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条石砌筑石墙灰缝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26763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711188589.2

    申请日:2015-04-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条石砌筑石墙灰缝力学性能试验方法,包括在条石砌筑石墙上选取石墙灰缝单元模型或者根据条石砌筑石墙的结构制作石墙灰缝单元模型、对石墙灰缝单元模型进行建模以及将所述石墙灰缝单元模型放置试验装置上进行测试等步骤,本发明所采用的力学计算模型,充分考虑了条石沿灰缝在地震往复作用下剪切滑移的非线性特征,以及地震作用与竖向压力共同作用下竖向压缩变形刚度,更符合石墙灰缝单元模型实际力学行为过程,该模型考虑非线性力学特征、精炼准确、适用范围广。同时本发明的试验装置通过滑块和直线导轨的配合形成可竖向滑动的直线轴承,实现对条石砌筑石墙灰缝竖向边界条件的模拟,边界条件更加理想、功能更加完善、适用范围更广。

    新型带榫石墙及石墙砌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2816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28621.6

    申请日:2016-11-2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B2/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带榫石墙及石墙砌筑方法,该新型带榫石墙设计为带缺角主砌块与榫砌块相互卯榫的石墙结构,通过榫砌块的卯榫作用增强了石墙的整体性,有效地避免上、下排主砌块在地震荷载作用下沿水平灰缝发生滑移破坏,极大提高了石墙的抗剪强度和抗震性能,并且通过对榫砌块的表面处理从而形成特殊的建筑立面效果。

    一种改进型联肢剪力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852249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210294807.1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型联肢剪力墙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墙肢和其连梁;所述墙肢内固设有与墙面平行的钢板,所述连梁为钢连梁,且所述连梁与所述钢板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改进型联肢剪力墙结构,其合理利用钢连梁与内有钢板支撑的钢筋混凝土墙肢的特性,将二者有机结合,即将钢连梁与墙肢内支撑的钢板固定连接在一起,而成为一种刚度大、滞回耗能性能优越、强度高进而抗震性能优良的剪力墙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实用性强。

    一种改进型联肢剪力墙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852249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94807.1

    申请日:2012-08-1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改进型联肢剪力墙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墙肢和其连梁;所述墙肢内固设有与墙面平行的钢板,所述连梁为钢连梁,且所述连梁与所述钢板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改进型联肢剪力墙结构,其合理利用钢连梁与内有钢板支撑的钢筋混凝土墙肢的特性,将二者有机结合,即将钢连梁与墙肢内支撑的钢板固定连接在一起,而成为一种刚度大、滞回耗能性能优越、强度高进而抗震性能优良的剪力墙结构,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实用性强。

    石板楼盖加固方法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949221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67051.2

    申请日:2010-08-2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板楼盖加固方法,先通过连接件把钢筋网片贴合安装在待加固的石板楼盖底面,然后在安装有钢筋网片的石板楼盖底面涂刷水泥净浆,再在此水泥净浆上涂刷强度不低于25MPa的改性水泥砂浆,形成由钢筋网片、水泥净浆涂层和改性水泥砂浆涂层构成的复合加固层。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的复合加固层具有较高抗拉强度,能够有效抵抗石板楼盖下部拉应力;(2)本发明方法有效提高了抗弯承载力,也大大改善了石板楼盖的抗震整体性;(3)经本发明方法加固后的石板楼盖不会发生突然脆断的危险,延展性得到大幅度提高;(4)本发明中采用的改性水泥砂浆不仅与天然石材界面具有良好粘结性能,而且能够满足石板底部加固时倒挂施工的抗垂挂性要求;(5)复合加固层价格低廉,适合于村镇石结构加固改造。

    一种侧向限位加载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38938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57590.4

    申请日:2020-03-09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侧向限位加载装置,包括底座、立柱与限位器;底座由两根箱形钢梁组合而成,底座沿着长度方向的两端各开设一个长槽孔;底座通过长槽孔按一定模数的距离固定在地锚孔上;立柱由等截面圆钢管制成;立柱的下端焊接在底座的顶面上并设置三角加劲肋,上端保持竖直且自由的悬臂状态;限位器由抱箍、伸缩杆与滑轮组构成;抱箍抱夹在立柱的侧面,伸缩杆的一端与抱箍的侧壁连接,另一端连接滑轮组。上述的侧向限位加载装置,底座与立柱可在工程结构实验室内整体自由移动并快速安装,抱箍可在立柱上无级调整高度与方向,伸缩杆可调整长度使滑轮组与试件密贴,滑轮组可限制试件的侧向倾斜与扭转,同时又保证试件在加载的方向上可以自由变形。

    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无梁楼盖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424548A

    公开(公告)日:2019-11-08

    申请号:CN201910801865.0

    申请日:2019-08-2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管混凝土柱-无梁楼盖连接节点,与钢管混凝土柱相连的钢筋混凝土楼板的部分区域用铸钢件代替,该区域的宽度为钢管混凝土柱宽度的4-6倍;所述铸钢件由中心钢管和正交钢板网格组成;所述正交钢板网格设置在中心钢管的四个侧面处,并且正交钢板网格中与中心钢管侧面相连的钢板段,在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弧形凹槽,形成削弱区段;所述中心钢管与柱钢管通过法兰连接;柱钢管内浇筑混凝土形成所述钢管混凝土柱,所述正交钢板网格的最外围钢板上开有圆孔,周边楼板的钢筋穿过圆孔,并通过螺栓锚固在钢板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连接节点的施工方法。

    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无梁楼盖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5881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666837.2

    申请日:2019-07-2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钢筋混凝土柱与无梁楼盖的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所述钢筋混凝土柱穿过所述无梁楼盖并与所述无梁楼盖相互垂直设置;包括设置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柱与所述无梁楼盖之间的铸钢件;所述铸钢件包括中心钢管、设置于所述中心钢管四周的削弱部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削弱部件四周的正交钢板网络;所述中心钢管内设置有所述钢筋混凝土柱;所述削弱部件所在平面垂直于所述中心钢管四周侧面所在平面设置;所述正交钢板网络由若干个单位钢格两两拼接组成;所述正交钢板网络远离所述中心钢管的四周与所述无梁楼盖固定连接。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加强钢筋混凝土柱与无梁楼盖的连接节点的抗冲切破坏性能。

    一种石结构用预制式型材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05713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53272.1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C2/30 E04C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石结构用预制式型材,包括第一基材、第二基材、加强层和粘结层,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均为石材,加强层设置于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之间,加强层设置为镂空结构,加强层由金属材质制成,粘结层透过加强层分别与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相连;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均开设槽体,槽体内设置加强筋,槽体均朝向远离加强层的方向开设。本发明的石结构用预制式型材在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之间设置了加强层,粘结层将第一基材、加强层和第二基材牢牢地固定成为一个整体,增强原有型材的结构强度;与此同时,在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上开设槽体,槽体内设置加强筋,进一步增强型材的抗弯承载能力,保证石结构整体安全性能。

    一种变空间Π型剪切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792628B

    公开(公告)日:2018-04-13

    申请号:CN201510183762.4

    申请日:2015-04-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空间Π型剪切试验装置,其包括转换梁和平剪梁,转换梁上设有多个高度调整孔,水平加载装置通过高度调整孔与转换梁连接,平剪梁沿水平方向的两端分别设为第一端与第二端,第一端连接在转换梁上,第二端朝水平方向延伸,在平剪梁上设有水平位置可调整的第一传力支架和第二传力支架,第一传力支架与第二传力支架之间形成用以容置试件的试验空间,还包括水平位置可调整的平衡配重,平衡配重连接在平剪梁上且设于第二端与第二传力支架之间,在第一传力支架上设有可沿试验空间水平移动的第一微调螺栓,在第二传力支架上设有可沿试验空间水平移动的第二微调螺栓。如此,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安装拆卸方便的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