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3990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0916251.8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转式低冲击自分离压紧释放装置,压紧杆上端通过压紧帽将分离弹簧压缩在上端盖上,压紧杆依次穿过上端盖、上底座、限位块及旋转锁瓣,且压紧杆下端与分离螺母固定连接,分离螺母与下底座固定连接;压紧杆上固定有压紧螺母,压紧螺母通过限位块限制旋转锁瓣的旋转运动;旋转锁瓣的挡块与上底座的挡块之间装有解锁弹簧,锁紧时,分离弹簧和解锁弹簧均处于预压缩状态,同时旋转锁瓣底部的锥型齿与下底座顶部的锥型齿正对咬合。本发明能够实现两端被连接对象的连接与分离,且被连接对象在分离时不会发生相对运动。
-
公开(公告)号:CN113701013B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110852136.5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细长结构的运动学支撑机构,运动学支撑机构与细长结构通过三个球副和一个球槽副连接,与外部的支撑底座之间通过一个转动副、两个虎克副和一处固定连接;且三个球副均具有X、Y、Z轴的转动自由度,球槽副具有X、Y、Z轴的转动自由度和沿X轴方向的移动自由度,转动副具有绕X轴的转动自由度,两个虎克副均具有绕X轴与Y轴的转动自由度;其中,X轴与细长结构的长度方向平行,Y轴与细长结构的宽度方向平行,Z轴垂直于X轴与Y轴。
-
公开(公告)号:CN112046790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0732695.8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22 , F16F15/06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卫星设备隔振的变刚度大承载隔振器。其主要由隔振模块、绳索模块和连接模块组成。所述隔振模块位于隔振器内部,绳索模块通过与连接模块连接形成与隔振模块并联的承载路径。连接模块上下两端分别卫星设备与卫星结构相连。绳索组件具有大变形下大承载、高刚度特点,能够很好的适应发射过程的大载荷环境。隔振模块具有微变形下高阻尼、低刚度特点,能够很好的满足在轨阶段的高效隔振需求。该隔振器结构简单、空间环境适应性好、可靠性高、质量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29860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056798.3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高敏捷机动能力的模块化卫星平台,包括:轨道推进模块、控制执行模块、平台舱段结构模块I、平台舱段结构模块II、载荷适配模块、载荷‑平台一体化模块和太阳电池阵模块;轨道推进模块用于实现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功能,控制执行模块用于实现卫星姿态控制执行功能,载荷适配模块用于实现载荷与该模块化卫星平台之间的适配连接,载荷‑平台一体化模块用于实现载荷与该模块化卫星平台姿态测量共基准功能以及关联设备一体化安装功能,太阳电池阵模块用于为卫星提供能源保障;平台舱段结构模块I和平台舱段结构模块II形成主结构模块,作为卫星平台的主承力结构;通过调整各模块的配型和尺寸,能够形成不同构形的卫星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2013078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734219.X
申请日:2020-07-27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密仪器隔振平台。包括载荷平台模块、隔振系统模块以及移动支撑模块。所述隔振装置的三个模块呈自上而下式分布,其中隔振系统模块(由三个隔振器组件组成)位于中部,分别上、下连有载荷平台模块和移动支撑模块。本发明所设计的隔振系统模块为封闭式多组并联结构,具有承载能力大、稳定性好等特点;同时隔振器组件采用三点六弹簧斜向会聚式支撑设计,实现空间坐标系下三向等刚度、等基频功能,具有较好的减隔振性能;此外,隔振装置均并联设有限位锁定组件,能够对精密测量仪起到限位保护作用,具由较好的安全性。该隔振装置整体采用行车一体化设计,可移动、可锁紧、方便快捷、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0298064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392828.9
申请日:2019-05-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高共振频率和热失配零翘曲的超结构及其确定方法,超结构用于异质结构的连接,包括多级微结构;每一级微结构包括多个微结构单元;所述多级微结构由外向内分布,各级微结构具有自相似特征每级微结构在面内形成的包络线与异质结构的面内外形轮廓线均具有几何相似关系。基于本发明提供的超结构,在温度变化时的翘曲变形接近于零,而且具有高的一阶共振频率的特性,满足航天器结构在轨尺寸稳定性和发射高刚度的使用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714B
公开(公告)日:2018-06-12
申请号:CN201610795858.0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在轨弹抛功能的舱外辐射器防护罩系统,属于返回式卫星技术领域,它包括:防护罩、封口硅橡胶、解锁器、中间支座、挡块及侧部硅橡胶;防护罩的挡条组件抵触在舱体本体上;两个挡块分别固定在舱体本体上,并抵触在防护罩的端挡条上;解锁器的一端安装在舱体本体上,另一端安装在防护罩的防护罩本体的发泡子弹处;两个中间支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舱体本体上,另一端抵触在防护罩的防护罩本体上,且在中间支座与防护罩本体的接触面粘贴有硅橡胶垫;其中,两个中间支座分别位于解锁器与两个挡块之间;本发明采用防护罩与密封舱多个单边约束的方案,在保证具备承受主动段载荷刚度和强度下,实现了防护罩与密封舱的可靠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6347714A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610795858.0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备在轨弹抛功能的舱外辐射器防护罩系统,属于返回式卫星技术领域,它包括:防护罩、封口硅橡胶、解锁器、中间支座、挡块及侧部硅橡胶;防护罩的挡条组件抵触在舱体本体上;两个挡块分别固定在舱体本体上,并抵触在防护罩的端挡条上;解锁器的一端安装在舱体本体上,另一端安装在防护罩的防护罩本体的发泡子弹处;两个中间支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舱体本体上,另一端抵触在防护罩的防护罩本体上,且在中间支座与防护罩本体的接触面粘贴有硅橡胶垫;其中,两个中间支座分别位于解锁器与两个挡块之间;本发明采用防护罩与密封舱多个单边约束的方案,在保证具备承受主动段载荷刚度和强度下,实现了防护罩与密封舱的可靠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5823793A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610318529.7
申请日:2016-05-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nventor: 刘国青 , 罗文波 , 阮剑华 , 白刚 , 蔡铮 , 孙腾飞 , 童叶龙 , 王杰利 , 杨文涛 , 张国斌 , 杨国巍 , 戴超 , 曾福明 , 杨巧龙 , 史文华 , 高峰 , 钱志英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常温常压微米级热稳定性试验系统及试验方法,其试验系统包括:支撑架、支撑平台、CCD相机、图像处理计算机、热控加热器、热控程控电源、测温元件、热控测温采集卡、热控计算机;被测对象为测量结构;测量结构与支撑架均固定在支撑平台上;CCD相机安装于支撑架上,安装位置满足CCD相机监测到测量结构的安装面和主支撑结构外表面;图像处理计算机与CCD相机连接;热控加热器、测温元件均布置于测量结构的表面,热控程控电源与热控加热器连接;热控测温采集卡与测温元件连接,热控计算机分别与热控程控电源、热控测温采集卡连接。本发明的试验系统及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测试噪声影响,保证常温常压条件下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298607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056798.3
申请日:2020-09-29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高敏捷机动能力的模块化卫星平台,包括:轨道推进模块、控制执行模块、平台舱段结构模块I、平台舱段结构模块II、载荷适配模块、载荷‑平台一体化模块和太阳电池阵模块;轨道推进模块用于实现轨道控制和姿态控制功能,控制执行模块用于实现卫星姿态控制执行功能,载荷适配模块用于实现载荷与该模块化卫星平台之间的适配连接,载荷‑平台一体化模块用于实现载荷与该模块化卫星平台姿态测量共基准功能以及关联设备一体化安装功能,太阳电池阵模块用于为卫星提供能源保障;平台舱段结构模块I和平台舱段结构模块II形成主结构模块,作为卫星平台的主承力结构;通过调整各模块的配型和尺寸,能够形成不同构形的卫星平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