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3309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71088.3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L45/60 , H04Q1/02 , H04Q1/04 , F16F15/067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适用于地震现场使用的无线WIFI路由器,包括主体机构和防护抗震机构,主体机构包括支撑架,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路由器本体,路由器本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安装板;通过设置防护单元和抗震单元的配合使用,能够对路由器本体在地震现场使用时的抗震和防护效果,使得路由器本体在使用时能够得到全面的防护性,增加了路由器本体在地震现场的使用寿命,同时能够增加路由器本体在地震现场使用时的稳定性和牢固性,避免路由器本体在地震现场使用时,受到外力的影响下而发生损坏,避免了路由器本体无法使用,而对地震现场工作人员使用到需要联网的设备无法正常地运行,达到了增加路由器本体在地震现场使用时的稳定性、防护性和抗震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95105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47148.8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钻孔钟控延时释放装置,包括从后向前依次连接的锚定爪、连接筒、机械钟、释放结构和线缆连接器;所述的锚定爪包括固定杆,所述的固定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锚定结构,所述的锚定结构包括在固定杆上开设的第一通槽,所述的固定杆上开设有一对对称分布的第一凹槽,一对所述的第一凹槽之间开设有第二通槽;利用机械钟的计时功能,实现线缆连接器的延时释放,并且利用机械钟发条储蓄的能量,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旋转释放凸轮实现线缆连接器释放的释放动作,使得下放至钻孔中的线缆、设置在线缆上的传感器以及线缆连接器的能够及时回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煤矿钻孔中传感器锚定后无法释放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717316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856529.2
申请日:2023-07-12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生态采煤随充套管内料浆防堵监测方法,基于分布式光纤测应变、测振动原理,在料浆输送过程中在随充套管转弯处及水平段产生沉淀堵塞,此时通过随充套管外侧布置的传感光缆可实时感应到该事件,监测主机可智能评定堵塞程度,并定位堵塞区段;当堵塞超过20%时,通过孔口下入扩孔钻头,监测主机实时定位钻头前进位置,当钻头前进至堵塞区段时,根据堵塞程度增大钻头水路压力进行扩孔。本发明解决了随充过程中套管内料浆的防堵监测等问题,保证后期套管内料浆正常输送。
-
公开(公告)号:CN1179705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07584.6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井下微震和电法共用的监测系统,包括地面控制终端和数字处理与传输单元,所述的地面控制终端和数字处理与传输单元通过以太网建立通信;所述的数字处理与传输单元上通过线缆连接有多个检测结构,所述的数字处理与传输单元上连接有隔爆电源。本发明中通过采用检波器、电极一体化设计,以及微震、电法信号合一化处理,实现了目前煤矿井下微震、电法监测技术的信号拾取部分和采集部分的通用化,成倍降低井下监测线缆线芯数量和重量,减少监测装置仪器复杂度和成本,提高施工效率,也进一步促进了煤矿井下工作面水害监测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652044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1454630.7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工作面电法矩形观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监测站、第二监测站、第一测线、第二测线和电法监测系统采集管理平台,电法监测系统采集管理平台连接第一监测站和第二监测站;第一监测站连接第一测线,第二监测站连接第二测线;第一测线和第二测线上均接入监测电极组。本发明能够同时获取沿矩形工作面走向和倾向的观测数据,在不增加设备使用成本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了观测数据的空间密度,获得了更丰富的观测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576022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1552887.6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V3/22 , G01V3/38 , G01R27/02 , G06F16/215 , G06F16/22 , G06F16/245 , G06T3/40 , G06T17/20 ,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水害隐患电法监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电法监测系统控制器,用于向第一电法监测分站和第二电法监测分站发出控制指令;第一“L型”测线和第二“L型”测线用于围成一个矩形来包围工作面;第一电法监测分站和第二电法监测分站,分别与第一“L型”测线和第二“L型”测线连接,用于电法监测数据采集;存储器用于对电法监测数据存储、处理和质量管控;电法监测数据处理器用于对存储器访问,对电法监测数据进行观测电压正负属性校正、电极极化效应校正、电极一致性校正及混合权重约束反演成像。本发明有效减低了井下复杂工况环境对电法监测的影响,提高了矿井水害隐患的解释精度,为煤矿水害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31179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26414.0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8B21/10 , E21F17/18 , H04L67/025 , G01R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本安电阻率监测系统,包括地面设备和井下本安设备,地面设备由地面服务器和配套地面光端机,以及服务器上安装的配套监控与数据处理软件、数据库、动态成像软件组成;用于远程控制监测分站测点间智能电流供电与电位差采集,并完成监测数据的读取、存储、预处理及视电阻率相关辨识,以及视电阻率的动态成像;井下本安设备由矿用本安型交换机及配套隔爆兼本安电源,通信光纤,两个收发一体监测分分站及配套隔爆兼本安直流稳压电源,以及两个监测大线与若干电极组成:矿用本安型交换机用于监测分站与地面服务器之间的信号传输;通信光纤用于井下监测站与地面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为矿井顶、底板水害监测预警提供良好的装备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93300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12627.6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V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电电极极化效应校正方法:步骤1,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的校正系数测试方法得到被测试电极的校正系数;步骤2,通过实验测定电极的极化电位差衰减曲线;步骤3,根据步骤2得到的极化电位差衰减曲线的变化特征,选取合适的拟合公式,通过曲线拟合获得极化电位差与时间的函数关系;通过该函数表达式能够计算与被测试电机材质相同的供电电极在断电后任意时刻的极化电位差;步骤4,利用步骤3得到的函数关系对与被测试电极材质相同的供电电极的极化效应进行校正。本发明通过实验测定电极的极化电位差随时间的衰减曲线,利用衰减曲线对野外测量的电位差数据进行校正。
-
公开(公告)号:CN11579306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32489.8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V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可变接入电阻的矿用电法监测场源发射装置及方法,包括嵌入式中控模块、步进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圆盘可调滑动变阻器、电法场源信号发射模块、开关矩阵模块、MOSFET开关、取样电阻和监测电极组;所述嵌入式中控模块分别连接步进电机驱动器、电法场源信号发射模块、开关矩阵模块、MOSFET开关和取样电阻;所述步进电机驱动器、步进电机和圆盘可调滑动变阻器依次连接;开关矩阵模块连接电法场源信号发射模块;所述取样电阻、MOSFET开关、开关矩阵模块、圆盘可调滑动变阻器和监测电极组依次首尾相接组成发射回路。本发明能够自动调节发射回路中的接入电阻,使发射电流始终稳定在接近本安限流值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57552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8615.5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直流电法监测的多频数据抗干扰方法:步骤1:向地下供入包含多个频率成分的电流信号,记录发射电流和接收信号的时间序列;步骤2:将发射电流和接收信号的时间序列做检测,得到测点的大地频率响应;步骤3:以单个测点为单位,根据接收信号时间序列的傅里叶变换结果,计算不同频率的接收信号信噪比,剔除不合格的大地频率响应;步骤4:以不同频率的大地响应为数据源,逐点判断测点数据量是否充足,是则进行步骤5,否则进行步骤6;步骤5:逐点评价测点大地频率响应的稳定性,是则进行步骤6;否则剔除偏差最大的数据,返回步骤4;步骤6:计算得到大地频率响应。本发明在较高工作效率的条件下提高了有效数据信噪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