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374375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1285745.1
申请日:2018-10-31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接触角的岩样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洗油洗盐干燥;(2)岩粉制备;(3)助粘剂制备;(4)混合料制备;(5)装模;(6)加压;(7)真空干燥;(8)打磨抛光;(9)擦拭端面。本发明通过洗油洗盐将天然岩块中残留的原油及盐去除,又通过岩块粉碎、胶结、压制、干燥、打磨抛光、擦拭端面步骤,实现了制备岩样的表面光滑,实现了接触角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克服了直接通过打磨、抛光天然岩心的方法制得的岩样表面不光滑,导致接触角测量过程中另外两相流体与天然岩心岩样表面接触后从岩样表面进入微裂隙或者孔隙,造成接触角测量不准确及重复性差,无法得到准确的测量数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251096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146965.X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缝性储层无残渣压裂液降滤失剂及降滤失方法。降滤失剂是由2‑羟基‑3‑磺酸基丙基淀粉醚、2‑羟基‑3‑磺酸基丙基纤维素醚、纳米淀粉微球、淀粉、降解剂、降解促进剂、α‑1,4‑葡聚糖‑4‑葡萄糖水解酶组成。降滤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按比例称取2‑羟基‑3‑磺酸基丙基淀粉醚、2‑羟基‑3‑磺酸基丙基纤维素醚,混合均匀制得降滤失剂A剂;然后将A剂按比例加入压裂液基液中,充分溶解进一步制得含有A剂的压裂液基液;最后在压裂过程中,将纳米淀粉微球、淀粉、降解剂、降解促进剂、α‑1,4‑葡聚糖‑4‑葡萄糖水解酶按比例加入压裂液基液中,并同时注入地层。本发明的降滤失剂及降滤失方法,实现裂缝性储层压裂液降滤失,同时可实现降滤失剂的无残渣。
-
公开(公告)号:CN105019875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410150678.8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隔层隔离剂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所述隔离剂的物理特性,该物理特性包括与压裂液的配伍性;在确定所述隔离剂与所述压裂液的配伍性良好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隔离剂在所述压裂液中的上浮/下沉速度;确定所述隔离剂的地层遮挡强度;以及输出评价结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待评价的隔离剂综合进行物理特性评价、上浮/下沉速度评价以及遮挡强度评价,从而对隔离剂进行有效评价,并且评价方法考虑了地层的应用环境,因此评价的结果能直接应用于现场。
-
公开(公告)号:CN111396015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010188453.7
申请日:2020-05-1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26 , E21B34/08 , E21B33/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气井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球座可取的大通径压裂滑套,在井下作业过程中滑套连接在服务管柱中,由于球座通径无级差限制,通过球座外部定位凸台与上内套和下内套的不同长度凹槽配合来实现多级压裂,同时投球采用了可溶球,压裂完成后可在预定时间内完全溶解,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投球压裂滑套的缺点,实现了管柱大通径。另外,根据后期作业需求,可通过球座打捞工具将各级球座一次提出井口,实现管柱全通径,极大的方便了后期作业。本发明可实现36级压裂作业,以满足更多的作业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432024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216556.0
申请日:2021-10-19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114 , E21B43/26 , E21B43/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油田油管式水力喷砂压裂喷枪及其作业方法,本装置包括喷枪滑套、密封座、密封套、剪切套、密封轴和喷嘴总成;喷枪滑套套身等间距分布设置贯通的喷嘴安装孔,喷嘴安装孔内设置喷嘴总成,喷枪滑套下端连接密封座;密封轴与剪切套安装于所述喷枪滑套内。本发明采用油管传输一趟多段作业,作业步骤简单,作业效率高;工具下入过程中可进行大排量循环,需要射孔时才切换至射孔和压裂状态;采用特殊的圆弧‑锥‑直形式喷嘴,可拆卸和更换,方便对不同的施工设计方案进行调整;外置硬质合金挡板,能够防止射孔射流反溅损伤喷嘴和壳体,提高工具使用寿命避免作业中途出现喷嘴孔径扩大和壳体损伤等造成射孔效果降低和失败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28495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094474.9
申请日:2020-10-14
Applicant: 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长江大学
IPC: G01N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缝高压裂用堵剂性能评价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釜体、设在釜体中的岩心室;釜体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一壳体、可拆卸的盖合第一壳体上端的第一盖体;岩心室包括上端开口的第二壳体、可拆卸的盖合在第二壳体上端的第二盖体;第一盖体压紧第二盖体;第二壳体连接有管道,管道的内端与岩心室连通,外端贯穿第一壳体的侧壁延伸至釜体的外部;管道上设有阀门,外端连接加压泵或储液罐。本发明实施例的控缝高压裂用堵剂性能评价装置能够通过模拟压裂施工现场条件的情况下,对暂堵剂进行封堵性能,上浮率和沉降率的性能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75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658839.X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暂堵转向性能测试的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该可视化暂堵转向性能测试实验装置包括依次连接储水罐、平流泵、三通阀、携带液罐、暂堵剂溶液罐、裂缝模拟装置、超声波扫描及数据成像装置、滤液计量电子天平和计算机控制系统。本发明测试暂堵转向性能具备可视化的功能,可测定封堵长度,通过超声波扫描装置,利用数据处理成像装置显示模拟裂缝装置内部封堵情况进行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08251096B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1810146965.X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裂缝性储层无残渣压裂液降滤失剂及降滤失方法。降滤失剂是由2‑羟基‑3‑磺酸基丙基淀粉醚、2‑羟基‑3‑磺酸基丙基纤维素醚、纳米淀粉微球、淀粉、降解剂、降解促进剂、α‑1,4‑葡聚糖‑4‑葡萄糖水解酶组成。降滤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按比例称取2‑羟基‑3‑磺酸基丙基淀粉醚、2‑羟基‑3‑磺酸基丙基纤维素醚,混合均匀制得降滤失剂A剂;然后将A剂按比例加入压裂液基液中,充分溶解进一步制得含有A剂的压裂液基液;最后在压裂过程中,将纳米淀粉微球、淀粉、降解剂、降解促进剂、α‑1,4‑葡聚糖‑4‑葡萄糖水解酶按比例加入压裂液基液中,并同时注入地层。本发明的降滤失剂及降滤失方法,实现裂缝性储层压裂液降滤失,同时可实现降滤失剂的无残渣。
-
公开(公告)号:CN105019875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410150678.8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监督监理技术分公司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IPC: E21B4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隔层隔离剂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所述隔离剂的物理特性,该物理特性包括与压裂液的配伍性;在确定所述隔离剂与所述压裂液的配伍性良好的情况下,检测所述隔离剂在所述压裂液中的上浮/下沉速度;确定所述隔离剂的地层遮挡强度;以及输出评价结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待评价的隔离剂综合进行物理特性评价、上浮/下沉速度评价以及遮挡强度评价,从而对隔离剂进行有效评价,并且评价方法考虑了地层的应用环境,因此评价的结果能直接应用于现场。
-
公开(公告)号:CN220118099U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20678491.X
申请日:2023-03-30
Applicant: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B4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液压连续自动调节油嘴装置,包括油嘴装置和液压系统;所述油嘴装置包括阀体、内阀座、阀杆;所述阀体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水平段和竖直段形成T字形三通结构;所述水平段自左至右形成内径依次增加的三阶阶梯通孔;所述内阀座与所述阀体的第一阶通孔内径配合,内阀座右端形成锥形孔;所述阀杆部署于阀体水平段,阀杆左部为锥形体,右部为外径依次增加的三阶阶梯轴;水平段右端设有端部法兰,端部法兰上安装有法兰注油嘴。本实用新型不仅利于降低了对油嘴检查的频次;而且通过控制油泵和三位四通电磁阀实现阀体液压油腔进出油进而实现自动控制油嘴开度、调节生产压差,大大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工作人员工作强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