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仿生多孔零切记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55805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010906879.1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仿生多孔零切记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包括3D打印PEEK椎间融合器本体,所述3D打印PEEK椎间融合器本体包括3D打印实心部、显影棒和3D打印中空网格部。本发明通过利用3D打印技术,使用高性能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打印椎间融合器模型,将椎间融合器中心部分打印成有利于骨长入的多孔结构,使椎间融合器符合脊柱生物力学要求,生物力学匹配性良好、对影像学检查无干扰,个性化定制,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且便于与3D打印的钛合金零切记固定组件进行组合固定,通过设置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生物力学实验,根据椎间融合器所承受的应力分布,调整椎间融合器尺寸或位置,得到最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的椎间融合器模型。

    基于人体仿生的脊柱侧弯矫形方法、装置和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756272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1605603.X

    申请日:2023-11-2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人体仿生的脊柱侧弯矫形方法、装置和设备。方法包括:获取用户的躯干活动信息,目标躯干的三维扫描数据、以及脊柱的脊柱扫描数据,并基于脊柱扫描数据,识别脊柱的脊柱病患信息;基于脊柱病患信息,生成用户的脊柱调整策略,并基于脊柱调整策略、目标躯干的三维扫描数据、以及脊柱的脊柱扫描数据,生成用户的脊柱三维矫形模型;识别脊柱三维矫形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并识别躯干活动信息对应的各躯干活动范围;基于脊柱三维矫形模型的结构数据信息、以及各躯干活动区域,生成用户的目标脊柱矫形模型,并基于模型生成设备,生成目标脊柱矫形模型对应的目标矫形装置。采用本方法能够提升对不同脊柱病患患者的脊柱矫正效果。

    一种膝关节康复按摩器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530276U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21729843.6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膝关节康复按摩器,包括大腿承载板以及小腿承载板,所述大腿承载板通过拉力训练机构与小腿承载板连接,所述小腿承载板内表面设置往复按摩机构,所述往复按摩机构包括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设置在小腿承载板内表面上,所述弧形支撑板外表面与滑块连接,所述滑块活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滑槽设置在小腿承载板两侧,所述滑块与拉力训练机构连接,所述弧形支撑板内表面上设置按摩球,本实用新型能够随着小腿的抬起运动,自动对患者的小腿肌群进行按摩,同时能够对膝关节进行拉力训练,提高康复效果。

    一种脊柱内固定棒角度测量器

    公开(公告)号:CN214049098U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21624353.6

    申请日:2020-08-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脊柱内固定棒角度测量器,包括量角器和内固定钳夹装置B,所述量角器安装在内固定钳夹装置B的后端,所述内固定钳夹装置B向右侧上方倾斜,所述内固定钳夹装置B的前端设置有向左上方倾斜的内固定钳夹装置A,所述量角器、内固定钳夹装置A和内固定钳夹装置B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内固定钳夹装置A和内固定钳夹装置B的上端连接有脊柱内固定棒,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的脊柱内固定棒角度测量器来克服现有临床上脊柱外科医生需要根据感觉和经验判断来测量患者脊柱曲度并将固定棒进行预弯的问题,本新型的脊柱内固定棒角度测量器能够准确测量脊柱内固定棒的弯曲角度,旨在提高脊柱内固定棒的弯曲精度,提升手术的精确性。

    一种可密封式枪头盒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087286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22341412.5

    申请日:2020-10-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密封式枪头盒,涉及生物实验仪器耗材技术领域,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顶端设有盒盖,所述盒盖的外侧套接有活动框,所述盒盖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活动框的内侧顶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相适配,所述活动框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圈,所述活动框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顶端外侧设有防滑纹,所述转动块的底端内侧设有卡钩,所述盒体的两侧均设有卡扣,所述转动块与活动框之间设有扭簧,所述盒体的内部设有放置框,所述放置框由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组成。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枪头盒密封效果较差、枪头易歪斜和限位孔板不便固定的问题。

    一种鼠尾椎间盘注射装置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575015U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20165643.2

    申请日:2020-02-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鼠尾椎间盘注射装置,包括固定器和注射器,所述固定器包括引导块、连接杆和鼠尾固定块,所述连接杆有两根,对称分布在所述引导块的两侧,所述鼠尾固定块也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底端,所述鼠尾固定块上设有尾槽,所述引导块上设有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的轴线与所述尾槽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注射器穿过所述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的下端设有挡圈,所述挡圈的直径小于所述注射器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用于进行鼠尾椎间盘注射时注射器的引导定位,有效提高鼠尾椎间盘注射时扎针的准确率,提高实验成功率。

    一种改良型荧光暗盒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041421U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22401099.X

    申请日:2020-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荧光暗盒,涉及摇床培养技术领域,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铰接有盖板,所述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裙部,所述支撑裙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盒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端内部螺纹连接有顶柱,所述顶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爬片,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结构,使爬片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高度的调整,便于对爬片进行清洗,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推广使用,通过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之间的配合,便于对盒体内部的洗涤液进行更换,使洗涤液保持清洁,提高其清洁爬片的能力,使用更加方便。

    一种改良式枪头盒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734594U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920142669.2

    申请日:2019-01-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消毒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改良式枪头盒,包括盒体、密封盖、导线和三角插头,所述密封盖套接于所述盒体的顶部,所述盒体右侧壁的下部开有通孔,所述通孔中镶嵌有接线板,所述导线的左端与所述接线板插接固定,所述三角插头与所述导线的右端熔接固定,所述盒体内腔底部中间位置通过螺栓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顶部通过传动轴连接有风扇,所述盒体内腔底部右部通过螺栓安装有臭氧发生器。该改良式枪头盒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在盒体内腔中安装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的使用能够制作出臭氧气体,臭氧气体与枪头壁上的细菌接触进行灭杀,从而避免了枪头在使用时发生细菌的交叉感染,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一种鼠尾椎间盘微量注射器

    公开(公告)号:CN213076073U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20268195.9

    申请日:2020-03-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鼠尾椎间盘微量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针筒,针筒筒体的上部与下部外壁上设置外螺纹;推杆;手柄;注射器针头;圆环柱结构的定位架,同轴套设在针筒上,定位架轴向两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针筒的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针筒能够沿定位架轴向运动;定位架包括圆环柱结构的上部和下部,上部、下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连接部,其为圆环柱结构,且同轴一体连接上部和下部;一对固定孔对称设置在连接部径向两侧的壁面上,且内壁周向设置内螺纹;一对固定螺栓一一对应设置在固定孔内,且外侧周向设置与固定孔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可以精准控制微量注射器的进针深度,试验结果偏差小,效果好。

    一种可调节大鼠颅骨缺损造模钻头

    公开(公告)号:CN209933048U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20199474.1

    申请日:2019-02-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大鼠颅骨缺损造模钻头,涉及到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卡子主体和钻头,所述卡子主体的上端中部开设有插槽,钻头的一端插入插槽内,卡子主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开槽头,插槽的底端边缘开设有第一注模口,插槽的底端中部开设有第二注模口,卡子主体的中部外侧壁上开设有限位滑槽,限位滑槽内设置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卡子主体上设置有插槽,在插槽内设置有第一注模口和第二注模口,使得本装置能够快速的进行注模和造模,提高了本装置的造模效率和速度,通过环形连接板和锁紧螺丝将钻头与卡子主体固定连接,使得卡子主体方便更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