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体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282716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080004494.0

    申请日:2010-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 H01M2/18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体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体(150)中,隔离物(157)的第一端部(15b)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正极板(155)的正极一端部(155c)更靠内一侧,位于比正极板(155)的正极涂覆部(155d)的一端(155f)更靠外一侧,并且位于比负极板(156)的负极涂覆部(156d)的一端(156f)更靠外一侧。隔离物(157)的第一端部(157b)比中间部(157d)的厚度厚。隔离物(157)的第二端部(157c)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负极板(156)的负极另一端部(156c)更靠内一侧,位于比正极板(155)的正极涂覆部(155d)的另一端(155g)更靠外一侧,并且位于比负极板(156)的负极涂覆部(156d)的另一端(156g)更靠外一侧。隔离物(157)的第二端部(157c)比中间部(157d)的厚度厚。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体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02282716B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080004494.0

    申请日:2010-0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8 H01M2/18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体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电极体(150)中,隔离物(157)的第一端部(15b)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正极板(155)的正极一端部(155c)更靠内一侧,位于比正极板(155)的正极涂覆部(155d)的一端(155f)更靠外一侧,并且位于比负极板(156)的负极涂覆部(156d)的一端(156f)更靠外一侧。隔离物(157)的第一端部(157b)比中间部(157d)的厚度厚。隔离物(157)的第二端部(157c)在宽度方向上位于比负极板(156)的负极另一端部(156c)更靠内一侧,位于比正极板(155)的正极涂覆部(155d)的另一端(155g)更靠外一侧,并且位于比负极板(156)的负极涂覆部(156d)的另一端(156g)更靠外一侧。隔离物(157)的第二端部(157c)比中间部(157d)的厚度厚。

    非水二次电池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663781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580037392.1

    申请日:2015-06-02

    Abstract: 非水二次电池包含正极复合材料层(10b)。在正极复合材料层(10b)的厚度方向上的横截面中,正极复合材料层(10b)包括包含在与厚度方向(TD)交叉的方向上的一个末端部分的第一区域(R1),包含另一末端部分的第二区域(R2),和位于第一区域(R1)与第二区域(R2)之间的第三区域(R3)。第一区域(R1)由含有磷酸锂铁(1)和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2)的第一复合材料组成,第二区域(R2)由含有磷酸锂铁(1)和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2)的第二复合材料组成。第三区域(R3)由含有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2)的第三复合材料组成。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