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腹压监测的连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839501U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20559026.X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腹压监测的连接装置,其包括:具有三个连接口的第一连接器;具有三个连接口的第二连接器,其第一连接口与第一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口相连;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口呈锥形,以便于连接不同直径的尿管;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口呈锥形,以便于连接不同尺寸的贮液袋的导管;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的第三连接口或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三连接口与腹压监测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连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证无菌过程,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以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又可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一种气管插管咬护套
    1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713202U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23074919.9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管插管咬护套,包括咬嘴以及护板。其中,咬嘴中空设置,供气管插管通过,咬嘴的外围设置有护牙槽,护牙槽供患者的牙齿陷入咬合。护板设置在咬嘴的一侧,且护板上设置有供气管插管穿入的避让孔。通过咬嘴以及护牙槽的设置,能够对患者的牙齿进行辅助固定,对牙齿部分进行保护,后续在医护人员的插管操作中,护牙槽能够将牙齿包围保护起来,即便患者的牙齿松动脱落,护牙槽还能对松动牙齿的移动进行限位,在患者咬合的状态下,能够避免牙齿脱落而误入气道的情况发生。

    阻滞导管结构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407392U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021251201.6

    申请日:2020-06-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阻滞导管结构,其包括:中空的导管,靠近其一端的外壁上设置多个给药孔;设置在导管上的用于在超声作用下产生强回声的强回声部件;套装在导管外的固定垫片,其上设有贯穿其厚度的固定孔。本实用新型的阻滞导管结构与神经阻滞套件的其它部件配合使用,相比于现有技术的导管,头端的强回声部件可被超声识别而定位容易,固定垫片固定可靠,在导管留置期间导管不易从患者皮肤上脱出,且多个给药孔使给药不易被阻塞,提高阻滞效果。

    神经阻滞针套件及其留置管组件

    公开(公告)号:CN209809207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0179318.9

    申请日:2019-02-01

    Inventor: 林增茂 王东信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神经阻滞针套件及其留置管组件,留置管组件包括导管,此外,还包括:套设于导管外且其前端伸出于导管前端的置入器;与置入器连接的用于将置入器固定于患者的位于穿刺针眼附近的皮肤上的固定器;其中,所述置入器包括用于使导管由后至前穿过的柱形段和与柱形段前端连接的用于置入穿刺针眼以封闭穿刺针眼的锥形段,所述导管前端可从锥形段的前端穿出;其中,所述固定器包括用于固定于患者皮肤上的底座和设置于底座上的用于与所述置入器的柱形段嵌合连接的卡槽。本实用新型的神经阻滞针套件,具有进针锐利、神经损伤小,置管操作便利、漏液和脱管风险减少的优点,且可行性高,操作便利,适于临床应用。

    注射器针帽固定架
    1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932484U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20558061.X

    申请日:2015-07-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射器针帽固定架,其包括:用于夹持注射器的针帽的夹持组件;与夹持组件连接且用于支撑夹持组件的支撑底座;其中,所述夹持组件具有一对夹持臂,且一对夹持臂与所述支撑底座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注射器针帽固定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证无菌过程,制造成本低,适用范围广,可以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又可以保障患者的安全。

    气管插管护具
    16.
    外观设计

    公开(公告)号:CN308587629S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30743115.X

    申请日:2023-11-14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气管插管护具。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本外观设计产品用于气管插管时维持患者的开口状态,防止非预期咬合。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