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3554389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460267.4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12/08 , C08F220/32 , C08F212/36 , C12N11/14 , C12N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用于固定化铁还原菌的磁性聚合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磁性Fe3O4磁粒子,并用油酸对其进行改性,标记为油酸-Fe3O4;以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Span-80为表面活性剂、油酸-Fe3O4为磁粒子,采用表面活性剂反胶团乳化聚合法制备,制备聚(苯乙烯-GMA)磁性多孔微球。本发明步骤简单,实验条件温和,所制备出磁性多孔微球粒径分布均匀,表面含有多种可共价结合微生物的官能基团,具有超顺磁性,可在外加磁性的条件下实现回收和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888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80698.2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01J27/049 , B01J37/10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掺杂CuS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由三水合硝酸铜、L‑胱氨酸和钨酸钠经水热法制成,其中,钨酸钠和三水合硝酸铜的总摩尔量与L‑胱氨酸的摩尔量的比为4.5‑5.5∶2.5‑3.5,且钨酸钠和三水合硝酸铜的摩尔比为1∶3‑9。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制备的W掺杂CuS催化剂,其通过引入还原性W组分,调控CuS的电子结构,提高过氧乙酸活化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效率,强化Cu(II)/Cu(I)的氧化还原循环,加速Cu(I)再生,同时减少了还原性组分的消耗,相较于CuS催化剂能在中性条件下更高效的活化过氧乙酸产生高活性自由基降解水中抗生素。
-
公开(公告)号:CN1152536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66314.1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固液相变两相胺吸收剂,为三乙烯四胺、2‑氨基‑2‑甲基‑1‑丙醇、N‑甲基甲酰胺构成的非水三元组分体系,其中溶剂N‑甲基甲酰胺占吸收体系的体积分数为60%~80%,且三乙烯四胺和2‑氨基‑2‑甲基‑1‑丙醇的体积比为1:2~1:5。该三元体系具有固液"相变可控"的特性,即在吸收前段吸收液呈低粘度的均相,吸收趋于饱和时发生相变,形成易分离再生的晶状固体粉末产物;CO2富集于固相中,经相分离后,只需将富含CO2的固相进行热再生,从而极大降低了所需再生部分的体积,有效降低再生能耗;同时固液相变还能促进CO2的吸收,使吸收剂保持高效的CO2吸收性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723518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1443781.3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C02F1/72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价金属活化过氧乙酸降解水中抗生素的方法。在本发明中,选用了氧化还原电位高、消毒领域应用广泛、副产物少的过氧乙酸作为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前体物,通过零价金属活化过氧乙酸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降解水体中抗生素。具体步骤如下:在含有抗生素的待处理水体中加入适量的强氧化剂过氧乙酸,其次投加零价金属作为活化剂,零价金属的浓度为0.02g/L~0.1g/L,调节反应溶液pH值为3~9,在室温下均匀搅拌反应30min,即可氧化降解抗生素。本发明中使用的零价金属具有成本低廉、活化效率高、易回收等优点,在30min内就可完全活化过氧乙酸,达到较高的抗生素降解效率,是一种快速高效、绿色环保的新型抗生素降解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2225306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1109733.0
申请日:2020-10-1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C02F1/72 , C02F101/1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过氧酸活化亚硫酸盐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的方法,通过有机过氧酸活化亚硫酸盐产生硫酸根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包括如下步骤:(1)将含有有机污染物的待处理水体的pH调节至3~10;(2)将亚硫酸盐以及有机过氧酸加入含有有机污染物的待处理水体中,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5~60min,即可实现有机污染物的有效降解。本发明采用有机过氧酸作为活化剂,具有高效、低成本和无有毒副产物等优点,无需提供额外的能源,操作简单可靠。本发明适用于多种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具有自由基产率高、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的特点,在水中有机污染物降解领域具有较好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2723518A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11443781.3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C02F1/72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价金属活化过氧乙酸降解水中抗生素的方法。在本发明中,选用了氧化还原电位高、消毒领域应用广泛、副产物少的过氧乙酸作为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前体物,通过零价金属活化过氧乙酸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降解水体中抗生素。具体步骤如下:在含有抗生素的待处理水体中加入适量的强氧化剂过氧乙酸,其次投加零价金属作为活化剂,零价金属的浓度为0.02g/L~0.1g/L,调节反应溶液pH值为3~9,在室温下均匀搅拌反应30min,即可氧化降解抗生素。本发明中使用的零价金属具有成本低廉、活化效率高、易回收等优点,在30min内就可完全活化过氧乙酸,达到较高的抗生素降解效率,是一种快速高效、绿色环保的新型抗生素降解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02836638A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申请号:CN201210276402.5
申请日:2012-08-0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3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磁性生物微球两级还原耦合络合吸收脱除烟气中NOx工艺,该工艺是以磁性壳聚糖微球为固定化载体将驯化后的两类还原菌分别固定化后,分别填充于第一级还原再生塔、第二级还原再生塔,将含NOx的模拟烟气在吸收塔中先经FeII(EDTA)络合吸收,络合吸收NOx后的吸收液先与第一级还原再生塔中的FeII(EDTA)NO还原菌固定化微球接触,将FeII(EDTA)NO还原为N2,随后再与第二级还原再生塔中的FeIII(EDTA)还原菌固定化微球接触,将FeIII(EDTA)还原为FeII(EDTA),使得络合吸收液得以再生。本发明能够提高系统优势菌种的密度,保持优势菌种性能稳定,克服吸收液中组分间的底物竞争性抑制问题,有利于提高生物还原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93148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310365054.7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01J27/049 , C02F1/72 , C02F101/38 , C02F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二硫化钨限域钴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其活化亚硫酸盐降解抗生素的应用及方法。通过将硝酸钴、钨酸盐和硫脲溶解于乙醇胺中,经过水热反应制得二硫化钨限域钴纳米片,并将其用于高效活化亚硫酸盐,降解抗生素。基于还原性W4+对钴氧化还原循环的调控作用和吸电子作用,提高电子转移效率,提升亚硫酸盐的活化效能,从而实现水体中抗生素的高效降解。因此,本发明所述的二硫化钨限域钴纳米片优势在于活化亚硫酸盐过程中通过钨组分的氧化还原循环,避免还原性W4+的消耗,保障催化剂在抗生素降解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将二硫化钨限域钴纳米片用于活化亚硫酸盐,降解抗生素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88876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1480698.2
申请日:2022-11-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B01J27/049 , B01J37/10 , C02F1/72 , C02F101/30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W掺杂CuS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由三水合硝酸铜、L‑胱氨酸和钨酸钠经水热法制成,其中,钨酸钠和三水合硝酸铜的总摩尔量与L‑胱氨酸的摩尔量的比为4.5‑5.5∶2.5‑3.5,且钨酸钠和三水合硝酸铜的摩尔比为1∶3‑9。本发明采用水热法制备的W掺杂CuS催化剂,其通过引入还原性W组分,调控CuS的电子结构,提高过氧乙酸活化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效率,强化Cu(II)/Cu(I)的氧化还原循环,加速Cu(I)再生,同时减少了还原性组分的消耗,相较于CuS催化剂能在中性条件下更高效的活化过氧乙酸产生高活性自由基降解水中抗生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