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14044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111472842.3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T7/00 , G06T11/00 , G06T3/403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频域和图像域退化感知的深度学习稀疏角度CT重建方法,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首先构建频域模型,设计频域注意力模块,显示地学习不同退化级别的稀疏角度CT在频域的不同特征,输出加权频率特征,然后送入频域重建模块生成频域重建图像;其次构建图像域模型,设计图像域注意力模块,利用频域重建图像学习不同退化级别的稀疏角度CT在图像域的边缘像素重建特征,输出图像域注意力预测图像,最后送入图像域重建模块输出最终的重建结果。通过结合含有多个退化级别的CT数据集和有监督训练,此方法可以克服现有面向单一退化级别的深度学习方法泛化性差、不可拓展的缺陷,有效地提升重建的整体精度,抑制噪声和伪影同时保留细节的纹理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537852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796920.3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7/391 , H04W2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有限字符输入下基于智能反射表面的低开销平均互信息优化方法,用以在通信系统为有限字符输入时,利用智能反射表面辅助移动通信系统,改善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本发明根据有限字符输入信号和预设信道通过渐进分析建立平均互信息优化问题模型,利用智能反射表面辅助输入信号为数字调制信号的移动通信系统,能够以极低的复杂度,有效提高低信噪比下的信道平均互信息,进而改善系统的信息传输速率。在设计具体优化方案时,可以采用一种基于流形优化的迭代算法对信道平均互信息进行优化,在有效提高系统平均互信息的同时显著降低物理层实现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078983A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2110228491.5
申请日:2021-02-2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高斯近似的LLR计算方法,属于信道译码领域;具体是:在多用户干扰场景下,接收信号同时受到了来自未知数量的未知干扰源的干扰,所有干扰信号和信道噪声之和为总噪声,首先,利用接收端接收并存储完整码字对应的接收信号y1,y2,…,yN;然后,计算统计平均等同为接收信号的统计特征,并进一步计算总噪声的统计特征;同时,根据概率密度函数计算双高斯分布的统计特征;在保证总噪声与双高斯分布的统计特征相同下,计算参数μ和σ;最后,接收端对接收信号进行软解调,将参数μ和σ代入LLR,计算得到接收信号对应的结果λ1,λ2,…,λN,输入译码器进行信道译码,得到期望信号。本发明用最小的代价有效提升了多用户干扰下的信道译码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068065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263949.0
申请日:2021-02-2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N21/2343 , H04L1/00 ,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点预测的低时延流媒体传输方法,属于信道编码领域;具体步骤为:首先,对某段流媒体视频中的各帧图像分别进行分块;采用视点预测算法对各区域块进行概率赋值和归一化,得到预测概率矩阵P;接着,对矩阵P中的每个元素,分别取倒数后向下取整,得到度分布矩阵D;将度分布矩阵D中大于临界值的度值进行统一;然后,各度值作为喷泉码编码的参数,对各个区域块进行独立的喷泉码编码,并将编码内容及对应的区域块位置封装成数据传输单元;最后,各数据传输单元经过无线传输后,在接收端进行解码,实现流媒体内容的传输。本发明对不同的流媒体视频区域块,进行独立的喷泉码编码,降低了传输时延,减小了无线传输信道的带宽负载。
-
公开(公告)号:CN11068911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955807.3
申请日:2019-10-0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N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中的特征提取方法。在本发明中,首先对局部待卷积数据进行线性运算,将得到输出结果再通过非线性激活函数激活输出。将激活后的输出值再次作为上述的局部待卷积数据并重复进行上述操作(至少一次)来实现线性运算和非线性激活函数的迭代。最后结合使用卷积运算中的滑动计算,来遍历所有的待卷积数据得到本算法特征提取的结果。本发明原理简单,易于使用现有的框架来快速实现并作加速计算,同时可以和目前已有的一些技术重叠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78776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210904120.9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28/06 , H04L1/00 , H04L1/18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重传的CBG‑HARQ方法,属于数据传输领域;具体是:首次传输时,发送端将整个CBG中包含的N个CB进行编码,得到N个码字传输,接收端进行译码,针对存在错误CB的CBG,反馈1比特NAK信号请求重传;重传时,发送端对原始的整个CBG进行压缩后传输;接收端计算重传压缩码字的软信息LLR,并根据错误码字位置索引及压缩矩阵,生成Tanner图;对图中每个校验节点,基于校验关系计算向相关联的变量节点传递的外信息,变量节点同步更新错误码字的LLR并输入译码器进行译码,如果有错误码字被纠正,则更新校验关系,进行下一次迭代,直到所有码字都正确译码,或直到一次迭代后没有纠正任何错误码字。本发明没有增加反馈开销,大幅提升了CBG‑HARQ的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38278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210375935.2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IPC: H04L9/32 , H04L9/30 , H04L67/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信任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用户在访问过程中通过客户端连接接入节点后,根据需要访问的指定服务的统一资源定位符查询相应的第一动态角色,以获得访问控制规则文本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在此过程中,第一动态角色、第一动态角色引用的相关动态角色,用户的注册信息和访问记录都是在区块链上进行记录和存储,在每次访问控制过程中还需要依靠区块链对访问控制交易进行共识认证,这使得每次访问控制都是暂时性的、动态的,针对指定服务设置的第一动态角色及其引用的相关动态角色也是自由可变的,为访问控制的认证提供了丰富的验证选项,符合零信任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14785388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424206.1
申请日:2022-04-2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452 , H04B7/0426
Abstract: 本发明实例提出一种智能全向面辅助的多用户大规模SIMO上行M阶调制加权和速率优化方法。本发明实例针对直射径被遮挡场景下的多用户大规模SIMO上行M阶调制通信的特点,同时考虑了用户侧的发射功率限制以及智能全向面器件单元所需满足的约束条件,通过联合优化用户侧的波束赋形、智能超表面的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以改善系统上行加权和速率。本发明实例提出一种基于流形优化以及梯度下降法的算法对用户侧的波束赋形、智能超表面的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矩阵进行联合优化,能够有效地提升在直射径被遮挡场景下的多用户大规模SIMO上行M阶调制加权和速率,同时降低优化问题求解与物理层实现的复杂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278776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04120.9
申请日:2022-07-2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重传的CBG‑HARQ方法,属于数据传输领域;具体是:首次传输时,发送端将整个CBG中包含的N个CB进行编码,得到N个码字传输,接收端进行译码,针对存在错误CB的CBG,反馈1比特NAK信号请求重传;重传时,发送端对原始的整个CBG进行压缩后传输;接收端计算重传压缩码字的软信息LLR,并根据错误码字位置索引及压缩矩阵,生成Tanner图;对图中每个校验节点,基于校验关系计算向相关联的变量节点传递的外信息,变量节点同步更新错误码字的LLR并输入译码器进行译码,如果有错误码字被纠正,则更新校验关系,进行下一次迭代,直到所有码字都正确译码,或直到一次迭代后没有纠正任何错误码字。本发明没有增加反馈开销,大幅提升了CBG‑HARQ的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938278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375935.2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IPC: H04L9/32 , H04L9/30 , H04L67/13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信任访问控制方法及装置,用户在访问过程中通过客户端连接接入节点后,根据需要访问的指定服务的统一资源定位符查询相应的第一动态角色,以获得访问控制规则文本进行用户的身份认证。在此过程中,第一动态角色、第一动态角色引用的相关动态角色,用户的注册信息和访问记录都是在区块链上进行记录和存储,在每次访问控制过程中还需要依靠区块链对访问控制交易进行共识认证,这使得每次访问控制都是暂时性的、动态的,针对指定服务设置的第一动态角色及其引用的相关动态角色也是自由可变的,为访问控制的认证提供了丰富的验证选项,符合零信任理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