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103480A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680002177.9
申请日:2006-01-12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PC: H01M8/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5 , H01M8/0206 , H01M8/0228 , H01M8/0247 ,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4029 , H01M8/241 , H01M8/2457 , H01M8/248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其包括:电解质部;和隔板,该隔板表里一体地形成有气体流路面和制冷剂流路面,其中所述气体流路面形成有反应气体流过的气体流路,所述制冷剂流路面形成有冷却介质流过的制冷剂流路。气体流路面具有:平行地形成的多个线状气体流路,和气体流路连接部,该气体流路连接部被构成为将多个线状气体流路分割为多个线状气体流路组、并且串联连接多个线状气体流路组的至少一部分。制冷剂流路面具有相对多个线状气体流路表里一体地形成的多个线状制冷剂流路,并具有被构成为与气体流路连接部表里一体地形成、并且并联连接多个线状制冷剂流路的制冷剂流路连接部。
-
公开(公告)号:CN101828293B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0880112181.X
申请日:2008-10-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75 , H01M8/0271 , H01M8/04067 , H01M8/248 , H01M2008/1095 , Y02E60/50
Abstract: 通过配设绝热件,抑制燃料电池的内部和外部的热扩散,抑制因温度降低所导致的燃料电池性能的降低,并且通过指定所述绝热件的物理特性,得到在燃料电池中所必需的适当的绝热性,提高起动性。燃料电池1具有层积了多个单位单元的单元层积体10和配设在单元层积体10的单元层积方向两侧的集电板14A和14B,该燃料电池1具备绝热部24,该绝热部24具有绝热件21和从单元层积方向两侧夹持绝热件21的夹持板22和23,由夹持板22和23夹持绝热件21,绝热件21的导热率为0.1W/mK以下、且气孔率为7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02042478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010515772.0
申请日:2010-10-19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Inventor: 山本佳位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7C1/00 , B65D53/02 , F17C2201/0109 , F17C2201/035 , F17C2203/0604 , F17C2203/0619 , F17C2203/0673 , F17C2205/0305 , F17C2205/0397 , F17C2209/2118 , F17C2221/012 , F17C2223/0123 , F17C2260/036 , Y02E60/321 , Y10T29/499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罐和罐制造方法。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罐,该罐在圆柱形口部(18)和套圈构件(20)之间包括O型环(34),该圆柱形口部形成在树脂衬里(12)中,该树脂衬里形成要填充气体的罐本体,该套圈构件安装在口部(18)的内周侧上。在成型树脂衬里(12)时嵌入成型的嵌入环(36)设置在口部(18)内。嵌入环(36)包括在其内周侧和外周侧之间连通的多个连通孔(38)。
-
公开(公告)号:CN102015855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0980115473.3
申请日:2009-04-28
IPC: C08J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9/0066 , B29C43/00 , B29C43/003 , B29C43/26 , B29C43/305 , B29C43/46 , B29K2027/18 , B29K2105/04 , B29K2995/0005 , B29K2995/001 , B32B27/08 , B32B27/18 , B32B27/28 , B32B27/322 , B32B2250/24 , B32B2264/108 , B32B2305/026 , B32B2307/202 , B32B2307/21 , B32B2307/304 , B32B2307/51 , B32B2419/00 , B32B2509/00 , B32B2607/00 , C08J9/283 , C08J2201/0502 , C08J2327/18 , Y10T156/10 , Y10T428/249986 , Y10T428/3154 , Y10T428/31544
Abstract: 本发明的多孔片材的制造方法,包括:(I)准备多个含有聚四氟乙烯和碳粒子的片状成形体的工序和(II)使多个所述片状成形体叠合后进行轧制的工序。在本发明的多孔片材的制造方法中,可交替地重复进行工序(I)和工序(II)。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片状成形体,例如,可以使用将含有聚四氟乙烯和碳粒子的混合物成形为片状的母片材,也可以使用通过将多个母片材叠合后进行轧制而得到的层叠片。
-
公开(公告)号:CN101395751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0780007856.X
申请日:2007-03-0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73 , H01M8/0247 , H01M8/0256 , H01M8/0258 , H01M8/242 , H01M8/2483 ,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电池层叠体,其具有特别适于抑制分隔件变形的结构,所述分隔件具有凹凸形状在各分隔件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上彼此反转的结构。在相邻分隔件(20,20)之间,形成有发电区域或制冷剂流动区域,在发电区域内插入有MEAs(30)和用于夹持MEAs(30)的至少一部分的框状部件(40),在制冷剂流动区域内未插入MEAs(30)或框状部件(40)。抑制各分隔件(20)变形的变形抑制区域(24)由设在分隔件(20)上的凸起部形成。另外,在各框状部件(40)上形成有用于抑制分隔件在变形抑制区域(24)或其附近的变形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变形抑制区域(24)的背面侧突出,其中变形抑制区域(24)是分隔件(20)背面侧上的凹部。
-
公开(公告)号:CN102015855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980115473.3
申请日:2009-04-28
IPC: C08J9/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J9/0066 , B29C43/00 , B29C43/003 , B29C43/26 , B29C43/305 , B29C43/46 , B29K2027/18 , B29K2105/04 , B29K2995/0005 , B29K2995/001 , B32B27/08 , B32B27/18 , B32B27/28 , B32B27/322 , B32B2250/24 , B32B2264/108 , B32B2305/026 , B32B2307/202 , B32B2307/21 , B32B2307/304 , B32B2307/51 , B32B2419/00 , B32B2509/00 , B32B2607/00 , C08J9/283 , C08J2201/0502 , C08J2327/18 , Y10T156/10 , Y10T428/249986 , Y10T428/3154 , Y10T428/31544
Abstract: 本发明的多孔片材的制造方法,包括:(I)准备多个含有聚四氟乙烯和碳粒子的片状成形体的工序和(II)使多个所述片状成形体叠合后进行轧制的工序。在本发明的多孔片材的制造方法中,可交替地重复进行工序(I)和工序(II)。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片状成形体,例如,可以使用将含有聚四氟乙烯和碳粒子的混合物成形为片状的母片材,也可以使用通过将多个母片材叠合后进行轧制而得到的层叠片。
-
公开(公告)号:CN101632191A
公开(公告)日:2010-01-20
申请号:CN200880007855.X
申请日:2008-11-17
Applicant: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54 , H01M8/0258 , H01M8/0265
Abstract: 在隔板(15)的至少一方的配流部(35)中,在与中央部(分割区域32a~32c)中第一流体(冷却剂)的流体的流量相对地增多的第一区域(分割区域32a、32c)相对向的区域形成的多个第一突起部(46),相比在与上述中央部中第一流体的流量相对减少的第二区域(分割区域32b)相对向的区域形成的多个第一突起部(46),横截面的直径形成得较大。由此,能够在正反面的凹凸形状反转的隔板形成的流体流路中,使流体的流量分布均匀化。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