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4167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307202.6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安全混合加密方法,包括:对各个终端与服务器进行轻量级身份认证,轻量级身份认证通过使用单向非对称加密,来实现终端的身份认证以及初始密钥和初始IV向量的传输;在终端的身份认证成功后,采用动态的对称加解密算法在终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加密通信,使得所述对称加解密算法在每个终端的每次加密通信时使用不同的对称密钥和不同的结构参数。本发明采用轻量级身份识别,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认证时间和计算消耗,采取动态的对称加解密算法,保证了一次一对称密钥和一次一组结构参数,在大结构上不变的情况下用一种非线性的方式改变了算法的结构参数,提升了算法抵御能量分析等侧信道攻击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90135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90819.7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燃气市北销售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燃气表在线智能校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监测并实时获取气体流过管道时的环境温度;使用温度气体流速补偿公式,计算当前温度下的气体流速;获取燃气管道的横截面积,并结合所述当前温度下的气体流速,得到气体流量;将所述气体流量传送至超声波燃气表,并进行显示;当超声波燃气表出现故障时,采用历史比对法对所述超声波燃气表进行校准。本发明能够降低人工校准的误差。
-
公开(公告)号:CN1189986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19407.9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F17D5/06 , F17D5/02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20/20 , G06F18/25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地下管网多元传感器数据的气体泄露检测方法,包括:获取设置在地下管网周边土壤的多种环境传感器的检测数据;采用训练好的生成模型对所述多种环境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进行数据增强处理,得到时间序列数据;将所述时间序列数据输入至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得到气体泄露检测结果;其中,所述神经网络模型包括:特征提取部分,用于提取所述时间序列数据的深层特征,得到深层特征数据;注意力层部分,用于对所述深层特征数据进行去噪处理,并将深层特征数据前后空间和通道特征进行结合;LSTM层部分,用于对去噪后的深层特征数据进行处理,输出气体泄露检测结果。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气体泄漏检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541677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010307202.6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安全混合加密方法,包括:对各个终端与服务器进行轻量级身份认证,轻量级身份认证通过使用单向非对称加密,来实现终端的身份认证以及初始密钥和初始IV向量的传输;在终端的身份认证成功后,采用动态的对称加解密算法在终端和服务器之间进行加密通信,使得所述对称加解密算法在每个终端的每次加密通信时使用不同的对称密钥和不同的结构参数。本发明采用轻量级身份识别,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认证时间和计算消耗,采取动态的对称加解密算法,保证了一次一对称密钥和一次一组结构参数,在大结构上不变的情况下用一种非线性的方式改变了算法的结构参数,提升了算法抵御能量分析等侧信道攻击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88630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16064.8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L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安全凭证管理系统的蝴蝶密钥扩展优化方法,包括:接收车载设备发出的申请假名证书请求;根据当前收到的请求数目判断是否对假名证书请求进行混淆优化方法,若需要进行混淆优化算法,则将在假名证书请求中收到的毛虫公钥与提前预置的扩展点进行点相加,生成茧混淆公钥组,并与真实的茧公钥组合预链接值一起混淆后,生成单个请求,并在预设时间内生成多个请求发送给假名证书注册机构。本发明能够在保证混淆安全性的前提下,缩短混淆所需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0996327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176763.4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动态自组网的混合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所有终端节点开机后,中心节点执行组网身份认证;完成身份认证后,所述终端节点进行数据的上报、接收中心节点发送的命令、以及实现终端节点之间的点对点传输;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采用基于时变动态密钥的对称加密方法。本发明结合了非对称加密系统的身份认证和密钥分配的优势,同时亦可以获得采用对称加解密系统的运算复杂度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704081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24014.1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燃气有限公司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称加解密算法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加解密的通信过程中的软硬件进行实时分析,得到软硬件参数,并基于所述软硬件参数判定加解密环境是否合格;对实时通信对应的对称加解密算法进行性能分析,判断所述对称加解密算法是否合格;对加解密过程中秘钥进行监测,得到秘钥参数,并基于所述秘钥参数判定加解密使用是否合格;采集通信过程中使用对称加解密算法时的通信参数,并基于所述通信参数判定使用效率是否合格。本发明确保在通信过程中产生的通信数据能够安全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9963279B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1910176763.4
申请日:2019-03-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动态自组网的混合加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所有终端节点开机后,中心节点执行组网身份认证;完成身份认证后,所述终端节点进行数据的上报、接收中心节点发送的命令、以及实现终端节点之间的点对点传输;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采用基于时变动态密钥的对称加密方法。本发明结合了非对称加密系统的身份认证和密钥分配的优势,同时亦可以获得采用对称加解密系统的运算复杂度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6301515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510268157.7
申请日:2015-05-22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B7/0854 , H04B7/0452 , H04L27/34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输入多输出检测方法,包括:创建传输信道矩阵H;固定第i层传输层中的一个发射信号xi,其取值在根据预设数字调制方式确定的星座点中选取一个星座点;将所述发射信号xi从发射信号集中移除,更新并形成发射信号更新集X-i,同时移除对应的传输信道列形成传输信道更新矩阵H-i,更新并形成接收信号更新集R-i;采用预存的排序QR分解算法获取X-i中每一发射信号的似然概率,通过硬判得到每一发射信号的星座点位置,将X-i同xi合并得到了针对xi已选取的星座点下的一组判决,对第i层传输层上所有发射信号和所有传输层执行以上步骤获取判决发射信号集从中计算符合最大似然标准的发射信号。本发明检测性能优,复杂度比现有检测算法的复杂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0470319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648143.9
申请日:2013-12-04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IPC: H04W2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TTCN-3的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平台及方法,所述系统至少包括:用户操作模块,TTCN-3测试模块,系统模拟器;用户操作模块包括用于选择测试用例项进行测试的用例测试单元和用于开发新技术测试用例的新技术用例开发单元;新技术用例开发单元开发测试用例时,可以将测试用例及相关插件加入到TTCN-3系统,对所开发的测试用例进行测试;TTCN-3测试模块根据从用户操作模块获取的测试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系统模拟器对被测终端进行测试。本系统通过模块化设计,用系统模拟器来模拟测试系统的网络侧协议功能,并把对测试用例的开发和测试统一,大大提高测试适用性和效率,缩短终端协议和产品研发时间。
-
-
-
-
-
-
-
-
-