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鲜海带生物酶解有机液肥对荒漠化地区土壤改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7464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9

    申请号:CN201711404280.2

    申请日:2017-12-22

    Abstract: 用鲜海带生物酶解有机液肥对荒漠化地区土壤改良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需要进行土壤改良的土地上种植固沙植物;步骤二)将鲜海带生物酶解有机液肥冲施到固沙植物根部附近,施用量控制在每亩施用6~10L鲜海带生物酶解有机液肥;所述鲜海带生物酶解有机液肥为鲜海带经过生物酶解、浓缩后得到的,鲜海带生物酶解有机液肥中有机质含量≥40g/L、海藻酸含量≥4.5g/L、甘露醇含量≥1.5g/L、N+P2O5+K2O含量≥100g/L,pH为6.5~7.0,鲜海带生物酶解有机液肥中还包括有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和淀粉酶;施用时先将鲜海带生物酶解有机液肥用水进行稀释,稀释比例为1:150~250;步骤三)按照步骤二)的方式重复多次对需要进行土壤改良的土地进行鲜海带生物酶解有机液肥冲施,每年施用3-5次,每次间隔30-40天,根据土壤养分状况,施用1-3年后土壤即可得到改良。

    一种抗蒸腾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3941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010230650.7

    申请日:2010-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蒸腾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叶面肥包括如下原料:硫酸铜、乙二胺四乙酸、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钼酸铵、复合稀土、硼酸、十二烷基磺酸钠、尿素、黄腐酸、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复合氨基酸、硫酸镁、硝酸钙、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微生物菌剂、氮酮、氨水。本发明的抗蒸腾叶面肥提供了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和微生物菌剂,稀土、氨基酸等有益元素,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以及植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与运转能力,同时该叶面肥能有效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适用于干旱区造林。

    一种抗蒸腾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13941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30650.7

    申请日:2010-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蒸腾叶面肥及其制备方法,该叶面肥包括如下原料:硫酸铜、乙二胺四乙酸、磷酸二氢钾、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锰、钼酸铵、复合稀土、硼酸、十二烷基磺酸钠、尿素、黄腐酸、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复合氨基酸、硫酸镁、硝酸钙、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微生物菌剂、氮酮、氨水。本发明的抗蒸腾叶面肥提供了植株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和微生物菌剂,稀土、氨基酸等有益元素,能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高植物的抗逆性以及植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与运转能力,同时该叶面肥能有效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适用于干旱区造林。

    高效环保型土壤改良剂生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033935U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20740109.5

    申请日:2012-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改良剂生产领域,高效环保型土壤改良剂生产装置,它包括生活污水桶,水泵,溶液桶,盛料桶,废水回收箱。其中,生活污水桶是一个上下直径等大的圆柱状桶;溶液桶桶体外侧设置有一液位计;盛料桶包括过滤层、进水口和出水口,过滤层包括过滤板、钢丝滤网和石英砂,上部进水口与溶液桶通过PVC管相连,下部出水口与废水回收箱也通过PVC管相连。本实用新型生产装置以天然粘土矿物、城市生活污水等为原料,运用物理吸附和离子转移原理,通过持续吸附使城市生活污水中的养分元素最大限度地吸附在粘土矿物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生产成本低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操作简便等特点,同时对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环境保护以及生产高效土壤改良剂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用于苗木种植或养护的抗蒸发双面集水膜

    公开(公告)号:CN201069939Y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720169505.6

    申请日:2007-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苗木种植或养护的抗蒸发双面集水膜,包括:开设在膜体中心的圆孔;从膜体边缘向所述圆孔切割形成的边沿切口;以及固定在所述边沿切口附近的膜体之上的粘结件。在苗木种植和养护过程中,将本实用新型的具有边沿切口和圆孔的抗蒸发双面集水膜套在所述苗木的根基部上,使圆孔包围苗木的根基部;密封集水膜边沿切口,然后把抗蒸发双面集水膜的周边固定在苗坑的边沿,以便在抗蒸发双面集水膜与埋土之间形成集水空间。因而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蓄水、保水/抗蒸发、免除草的技术效果,从而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树木养护保存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