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芯电缆用芯电线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85355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92119.8

    申请日:2015-09-30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芯电缆用芯电线和采用该芯电线的多芯电缆,该芯电线在低温下具有优异的耐曲挠性。该多芯电缆用芯电线包括:具有多根缠绕在一起的绞合线的导体;以及覆盖该导体的外周的绝缘层。在该导体的横截面中,多根绞合线之间的空隙区域所占据的面积为5%至20%。理想的是,导体的横截面的平均面积为1.0mm2至3.0mm2。在导体中,多根绞合线的平均直径为40μm至100μm,并且理想的是,有196至2,450根绞合线。导体优选包括扭绞线,这些扭绞线为经过扭绞的多根线,并且这些扭绞线被进一步扭绞在一起。优选的是,该绝缘层的主要成分为乙烯和具有羰基的α-烯烃的共聚物。

    电缆
    12.
    发明公开
    电缆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37596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80041983.1

    申请日:2014-0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7/29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线癖的同时,可以低成本制作的电缆。电缆10具有互相绞合在一起的一对绝缘电线11、包覆一对绝缘电线11的周围的由非交联聚氨酯形成的内部包覆层21、以及包覆内部包覆层21的周围的由非交联聚氨酯形成的外部包覆层22。内部包覆层21的硬度以肖氏A硬度计为90度以上100度以下,外部包覆层22的硬度以肖氏A硬度计为80度以上90度以下、并且比内部包覆层21的硬度小5度~10度。

    多芯电缆用芯电线和多芯电缆

    公开(公告)号:CN113874965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080038392.4

    申请日:2020-06-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芯电缆用芯电线,具备:通过扭绞多根素线而得的导体和覆盖该导体的外周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包含第1成分和第2成分,所述第1成分为高密度聚乙烯,所述第2成分为选自由乙烯与具有羰基的α‑烯烃的共聚物和超低密度聚乙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所述第1成分相对于所述聚乙烯类树脂的总含量的含有比例为10质量%以上60质量%以下,所述第2成分相对于所述聚乙烯类树脂的总含量的含有比例为20质量%以上80质量%以下。

    被覆电线及多芯电缆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70958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0052998.2

    申请日:2019-01-21

    Inventor: 小堀孝哉

    Abstract: 根据本公开的被覆电线包括第一导体以及覆盖第一导体的由树脂制成的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包括内层和外层。此外,内层在25℃的温度下的储能模量小于700MPa,外层在25℃的温度下的储能模量为700MPa以上。根据本公开的多芯电缆包括多根根据本公开的被覆电线以及覆盖被覆电线的外皮。

    被覆电线及多芯电缆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70958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052998.2

    申请日:2019-01-21

    Inventor: 小堀孝哉

    Abstract: 根据本公开的被覆电线包括第一导体以及覆盖第一导体的由树脂制成的第一绝缘层。第一绝缘层包括内层和外层。此外,内层在25℃的温度下的储能模量小于700MPa,外层在25℃的温度下的储能模量为700MPa以上。根据本公开的多芯电缆包括多根根据本公开的被覆电线以及覆盖被覆电线的外皮。

    包覆线体的外径异常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9190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310351484.X

    申请日:2013-08-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7/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覆线体的外径异常检测方法,其即使不使用特别的软件,也能够在不发生误检测的同时高精度地检测包覆线体的外径异常。在该方法中,对通过树脂材料的挤出成型而形成包覆层的包覆线体的外径异常进行检测,其中,在通过利用外径测定器(12)测定行进的包覆线体(11)的包覆层的外径,从而检测出发生了异常后,通过设置在下游侧的规定位置处的拍摄装置(14)对检测出的异常发生部位进行拍摄,并将所拍摄的异常发生部位的图像在图像显示装置(18)中显示,进行包覆线体(11)的外径异常的判定。在外径异常的判定后,判定为不是外径异常的情况下,删除外径异常的检测记录。此外,上述的外径异常主要以包状的凸起为对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