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芯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06416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253454.5

    申请日:2013-06-24

    Inventor: 林下达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芯线缆及其制造方法,该多芯线缆具有多根绝缘电线和多根同轴电线,能够抑制线缆内的断线。多芯线缆(10)具有:绝缘电线(21A、21B),它们配置在线缆的横截面中心;绝缘电线(21E、21F),它们与绝缘电线(21A、21B)接近地配置,直径比绝缘电线(21A、21B)细;偶数根同轴电线(11),它们在绝缘电线(21A、21B)及绝缘电线(21E、21F)的周围,配置在同一圆周上;以及抗拉纤维(31),其配置在绝缘电线(21A、21B)以及绝缘电线(21E、21F)与同轴电线(11)之间的间隙中。

    多芯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339690A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80000320.0

    申请日:2013-01-22

    Inventor: 林下达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3/26 H01B11/1878 H01B11/1891 H01B11/20

    Abstract: 一种多芯线缆(10),其构成为在将多根细径电线(11、12)绞合而成的集束芯(13)的外周以螺旋状卷绕有带部(14),在带部(14)的外侧配置有屏蔽导体(15),并且屏蔽导体(15)的外侧被外皮(16)覆盖,上述带部(14)是以与集束芯(13)的绞合方向相同的卷绕方向、与集束芯(13)的绞合间距相同的卷绕间距卷绕的。此外,带部(14)的卷绕角度为8度至20度。

    绝缘电线、同轴电缆及多芯电缆

    公开(公告)号:CN102687208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180004413.1

    申请日:2011-11-30

    Inventor: 林下达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B11/1856 H01B7/0233

    Abstract: 提供一种绝缘电线、同轴电缆及多芯电缆,其可以减小绝缘体的介电常数,在细径下得到良好的电气特性,而不会导致耐电压性降低及强度降低。同轴电缆(11)的中心导体(12)由具有沿长度方向连续的空隙部(14)的绝缘体(13)覆盖,在绝缘体(13)的外周配置外部导体(15),空隙部(14)形成为剖面圆形或椭圆形状,在绝缘体(13)中均等地配置6至8个空隙部(14),在与同轴电缆(1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剖面上,在将空隙部(14)的面积相对于所有空隙部(14)的面积和绝缘体(13)的面积之和的比例作为空隙率时,使得所有空隙部(14)总计的空隙率大于或等于18%而小于或等于35%。

    细径同轴电缆束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194545B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010123193.1

    申请日:2010-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细径同轴电缆束,该电缆束即使反复进行变形,中心导体也不断裂,弯曲性良好,可以维持捆扎状态。细径同轴电缆束通过使捆扎的多根细径同轴电缆的末端与连接器连接而进行成端处理,用在设备内的弯曲、转动或者滑动的位置,多根细径同轴电缆穿过由合成纤维编织成的筒状的编织套而被捆扎,在编织套中,合成纤维的拉伸强度大于或等于3.0cN/dtex,合成纤维的纤维直径大于或等于30μm而小于或等于60μm,厚度小于或等于0.1mm,在成为圆筒状的状态下的剖面直径小于或等于2.5mm,编织角度大于或等于63°而小于或等于77°,编织密度大于或等于80%而小于或等于96%。

    多芯电缆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67347B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610256661.X

    申请日:2016-04-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芯电缆,该多芯电缆包括至少两个同轴电线对,每个同轴电线对包括并排布置且彼此接触的两根同轴电线,每根同轴电线包括中心导体、绝缘体、外部导体和护套,外部导体包括内层部分和外层部分,其中,内层部分由螺旋状地缠绕的细金属线形成,并且外层部分由螺旋状地缠绕在内层部分上的金属树脂带形成。内层部分的细金属线的缠绕方向与外层部分的金属树脂带的缠绕方向相反。金属树脂带的缠绕方向相对于细金属线的缠绕方向的角度在30°以上且90°以下的范围内。同轴电线对之间的串扰等于或小于‑40dB。

    多芯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06416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310253454.5

    申请日:2013-06-24

    Inventor: 林下达则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芯线缆及其制造方法,该多芯线缆具有多根绝缘电线和多根同轴电线,能够抑制线缆内的断线。多芯线缆(10)具有:绝缘电线(21A、21B),它们配置在线缆的横截面中心;绝缘电线(21E、21F),它们与绝缘电线(21A、21B)接近地配置,直径比绝缘电线(21A、21B)细;偶数根同轴电线(11),它们在绝缘电线(21A、21B)及绝缘电线(21E、21F)的周围,配置在同一圆周上;以及抗拉纤维(31),其配置在绝缘电线(21A、21B)以及绝缘电线(21E、21F)与同轴电线(11)之间的间隙中。

    布料以及安装件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02978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181262.7

    申请日:2015-04-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布料以及使用该布料的安装件,其使用于提供给对身体进行操作的装置或在身体上穿戴而使用的装置的衣服,其能够防止用于装置的配线的同轴电线造成妨碍。布料是将在具有伸缩性的线材(11a)上卷绕同轴电线(11b)而形成的同轴卷绕线(11)作为构成线,通过纺织而得到的能够以面状伸缩的布料。布料也可以是将上述同轴卷绕线(11)作为构成线的编织布料。

    多芯线缆及其制造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08816A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10060499.5

    申请日:2014-0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芯线缆及其制造方法,该多芯线缆具有多根绝缘电线和多根同轴电线,能够实现线缆外径的小型化,并且,能够防止线缆内的多根同轴电线的位置偏离。多芯线缆(10)具有:第一绝缘电线(21);比第一绝缘电线更细径的第二绝缘电线(25);同轴电线对(11A、11B、11C、11D),其包含偶数组配成一对的同轴电线(11);以及护套(30),其包覆第一绝缘电线、第二绝缘电线及同轴电线对(11A、11B、11C、11D)的周围,在与线缆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截面中,第一绝缘电线及同轴电线对(11A、11B、11C、11D)在同一圆周上彼此接近地配置,在由于第一绝缘电线及同轴电线对(11A、11B、11C、11D)的配置而形成的圆的内部,配置有第二绝缘电线。

    多芯线缆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50308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8

    申请号:CN201380000996.X

    申请日:2013-04-25

    Abstract: 多芯线缆(10)以下述方式构成:将多个由多根细径电线(11)绞合而成的电线单元(12)捆束构成电线集束体(14),在该电线集束体的外周配置有由素线导体(15a)编织而成的屏蔽层(15),将该屏蔽层的外侧利用树脂制护套(16)包覆。在多芯线缆(10)中,编织而成的屏蔽层(15)的素线导体(15a)由镀有银镀层的铜合金线构成,其素线径为0.04~0.15mm,导体拉伸率大于或等于0.8%,银镀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0.6μm。

    多芯电缆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25097B

    公开(公告)日:2011-12-28

    申请号:CN200810111099.7

    申请日:2008-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芯电缆,其可以使中心导体以比内部绝缘体的外径窄的间隔排列,使连接部位的宽度变小。该多芯电缆将多根同轴电缆并列而构成,该同轴电缆具有:中心导体;内部绝缘体,其配置在中心导体的外侧;外部导体,其配置在内部绝缘体的外侧;以及外皮,其配置在外部导体的外侧,同轴电缆的内部绝缘体具有:筒状部,其覆盖中心导体的外周;以及多个壁板,它们从筒状部以放射状向径向外侧延伸,同时,在壁板之间形成槽状空间,该多芯电缆具有将露出的内部绝缘体相互接触地排列为平面状的排列部,在排列部中,所邻接的内部绝缘体进入下述圆(C)的内侧,该圆(C)在内部绝缘体的径向剖面内通过多个壁板的前端,并与同轴电缆的外周同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