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信号测量设备精度保证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7601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087927.9

    申请日:2013-03-19

    发明人: 丁心志 沈鑫

    IPC分类号: G01R31/00

    摘要: 一种电信号测量设备精度保证控制方法,本发明步骤为:第一步:控制器监测电信号测量设备输入电压、电流信号和输出电压、电流信号,并把结果存储在一个非易失存储器的一个补偿表;第二步:利用查表方法,提供一种提高电信号测量设备精度的动态补偿和计算方法;第三步:把电信号测量设备看作一个黑匣子,对它最后输出的电压、电流信号进行补偿。本发明结构简单,在不增加很大成本的前提下,提高电信号测量设备的精度,当测量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测量值有所漂移后,重新进行检测、校准又可达到出厂时的精度,简单、可靠,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单三相电能表兼容检定电压系统分离解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67369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376520.2

    申请日:2014-08-01

    IPC分类号: G01R35/04

    摘要: 单三相电能表兼容检定电压系统分离解决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三相功率源输出作为唯一的供电源;B:先由三相功率源和三相挂表座以及三相标准表形成独立的三相供电系统;C:在功率源的A相电压输出UA中加入切换继电器K0;D:在功率源的电压输出UN中加入切换继电器K1;E:在标准表的A相电压输入UA中加入切换继电器K2;等等。该方法通过增加4个继电器以及单相系统中所必须的电压隔离互感器,实现利用同一套功率源和标准表,产生两个独立的供电系统——三相电能表供电系统和单相电能表供电系统。

    一种高压电流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489602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484504.0

    申请日:2013-10-16

    摘要: 一种高压电流装置,本发明包括二次线圈、屏蔽罩、绝缘介质、外壳、底座、二次线圈接线端子、铁芯、一次线圈、一次线圈接线端子,其连接结构为:一次线圈通过穿心式或等安匝方法设在铁芯内,一次线圈两端与一次线圈接线端子连接,一次线圈接线端子位置设在高压电流装置的上部平台上;二次线圈绕制在铁芯上,二次线圈的线圈与线圈之间采用绝缘材料隔离,二次线圈层与层之间也采用同样的绝缘材料隔离,二次线圈接线端子的位置设在高压电流装置的底座上,屏蔽罩罩在二次线圈外;绝缘介质设在屏蔽罩与外壳之间。本发明可用于高压电流升流器或高压标准电流互感器,具有绝缘强度高,结构紧凑等优点。

    智能电能表通信接收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7100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54577.8

    申请日:2012-12-19

    IPC分类号: H04B17/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能表性能测试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电能表通信接收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该方法包括上位机发送数据包指令以控制抄控器与频率发生器;抄控器根据频率发生器产生的频率时钟,将上位机所发送的数据包指令解析后传向待测试智能电能表;待测试智能电能表接收到正确的数据包指令后作出应答,并将应答数据逆向返回至上位机;上位机及其内部运行的分析软件对待测试智能电能表发送的应答数据进行分析,以判断待测试智能电能表的接收性能。本发明可以测试智能电能表的中心频率偏离时的接收性能,实现较为简单方便。

    电能计量装置仿真系统及其接线的矩阵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4054A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210554746.8

    申请日:2012-12-19

    IPC分类号: G01R35/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能计量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能计量装置仿真系统及其接线的矩阵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分别在电压互感器与被测试电能计量设备之间的二次回路,以及电流互感器与被测试电能计量设备之间的二次回路接入一矩阵控制的接线控制器,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分别通过矩阵控制的接线控制器与被测试电能计量设备电性连接;将上述两矩阵控制的接线控制器一端分别与一上位机通信连接,该上位机对该两矩阵控制的接线控制器进行控制,以实现电压互感器与被测试电能计量设备之间,以及电流互感器与被测试电能计量设备之间接线的任意组合。本发明可以在电能计量仿真过程中实现智能自动接线过程,提高仿真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