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连接器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82715A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510090071.X

    申请日:2015-02-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202 H01R13/52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连接器,不伴有毛刺的除去作业而确保密封构件的密封性。一种防水连接器(10),装配于设备的箱(90),其特征在于,具备:壳体(20),具有能够与设于箱(90)的开口部(91)嵌合的嵌合部(21);环状的密封环(60),对于箱(90)的开口部(91)的内周面与嵌合部(21)之间进行防水;及装配凹部(23),供密封环(60)嵌合,装配凹部(23)通过将直径比在嵌合部(21)的前端部设置的小径部(29)大且独立的前构件(70)装配于小径部(29)而形成。

    连接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33466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362146.6

    申请日:2013-08-19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能够吸收来自机身侧的振动,并且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本发明提供能够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连接器10,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20),其能够与设置在对方侧连接器上的对方侧壳体嵌合;端子(52),其保持在壳体(20)上,具有与设置在对方侧连接器上的对方侧端子连接的端子连接部(52A),设置有与该端子连接部(52A)连续的导体连接部(52B);外部电线(70),其具有挠性,从壳体(20)的内部抽出到外部;以及内部导电部件(50),其在壳体(20)的内部连接导体连接部(52B)与外部电线(70),具有将金属板材大致弯曲成直角而构成的中继部(53C),将该中继部(53C)固定在壳体(20)上。

    橡胶栓组件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615593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80028236.3

    申请日:2016-05-23

    Inventor: 柏田知一

    Abstract: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橡胶栓组件(40),其具备:橡胶栓(50),其具有橡胶栓主体部(51),橡胶栓主体部(51)对壳体(20)的内部进行止水,在橡胶栓主体部(51)的周围设置有腿部(52),在腿部(52)设置的凹部(贯穿孔53)的周壁(54)无裂缝地连续;盖(70),其将橡胶栓(50)覆盖并被固定于壳体(20);以及橡胶栓保持体(60),其具有橡胶栓固定部(64),橡胶栓固定部(64)配置于相对于腿部(52)位于盖(70)的相反侧,在橡胶栓固定部(64)设置有突起(66),橡胶栓保持体(60)从盖(70)的相反侧与凹部嵌合,通过突起(66)卡止于凹部的周壁(54),从而成为腿部(52)沿盖(70)的移动被抑制的状态,橡胶栓保持体(60)被固定于盖(70)。

    橡胶栓组件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1559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680028236.3

    申请日:2016-05-23

    Inventor: 柏田知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4 H01R13/5202 H01R13/5205 H01R13/5213

    Abstract: 本说明书所公开的橡胶栓组件(40),其具备:橡胶栓(50),其具有橡胶栓主体部(51),橡胶栓主体部(51)对壳体(20)的内部进行止水,在橡胶栓主体部(51)的周围设置有腿部(52),在腿部(52)设置的凹部(贯穿孔53)的周壁(54)无裂缝地连续;盖(70),其将橡胶栓(50)覆盖并被固定于壳体(20);以及橡胶栓保持体(60),其具有橡胶栓固定部(64),橡胶栓固定部(64)配置于相对于腿部(52)位于盖(70)的相反侧,在橡胶栓固定部(64)设置有突起(66),橡胶栓保持体(60)从盖(70)的相反侧与凹部嵌合,通过突起(66)卡止于凹部的周壁(54),从而成为腿部(52)沿盖(70)的移动被抑制的状态,橡胶栓保持体(60)被固定于盖(70)。

    设备用连接器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855524B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310613091.1

    申请日:2013-1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12 H01R13/5202 H01R13/5845 H01R13/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用连接器,隔断外部导体的振动而保护设备侧端子与设备连接部的触点部分。所述与设备连接的设备用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构成为包括:阳端子(21),与在设备中设置的阴端子连接;屏蔽线缆(90),被向与连接于阴端子的连接方向不同的方向拉出;内部导体50),将阳端子与屏蔽线缆以能够导通的方式连接而成;铸模部(80),通过树脂将屏蔽线缆铸模而成;后托架(70),将壳体(10)以不能移动的方式固定于设备的箱体;壳体,将内部导体容纳在内部;以及密封环(82),将铸模部与壳体之间密封,铸模部在屏蔽线缆的拉出方向上夹在后托架与壳体之间。

    连接器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579870B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310308490.7

    申请日:2013-07-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24/76 H01R13/533 H01R13/6315 H01R13/748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在连接器嵌合时使端子彼此标准地连接。与屏蔽箱(160)分体构成的设备侧连接器(170)安装于箱体侧开口(161)的内侧,在设备侧连接器设置有阳端子(172),通过嵌合于箱体侧开口161而与阳端子连接的阴端子(52)配置在连接器(10)的内部,连接器(10)包括:外壳20),能够嵌合于箱体侧开口的嵌合部(21)设置在外壳的一端部,与阴端子连接的伸缩性导体51)及电线(71)从其他端部拉出;和端子容纳部30),与嵌合部分体构成,将阴端子容纳在内部,在阳端子和阴端子连接时,端子容纳部沿与嵌合部相对于箱体侧开口的嵌合方向交叉的方向可自由移动地安装于外壳。

    阴端子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98417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244510.8

    申请日:2015-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5 H01R13/113 H01R13/5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阴端子,能够在弹性片不塑性变形的范围维持弹性片的性能。本说明书公开的阴端子(40)为与阳端子(80)连接的阴端子(40),其构成为具备:方筒部(41),由多个周壁构成为筒状;弹性片(46、47),在所述方筒部(41)的内部与所述周壁相对并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及过度挠曲防止部(90、91),设置于所述周壁,具有前侧抵接部(92)和配置于该前侧抵接部(92)后方的后侧抵接部(93),通过在所述前侧抵接部(92)和所述后侧抵接部(93)这双方与所述弹性片(46、47)抵接来防止该弹性片(46、47)过度挠曲。

    设备用连接器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55488A

    公开(公告)日:2014-06-11

    申请号:CN201310617892.5

    申请日:201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用连接器,使从发热部件产生的热容易逃逸。所述与设备连接的设备用连接器构成为包括:阳端子(21),与在设备中设置的阴端子连接;屏蔽线缆(90),被向与连接于阴端子的连接方向不同的方向拉出;内部导体(50),将阳端子(21)与屏蔽线缆(90)以能够导通的方式连接而成;熔断器(30),配置于内部导体(50);树脂制的壳体(10),设置有将熔断器(30)容纳在内部的容纳空间(14);以及散热橡胶(40),以填充在熔断器(30)与容纳空间(14)的内壁(熔断器安装部(18))之间形成的空气层的方式安装。

    阴端子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098417B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510244510.8

    申请日:2015-0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5 H01R13/113 H01R13/52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阴端子,能够在弹性片不塑性变形的范围维持弹性片的性能。本说明书公开的阴端子(40)为与阳端子(80)连接的阴端子(40),其构成为具备:方筒部(41),由多个周壁构成为筒状;弹性片(46、47),在所述方筒部(41)的内部与所述周壁相对并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及过度挠曲防止部(90、91),设置于所述周壁,具有前侧抵接部(92)和配置于该前侧抵接部(92)后方的后侧抵接部(93),通过在所述前侧抵接部(92)和所述后侧抵接部(93)这双方与所述弹性片(46、47)抵接来防止该弹性片(46、47)过度挠曲。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