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78336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0453807.6
申请日:2020-05-26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提供能同时进行接近空调和通常空调且通用性优异的带空调功能的控制装置。具有:壳体(2),具有内部空间(29),配置于车辆的坐席的侧方;以及筒状的管道(3),组装于所述壳体(2)而配置于所述内部空间(29),所述壳体(2)具有:第1吹出口(21),朝向所述坐席开口;以及第2吹出口(22),朝向比所述坐席更靠后方的位置开口,所述管道(3)具有:流入流路部(30),与车辆用空调装置(97)连通而成为空调空气的流入端部;以及分配流路部(40),与所述流入流路部(30)连通,所述分配流路部(40)分支为与所述第1吹出口(21)连通的第1流路部(41)及与所述第2吹出口(22)连通的第2流路部(42)这两个独立的流路。
-
公开(公告)号:CN11730203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0681153.6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控制台箱具有:箱主体;盖;第1连结部,其分别设置于箱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部;第2连结部,其设置于宽度方向上的盖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锁止机构;操作部;以及引导部,其设置于箱主体。引导部允许从第2连结部与宽度方向的一端部的第1连结部连结的位置向与另一端部的第1连结部连结的位置移动的方式的盖的移动,并且在第2连结部对该移动时的盖进行引导。
-
公开(公告)号:CN117284208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0681743.9
申请日:2023-06-09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控制台箱具有箱主体、盖、锁止机构、以及至少1个上压机构。上压机构具有:至少1个凹部,其在盖的侧面开口;撞击器;以及预紧部件,其在转动预紧方向上对撞击器进行预紧。撞击器具有:第1上压部,其在基于盖的上部开口的封闭状态下进入凹部,并且随着盖的上升而从凹部拔出,并且在进入凹部时使得上压力作用于凹部的内壁面;以及第2上压部,其位于比转动预紧方向的第1上压部更靠后方的位置,并且在封闭状态下从盖的下表面向下方分离,且在基于第1上压部的上压之后与下表面接触而使得上压力发挥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6181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356637.5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操控台具有:台主体,其具有上部开口;以及盖,其对上部开口进行开闭。盖具有:盖主体;转动轴,其设置于盖主体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将盖主体与所述台主体连结;以及操作部,其与转动轴对应地设置,通过对该操作部进行操作而将该转动轴与所述台主体的连结状态解除。盖构成为能够以转动轴为中心而转动,另一方面,构成为通过对操作部进行操作而能够将盖从台主体拆下。
-
公开(公告)号:CN110871739A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910768621.7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Abstract: 利用预紧部件的朝向打开方向的预紧力抑制联动地进行开闭动作的两扇门间产生晃动,在对任一扇门的按压关闭操作时使未按压的另一扇门的关闭动作容易追随一扇门的关闭动作。对开型盖装置具有:箱主体;第1及第2门;开闭机构,使第1及第2门联动地进行开闭动作;锁止机构,将第1及第2门锁止为关闭状态;预紧部件,在基于锁止机构的锁止时将第1及第2门向打开方向预紧;以及支撑部件,将预紧部件的预紧力传递至第1及第2门。支撑部件具有:第1支撑部,对预紧部件的另一端部进行支撑;以及第2及第3支撑部,它们在第1门、第2门于关闭动作中到达规定锁止位置之前开始与第1门、第2门抵接,在基于锁止机构的锁止时对第1门、第2门进行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3358966A
公开(公告)日:2013-10-23
申请号:CN201310061941.1
申请日:2013-02-27
IPC: B60N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N3/10 , B60N3/106 , Y10S224/9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杯架,其沿架主体的周向配置支撑插入至架主体的收容部中的容器的1个或2个支撑部件,其可以使在侧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容器顺利地从收容部中取出,并且在支撑部件后退时,支撑部件与架主体周边的其他部件干涉的可能性很小。支撑部件由第一支撑片及第二支撑片通过第二转动轴连结的构造形成。支撑部件的上侧的第一转动轴只能转动。支撑部件的下侧的第三转动轴可以转动和上下滑动。在支撑部件动作时,第一支撑片与第二支撑片相比,不会更加向接近架主体的中心轴的方向以及向下方凸出。在第三转动轴上升至最高而连结部进入量最大时,从第二转动轴朝向第一转动轴引出的线、和从第二转动轴朝向第三转动轴引出的线所成的角度为钝角。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