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鼠尾加压装置及椎间盘退变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74556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10952.X

    申请日:2018-1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D1/00

    Abstract: 一种鼠尾椎加压装置,包括半螺纹螺栓、克氏针、压力弹簧,还包括结构相同的三个环板,环板的环面上对称开设多个轴向的通孔、侧壁上对称开设多对通透的径向针孔,每对针孔在对应环板的高度方向上错开设置。螺栓依次穿过同轴的三个环板后穿出,第二、三个环板之间绕各螺栓外壁设置压力弹簧;第一、二个环板的针孔内插入克氏针、穿过置于对应的环板内圈内的鼠尾尾椎后穿入相对的针孔内;螺栓的光杆部分与通孔滑动配合,第三个环板外侧设置螺母与螺栓螺纹连接。一种鼠尾椎加压装置的椎间盘退变模型构建方法,包括:安装加压装置、确定鼠尾位置、固定鼠尾、加压、卸压、完成。本发明可解决现有装置重量大、压力方向不确定的技术问题。

    石墨烯管包裹金属氧化物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47276B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410454167.5

    申请日:2014-09-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13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纳米管包裹金属氧化物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纳米带的制备;2)称量烘干的前驱体纳米带在蒸馏水中搅拌超声分散,然后加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溶液,继续搅拌后离心,量取Hummer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将离心得到的前驱体纳米带浓缩溶液逐滴加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超声并搅拌待分散均匀后,抽滤烘干;3)将烘干的膜从滤膜上揭下,在氮气、氩气或者氨气气氛下退火处理。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纳米管包裹金属氧化物纳米带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和电化学性能,其一维纳米结构为电子传输和离子迁移提供了一维通道,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石墨烯管包裹金属氮化物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29759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10456430.4

    申请日:2014-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纳米管包裹金属氮化物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纳米带的制备;2)称量烘干的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纳米带在蒸馏水中搅拌超声分散,然后加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溶液,继续搅拌后离心,量取Hummer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将离心得到的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纳米带逐滴加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超声分散并搅拌待分散均匀后,抽滤烘干;3)将烘干的膜从滤膜上揭下,在氨气气氛下退火处理。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纳米管包裹金属氮化物纳米带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其一维纳米结构为电解质的流动和离子迁移提供了一维通道,并同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石墨烯管包裹金属氮化物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29759B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410456430.4

    申请日:2014-09-09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纳米管包裹金属氮化物纳米带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纳米带的制备;2)称量烘干的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纳米带在蒸馏水中搅拌超声分散,然后加入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溶液,继续搅拌后离心,量取Hummer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将离心得到的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纳米带逐滴加入氧化石墨烯分散液中,超声分散并搅拌待分散均匀后,抽滤烘干;3)将烘干的膜从滤膜上揭下,在氨气气氛下退火处理。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纳米管包裹金属氮化物纳米带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比表面积,其一维纳米结构为电解质的流动和离子迁移提供了一维通道,并同时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一种鼠尾椎加压装置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185755U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822215756.4

    申请日:2018-12-27

    Abstract: 一种鼠尾椎加压装置,包括半螺纹螺栓、克氏针、压力弹簧,还包括结构相同的三个环板,环板的环面上对称开设多个轴向的通孔、侧壁上对称开设多对通透的径向针孔,每对针孔在对应环板的高度方向上错开设置。螺栓依次穿过同轴的三个环板后穿出,第二、三个环板之间绕各螺栓外壁设置压力弹簧;第一、二个环板的针孔内插入克氏针、穿过置于对应的环板内圈内的鼠尾尾椎后穿入相对的针孔内;螺栓的光杆部分与通孔滑动配合,第三个环板外侧设置螺母与螺栓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可解决现有装置重量大、压力方向不确定的技术问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