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684324B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611226138.9

    申请日:2016-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材料为三维结构镍钴复合物,其中所得化合物的形貌为棒状结构和片层结构的复合结构,棒状结构穿插在片层结构中,所述电极材料为介孔结构,介孔的平均孔径在20nm至40nm之间,所述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在45m2/g至90m2/g之间。其制备方法,首先将钴与镍的金属盐与乌洛托品置于溶剂中均匀混合,再将所得溶液置于水热反应釜中,溶剂热温度在100℃至180℃之间,加热5小时至20小时;洗涤干燥后通过氧化、硫化或者磷化处理,得到了三维结构的镍钴双金属氧化物,增加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具有较高的锂离子电池性能,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一种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659381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510018898.X

    申请日:2015-01-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具有以金属钴为内核、氮原子掺杂的碳纳米材料为外壳的核壳结构,所述金属钴内核表面均匀包裹有氧化钴,其中氮原子的掺杂量在2%至9.6%之间,钴原素的质量分数在5%至20%之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三聚氰胺、浓酸和水按比例混合,加热至透明;干燥;(4)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升温至500℃至800℃,煅烧2小时至10小时。本发明得到的碳钴复合纳米材料氮掺杂量较高,表现出较好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2)加入碳纳米材料和钴盐混合均匀并冷却;(3)

    一种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659381A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510018898.X

    申请日:2015-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90 B82Y30/00 H01M1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所述复合材料具有以金属钴为内核、氮原子掺杂的碳纳米材料为外壳的核壳结构,所述金属钴内核表面均匀包裹有氧化钴,其中氮原子的掺杂量在2%至9.6%之间,钴原素的质量分数在5%至20%之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三聚氰胺、浓酸和水按比例混合,加热至透明;(2)加入碳纳米材料和钴盐混合均匀并冷却;(3)干燥;(4)隔绝氧气的条件下升温至500℃至800℃,煅烧2小时至10小时。本发明得到的碳钴复合纳米材料氮掺杂量较高,表现出较好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和稳定性,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生产。

    一种阴离子插层r-Ru@NiFe-LDH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656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343059.0

    申请日:2024-09-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解水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阴离子插层r‑Ru@NiFe‑LDH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将泡沫铁进行洗涤预处理,冷冻干燥;将泡沫铁放入镍盐的碱性水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生长在泡沫铁上的阴离子插层的NiFe‑LDH前驱体;将阴离子插层的NiFe‑LDH前驱体放入氯化钌溶液中再次进行水热反应,然后取出干燥后进行还原处理,得到生长在泡沫铁上的阴离子插层的载钌NiFe‑LDH催化剂。本发明为研发在大电流密度下具有高活性和稳定性的电解海水双功能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具有广阔的工业化应用前景。

    一种碳负载钌镓金属间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5126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693207.7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碳负载钌镓金属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方法包括:(1)将钌盐、镓盐和碳载体分散于溶剂中并超声搅拌,加热蒸干溶剂,将得到的样品进一步干燥后研磨,得到前驱体固体粉末;(2)将前驱体固体粉末在还原性气氛下还原,得到碳负载钌镓金属间化合物。本发明通过引入低熔点的、相对廉价的金属镓,不仅能够降低催化剂合成过程中的温度,降低能耗,还可以降低钌基催化剂的成本,提高电催化活性,有效解决碱性HOR、HER、OER中活性欠佳、成本过高的难题。

    一种碳负载钌锰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0451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208891.0

    申请日:2022-09-30

    Inventor: 王得丽 王双 黄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负载钌锰化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钌盐、锰盐和碳载体分散于溶剂中,加热、超声至溶剂蒸干,使得钌盐和锰盐吸附在碳载体上,得到中间体固体粉末;(2)将所述中间体固体粉末在还原性气氛中进行热还原,使钌盐和锰盐被分解后被还原得到碳负载钌锰合金。本申请通过引入Mn廉价的金属锰,不仅降低了催化剂成本,降低了贵金属负载量,并且提高了Ru基材料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达到了同时具备良好OER氧析出活性以及稳定性的目标,克服了传统酸性氧析出催化剂贵金属用量过高、活性欠佳及稳定性差等技术难题。

    一种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052490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10744438.9

    申请日:2018-07-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将表面含有含氧官能团且粒度为300nm‑700nm的碳球作为模板,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得到了亚微米级富镍三元正极材料。将本发明得到材料组装电池后,在电流密度为0.1C和2.7‑4.5V的电压窗口下,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255mAh g‑1,在循环70圈之后仍有154mAh g‑1的比容量。本发明三元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工作电压高,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一种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684324A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1226138.9

    申请日:2016-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结构的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电极材料为三维结构镍钴复合物,其中所得化合物的形貌为棒状结构和片层结构的复合结构,棒状结构穿插在片层结构中,所述电极材料为介孔结构,介孔的平均孔径在20nm至40nm之间,所述电极材料的比表面积在45m2/g至90m2/g之间。其制备方法,首先将钴与镍的金属盐与乌洛托品置于溶剂中均匀混合,再将所得溶液置于水热反应釜中,溶剂热温度在100℃至180℃之间,加热5小时至20小时;洗涤干燥后通过氧化、硫化或者磷化处理,得到了三维结构的镍钴双金属氧化物,增加了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具有较高的锂离子电池性能,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一种氮掺杂碳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985884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215753.4

    申请日:2014-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碳纳米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于制备燃料电池阴极材料。所述氮掺杂碳纳米材料包括含氮杂环化合物以及碳纳米材料,其中氮的质量含量在2%至10.4%之间。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表面活化的碳纳米材料与含氮络合物,按照质量比例1:1至1:5均匀混合,得到前驱体混合物;(2)将步骤(1)中获得的前驱体混合物在保护气体环境下,升温至800℃至1000℃,煅烧2小时至10小时。本发明提供的氮掺杂碳纳米材料表现出了较好的氧还原催化性能,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应用于多种碳纳米材料,适应性好,整个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适宜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