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
    11.
    发明公开
    转子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6897493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80014784.6

    申请日:2022-02-15

    Abstract: 一种转子,用于电动机,具备:转子铁芯;及多个永久磁铁,以在形成于转子铁芯的多个埋设孔的两端形成磁通屏障的方式埋入于对应的埋设孔,并形成多个磁极,其中,在转子铁芯的外周面形成有多个槽部,多个槽部中,两个槽部成对地从在电动机工作时成为q轴的轴离开并相对于轴对称地配置,在转子铁芯的截面中,通过成对的两个槽部和转子铁芯的中心的两条直线所成的第一角度比隔着轴相邻的两个磁通屏障的轴侧的端面所成的第二角度小。

    旋转电机的转子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257801B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610412445.X

    申请日:2016-06-14

    Inventor: 大河内利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旋转电机的转子,转子由旋转轴支承,转子包括转子芯和嵌入在转子芯中的永磁体。在定子芯中形成有至少一个芯内冷却介质通路,该至少一个芯内冷却介质通路将从形成在旋转轴内部的轴内冷却介质通路供给的冷却介质引导到转子芯的外周端,并将所供给的冷却介质排入转子芯与定子之间的间隙中。该至少一个芯内冷却介质通路包括中央冷却介质通路,一对内周侧冷却介质通路,以及与所述间隙连通的外周侧冷却介质通路。中央冷却介质通路的径向外侧端部具有越靠近轴向中央越朝径向外侧延伸的斜度。

    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78565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5957.9

    申请日:2015-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146 H02K3/325 H02K3/345

    Abstract: 一种用于旋转电机的定子包括环形的轭部,和从所述轭部沿定子径向突出的齿。每个所述齿在定子轴向上的两个端都包括宽度减小部。每个所述宽度减小部的宽度都比每个所述齿的其余部分的宽度小。定子线圈各自都以集中卷绕方式卷绕在每个所述齿周围,并且在线圈端部中包括至少一个弯曲部。所述弯曲部在位置上与所述宽度减小部的至少一部分对应。

    电动机的控制装置以及车辆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3048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417330.5

    申请日:2022-04-20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电动机的控制装置以及车辆。控制装置(60)具备:转子温度推定部(62a),基于来自用于确定定子(12)的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7)的定子温度信息、来自用于确定在电动机(10)的冷却中使用的制冷剂的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25)的制冷剂温度信息以及来自用于确定转子(14)的转速的旋转变压器(18)的转子(14)的转速信息,来推定转子(14)的温度;以及电动机控制部(62d),基于转子温度推定部(62a)所推定出的转子(14)的温度来控制电动机(10)的输出特性和驱动条件中的至少一方。

    推定器和推定器系统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46923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710494637.4

    申请日:2017-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641 Y02T10/6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推定器和推定器系统。推定器包括通过使用输入信号和表达目标模型的关系表达式计算状态量的模型单元,测量用于校正状态量的校正信号的校正信号测量传感器,将用于基于校正信号校正状态量的值输出到模型单元的校正单元,以及根据与冷却油的流动的改变相关的油流动相关值来改变模型单元的模型改变单元。校正信号测量传感器被布置为在没有冷却油滴落的点处与金属构件接触,金属构件包括构成定子线圈的线圈导线的、连接到线圈导线的端子、以及连接在线圈导线和端子之间的动力线路。

    旋转电机的转子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07857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580057258.8

    申请日:2015-08-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32 H02K1/276 H02K1/2766

    Abstract: 在转子(10)的转子芯(12)中,形成有芯内致冷剂路径。所述芯内致冷剂路径包括:第一致冷剂路径(22),所述第一致冷剂路径针对每个磁极形成并从所述转子芯(12)的外周端部沿各q轴朝所述转子芯(12)的内周延伸;第二致冷剂路径(24),所述第二致冷剂路径每隔一个磁极形成并从所述转子芯(12)的内周端部沿d轴延伸到比所述永久磁体(16)更靠近内周的位置;和第三致冷剂路径(26),所述第三致冷剂路径在转子轴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致冷剂路径(22)移位的位置处沿转子周向延伸以提供所述第一致冷剂路径(22)与所述第二致冷剂路径(24)之间的流体连通。

    马达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20881A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510957205.3

    申请日:2015-12-18

    Abstract: 马达控制装置以及控制方法控制具备马达和对所述马达输出电力的变换器的马达系统。马达控制装置具备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电子控制单元根据转矩指令值来设定q轴电流值,进行控制d轴电流值以使合计铜损(Pc)、铁损(Pi)和变换器损失(Pinv)得到的系统损失(Ps)比合计所述铜损(Pc)和铁损(Pi)得到的马达损失(Pm)成为最小时的系统损失(Ps)低的系统损失降低控制,所述铜损(Pc)、所述铁损(Pi)和所述变换器损失(Pinv)伴随q轴d轴平面上的电流矢量的电流相位(β)的变动而变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