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12575015U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20165643.2
申请日:2020-02-1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鼠尾椎间盘注射装置,包括固定器和注射器,所述固定器包括引导块、连接杆和鼠尾固定块,所述连接杆有两根,对称分布在所述引导块的两侧,所述鼠尾固定块也有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杆的底端,所述鼠尾固定块上设有尾槽,所述引导块上设有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的轴线与所述尾槽的轴线垂直相交,所述注射器穿过所述引导孔,所述引导孔的下端设有挡圈,所述挡圈的直径小于所述注射器的直径。本实用新型用于进行鼠尾椎间盘注射时注射器的引导定位,有效提高鼠尾椎间盘注射时扎针的准确率,提高实验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213076073U
公开(公告)日:2021-04-30
申请号:CN202020268195.9
申请日:2020-03-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鼠尾椎间盘微量注射器,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针筒,针筒筒体的上部与下部外壁上设置外螺纹;推杆;手柄;注射器针头;圆环柱结构的定位架,同轴套设在针筒上,定位架轴向两端的内壁上设置有与针筒的外螺纹对应的内螺纹;针筒能够沿定位架轴向运动;定位架包括圆环柱结构的上部和下部,上部、下部内壁设置有内螺纹;连接部,其为圆环柱结构,且同轴一体连接上部和下部;一对固定孔对称设置在连接部径向两侧的壁面上,且内壁周向设置内螺纹;一对固定螺栓一一对应设置在固定孔内,且外侧周向设置与固定孔的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可以精准控制微量注射器的进针深度,试验结果偏差小,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220877020U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21776663.3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F5/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支撑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脊柱支撑器,包括基座组件,基座组件上表面卡接连接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第二调节板活动连接在第一调节板一端,第一调节板两侧表面中部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内侧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第一调节板上表面紧固连接有支撑组件。该一种脊柱支撑器,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和支撑组件,解决了该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只能够坐着或者躺着,在角度上无法进行灵活的调节,无法根据不同相关矫治人员的需求进行合适角度的调节,使其在矫治过程中更加的舒适;或者背部会因为棉板透气性差出汗,舒适性较低,并且不方便快速的将棉板和支撑件之间快速的进行拆装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4049098U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021624353.6
申请日:2020-08-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脊柱内固定棒角度测量器,包括量角器和内固定钳夹装置B,所述量角器安装在内固定钳夹装置B的后端,所述内固定钳夹装置B向右侧上方倾斜,所述内固定钳夹装置B的前端设置有向左上方倾斜的内固定钳夹装置A,所述量角器、内固定钳夹装置A和内固定钳夹装置B通过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内固定钳夹装置A和内固定钳夹装置B的上端连接有脊柱内固定棒,通过设计一种新型的脊柱内固定棒角度测量器来克服现有临床上脊柱外科医生需要根据感觉和经验判断来测量患者脊柱曲度并将固定棒进行预弯的问题,本新型的脊柱内固定棒角度测量器能够准确测量脊柱内固定棒的弯曲角度,旨在提高脊柱内固定棒的弯曲精度,提升手术的精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214041421U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22401099.X
申请日:2020-10-2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G01N33/5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荧光暗盒,涉及摇床培养技术领域,包括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铰接有盖板,所述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裙部,所述支撑裙部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盒体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端内部螺纹连接有顶柱,所述顶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爬片,所述套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杆。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升降结构,使爬片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进行高度的调整,便于对爬片进行清洗,操作简单方便,有利于推广使用,通过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之间的配合,便于对盒体内部的洗涤液进行更换,使洗涤液保持清洁,提高其清洁爬片的能力,使用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11633526U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1922297248.X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nventor: 柯文灿
IPC: A61B17/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断棒和碎骨两用器,包括底座和第一握柄,所述底座顶部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断棒器,所述支撑杆的上方设置有调节板,所述支撑杆的右侧沿水平方向固定安装有两个限位扣。该断棒和碎骨两用器,通过固定板、螺纹杆和支撑板将该装置固定在桌面上,然后将六角套管套在六角凸块上,之后左右旋转第一握柄对其进行试加压力来进行断棒操作,当需要碎骨时,将骨头从进料口放置到碎骨器内,然后通过碎骨压块对骨头进行按压,同时转动第二握柄进行碎骨操作,从而达到了能够同时进行断棒和按压以及操作简单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215080292U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022213090.6
申请日:2020-10-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F2/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角度的椎间融合器,包括上顶板和下顶板,所述上顶板的一侧和所述下顶板的一侧通过弧形板连接,所述上顶板和所述下顶板之间设有支撑间隔,所述上顶板和所述下顶板上均设有定位齿,所述下顶板内设有相互连通的螺纹孔和滑动孔,所述滑动孔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内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有转动块,所述螺纹孔内设有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顶端通过连接杆与所述转动块连接,所述滑块上转动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与所述上顶板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下顶板上设有供所述顶杆穿过的穿槽。本实用新型用于脊椎手术后的椎间融合治疗,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调节椎间隙高度,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214208592U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021876800.7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F2/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仿生多孔零切记颈椎前路椎间融合器,包括3D打印PEEK椎间融合器本体,所述3D打印PEEK椎间融合器本体包括3D打印实心部、显影棒和3D打印中空网格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3D打印技术,使用高性能聚合物材料聚醚醚酮打印椎间融合器模型,将椎间融合器中心部分打印成有利于骨长入的多孔结构,使椎间融合器符合脊柱生物力学要求,生物力学匹配性良好、对影像学检查无干扰,个性化定制,符合生物力学要求,且便于与3D打印的钛合金零切记固定组件进行组合固定,通过设置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拟生物力学实验,根据椎间融合器所承受的应力分布,调整椎间融合器尺寸或位置,得到最符合脊柱生物力学的椎间融合器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211658428U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1922186524.5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IPC: A61F2/4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的仿生多孔椎间融合器,包括主体、楔角及圆角,所述主体一端设置楔角,所述楔角远离主体连接端的一侧设置圆角,所述主体、楔角及圆角之间固定连接,主体上表面设置凸起,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符合大规模工业生产的要求,一体成型,避免了融合器本身需要连接件/紧固器的设置,便于安装/拆取,结构能够有效加速融合器在人体内的溶解融合速率,能够直接溶解在人体内,避免了融合器取出过程中对人体造成的二次伤害,本实用新型广泛适用于医疗行业。
-
公开(公告)号:CN209790573U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20126916.X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弯曲及切割的波纹金属弹性软管套,包括不锈钢波纹管、密封圈和引流管,所述不锈钢波纹管的一侧连接有固定盘,且固定盘的内壁中部固定有旋转轴,所述密封圈分布于旋转轴与固定盘的一侧,且固定盘的一侧外壁焊接有冷轧马氏体不锈钢刀钩,所述引流管设置于旋转轴的另一端,且引流管的末端连接有连接盘,所述连接盘的外壁两侧安装有夹臂。该可弯曲及切割的波纹金属弹性软管套设置有不锈钢波纹管,不锈钢波纹管为不锈钢材料,且不锈钢波纹管的中部呈贯穿结构,不锈钢波纹管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波纹管具有减振、消音等作用,具有柔性好、质量轻、耐腐蚀、抗疲劳、耐高低温等多项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