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49824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80023781.6
申请日:2010-03-26
Applicant: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05 , C01B32/20 , H01M4/131 , H01M4/1393 , H01M4/36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碳材料,其适用于可提供具有高容量和高的充电接受能力的负极、且不可逆容量小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所述混合碳材料为包含碳材料A和碳材料B的混合碳材料,碳材料A和碳材料B均包含由石墨粉末形成的核材、和在该石墨粉末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吸附和/或被覆的表面碳物质,所述表面碳物质由无定形碳和乱层结构碳之中的1种以上形成,碳材料A单独的压缩密度为1.80~1.90g/cm3,碳材料B单独的压缩密度为1.45~1.65g/cm3,以及混合碳材料的压缩密度为1.75~1.84g/cm3,碳材料B的平均粒径为14μm以下、且小于碳材料A的平均粒径,碳材料A和碳材料B的比表面积分别为4m2/g以下和6m2/g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782906B
公开(公告)日:2015-02-25
申请号:CN201080064715.3
申请日:2010-12-24
Applicant: 新日铁住金株式会社 ,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8 , B22F2998/00 , C22C1/0483 , C22C1/10 , C22C13/00 , H01M4/134 , H01M4/364 , H01M4/387 , H01M10/052 , B22F9/0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循环特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一个实施方式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至少两种粉末状合金材料,一种粉末状合金材料A含有Co、Sn和Fe、且不含Ti,另外一种粉末状合金材料B含有Fe、Ti和Sn,相对于粉末状合金材料A的质量和粉末状合金材料B的质量的总量,粉末状合金材料B的质量的比例为10质量%以上且30质量%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02150307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0980135482.9
申请日:2009-07-02
Applicant: 中央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7 , C01B32/20 , H01M4/133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高容量且高密度电极中充电接受性和高温保存特性的降低得到了抑制的负极材料,其是包含使非晶质碳及/或乱层结构碳附着或被覆在由石墨粉末构成的核材的表面而成的碳材料A以及由石墨粉末构成的碳材料B的混合碳材料,对于以将1.00g材料填充在内径15mm的圆筒状金属模具中,以8.7kN的挤压压力进行加压后除压至0.15kN为止时的填充的材料的密度(g/cm3)定义的压缩性而言,碳材料A中为1.60~1.78g/cm3,碳材料B中为1.75~1.85g/cm3,且碳材料A的压缩性<碳材料B的压缩性,混合比(碳材料A/碳材料B)以质量比计为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