成多孔型结构,质坚量轻、散热性较好、抗压性较强,硬度高,对于在建筑体上的双面设计结构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277952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115322.9
申请日:2018-02-06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E04F15/02 , E04F15/20 , E04B1/98 , E04H9/02 , C08L1/28 , C08L29/04 , C08L23/06 , C08L33/04 , C08L23/22 , C08L89/00 , C08K3/22 , C08K5/05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F15/02 , C08K2003/2296 , C08L1/284 , C08L2205/025 , C08L2205/035 , C08L2205/16 , E04F15/20 , E04H9/02 , C08L29/04 , C08L23/06 , C08L33/04 , C08L23/22 , C08L89/00 , C08K3/22 , C08K5/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添加抗震弹性材料的建筑抗震的地板结构,主要包括框体板,框体板分为减震板和固定板,框体板前后两端为榫卯结构,方便固定地板之间的稳定性防止散落,减震板内部从上到下设有填充有减震弹塑性材料的缓冲层、真空层、放置层,并在框体板的竖向中心位置设有减震部件,减震部件包括卡销、U型固定器、缓力球、缓释连接板、纵向保护筋,缓释连接板为从上到下由宽到窄的伸缩装置,通过纵向保护筋的连接,使减震弹塑性材料的中空的缓力球通过弹簧的固定于U型固定器中,并通过液压缓冲带的作用在缓释连接板中进行上下运动。总之,本发明结构合理,有效降低地震波带来的冲击力,使用榫卯结构防止地板的散落,同时起到隔音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747383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1168705.4
申请日:2017-11-21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恢复能力的建筑独立柱及其施工方法,主要包括钢骨架、减载杆、摆杆、加固模板和加固横杆;所述减载杆减载杆通过加固插孔设置在摆动槽内,所述摆杆通过夹套杆与减载杆连接,所述加固模板通过加固螺栓、螺栓孔一与摆杆连接,加固模板通过加固螺栓、螺栓孔二与加固横杆连接,所述加固横杆设置在相邻钢骨架之间的底端;整体的连接方式多采用螺栓,螺栓孔进行固定,结构简单,可在建立整体构架后进行统一固定,也可工厂化集合进行作业,大大缩短作业时间;同时,采用钢骨架组合形式,能够满足实现各种形状的独立柱。
-
公开(公告)号:CN10717817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9
申请号:CN201710550582.4
申请日:2017-07-07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由蜂窝板构件组成的混凝土幕墙板及制作方法,所述混凝土幕墙板主要包括蜂窝板构件、横向连接构件、纵向钢筋、外围固定框架、混凝土层、保温材料层、隔热材料层和界面装饰层,蜂窝板构件的上下端设有公扣构件和母扣构件,左右端设有肋板,前后面设有上下圆孔,蜂窝板构件通过公扣构件、母扣构件、肋板连接件和横向连接构件组成为双层蜂窝构件网架,外围固定框架位于双层蜂窝构件网架的外部,纵向钢筋穿过肋板连接件的贯穿孔,混凝土层位于双层蜂窝板构件网架的空隙中,保温材料层位于幕墙板的内侧,隔热材料层和界面装饰层从内至外依次位于幕墙板的外侧。
-
公开(公告)号:CN105275220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510243889.0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现有建筑的抗震加固及缓冲结构,包括第一加固结构和第二缓冲结构,所述第一加固结构是在现有建筑的柱、梁以及墙体之间开设开口,并在开口内填充抗震壁,再通过多个锚筋将抗震壁与现有建筑的柱和梁稳定连接;所述第二缓冲结构是在现有建筑的外面埋入桩,并通过金属连接件将所述桩和现有建筑的柱活动连接在一起。本发明的加固缓冲结构中,第一加固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壁与抗震钢结构框架相结合,大大增强了现有建筑结构的强度;第二缓冲结构与柱活动连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通过第一加固结构与第二缓冲结构的共同作用,延长现有建筑的使用寿命,加强其抗震、抗台风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