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65285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310049011.4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超顺磁纳米颗粒为固相进行多肽合成及同步构建多肽磁纳米探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二氧化硅包壳的超顺磁纳米颗粒和偶联rink amide linker的二氧化硅包壳的超顺磁纳米颗粒;分别以二者为固相进行多肽合成;向两组固相中加入K试剂。对于前者,K试剂可将合成多肽脱侧链保护但不将多肽切下,得到肽磁纳米探针。对于后者,其可将多肽脱侧链保护并从该固相上切下,得到合成多肽。本方法在外磁场作用下可迅速脱离反应体系,为合成带来很大便利,并且能够简便精确地合成多肽,同时同步构建多肽磁纳米探针,以用于在体外和体内印证合成肽的生物学功能,也可用于大规模多肽库的建立,迅速筛选出功能肽。
-
公开(公告)号:CN101629076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0810116724.7
申请日:2008-07-1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二氧化硅包被荧光量子点纳米颗粒。该量子点纳米颗粒由“核”和“壳层”组成,所述壳层为二氧化硅层;所述二氧化硅包被荧光量子点纳米颗粒中仅含有一个核;所述二氧化硅包被的荧光量子点纳米颗粒的粒径大于1.5nm,小于50nm,二氧化硅壳层厚度大于0.3nm,荧光量子产率大于5%,小于95%,光致发光谱的半峰宽大于15nm,小于80nm;所述荧光量子点纳米颗粒为疏水性(亲油性和亲脂性)荧光量子点纳米颗粒。本发明制备的二氧化硅包被的荧光量子点纳米颗粒荧光强度高、水溶性好、尺度小且均一,而且还可具备不同的化学官能团,方便与生物分子的缀合,为其生物学应用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619512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11468.8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具体公开了金纳米簇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经过实验研究发现,金纳米簇可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进入细胞、形成内涵体并与溶酶体融合,沉积在溶酶体。在光照条件下,金纳米簇表面发生光化学反应,触发活性氧自由基(ROS)产生,启动细胞凋亡,ROS还可进攻细胞骨架,引起细胞骨架断裂、功能受损。本发明首次提出了金纳米簇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纳米药物,用于肿瘤的治疗。作为纳米药物,金纳米簇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作为惰性金属,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机体/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干扰小,毒性低;只有特定条件下才具有杀伤肿瘤的作用,使用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559487A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10410907.3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北京大学 ,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及生物标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靶向线粒体的荧光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所述的荧光纳米材料由金纳米簇与三苯基膦或其衍生物通过化学共价偶联而成,所述金纳米簇优选为配体保护的金纳米簇。本发明所提供的荧光纳米材料中修饰有线粒体靶向分子,可以对细胞中的线粒体产生较好的靶向效果。且不需要外加荧光分子,本发明所述荧光纳米材料本身就具有优异发光性能,可作为生物荧光标记物应用。不仅如此,所述荧光纳米材料的原材料易得、且价格低廉,工艺简单、反应温和。
-
-
公开(公告)号:CN103965285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049011.4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超顺磁纳米颗粒为固相进行多肽合成及同步构建多肽磁纳米探针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制备二氧化硅包壳的超顺磁纳米颗粒和偶联rink amide linker的二氧化硅包壳的超顺磁纳米颗粒;分别以二者为固相进行多肽合成;向两组固相中加入K试剂。对于前者,K试剂可将合成多肽脱侧链保护但不将多肽切下,得到肽磁纳米探针。对于后者,其可将多肽脱侧链保护并从该固相上切下,得到合成多肽。本方法在外磁场作用下可迅速脱离反应体系,为合成带来很大便利,并且能够简便精确地合成多肽,同时同步构建多肽磁纳米探针,以用于在体外和体内印证合成肽的生物学功能,也可用于大规模多肽库的建立,迅速筛选出功能肽。
-
公开(公告)号:CN103965910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048213.7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型磁性量子点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该量子点纳米颗粒由内核和外延生长的壳层形成,内核为磁性纳米颗粒,粒径大于1nm,小于20nm;所述外延生长的壳层为三元素的半导体壳层,壳层厚度大于0.5nm,小于5nm;磁性量子点纳米颗粒为疏水性磁性量子点纳米颗粒,其荧光量子产率大于1%,小于99%。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可通过控制荧光半导体壳层中各化学元素组分的相对比例来调控磁性量子点纳米颗粒光致发光谱,使其光致发光谱在450-900nm的范围内连续可调,制备方法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可大批量重复制备具有超顺磁性和同样发射波长的磁性量子点纳米颗粒。
-
公开(公告)号:CN10861951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0411468.8
申请日:2018-05-0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具体公开了金纳米簇在制备治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经过实验研究发现,金纳米簇可通过受体介导的内吞进入细胞、形成内涵体并与溶酶体融合,沉积在溶酶体。在光照条件下,金纳米簇表面发生光化学反应,触发活性氧自由基(ROS)产生,启动细胞凋亡,ROS还可进攻细胞骨架,引起细胞骨架断裂、功能受损。本发明首次提出了金纳米簇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纳米药物,用于肿瘤的治疗。作为纳米药物,金纳米簇生物相容性好,安全性高。作为惰性金属,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机体/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干扰小,毒性低;只有特定条件下才具有杀伤肿瘤的作用,使用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675116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511032502.3
申请日:2015-12-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
IPC: G01H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自身次声波检测系统及其生物自身次声波检测方法。生物自身次声波检测系统包括:生物自身次声波检测舱、真空舱、生物生命监测及生命保障系统以及信号检测与收集处理系统,其中所述真空舱用于保障所述生物自身次声波检测舱处于真空环境中,所述生物自身次声波检测舱的真空环境用于阻断外界次声波传入,所述生物生命监测及生命保障系统用于保障所述生物自身次声波检测舱内的生物处于生活状态,所述信号检测与收集处理系统用于对所述生物自身次声波检测舱内的所述生物进行次声波信号检测和收集,并进行信号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4157384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310179831.5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北京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铂化铁纳米颗粒构建纳米异质结构的方法。以铂化铁纳米颗粒为种子,诱发多种材料在其表面后续生长,从而构建出包含磁性铂化铁部分和后续生长部分的纳米异质结构材料;所述铂化铁纳米颗粒粒径大于1nm,小于10nm;所述后续生长部分包括铁的氧化物类材料、II‑VI族元素的半导体材料以及贵金属材料。本发明方法可以在简单的油胺体系中,以铂化铁纳米颗粒作为种子,通过简单的控制温度、时间以及后续第二种材料前体的投料量等基本反应条件,达到制备不同类型多功能纳米异质材料的目的。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体系简单、普适性好、可控性强,适合用于大批量重复生产以磁纳米颗粒为基础的多功能纳米异质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